为了解乡村振兴成果、助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农旅融合背景下乡村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复杂原因,西南财经大学“北川羌行“实践队来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开展为期五天的线下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石椅村、访谈村民与村干部、采访非遗传承人等方式在当地开展实地调研。
参观纪念馆——缅怀英雄先辈,感受重建成果
实践的第一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乘坐三十分钟的巴士从新北川到达老北川。庞大的建筑在雨中静默矗立,仿佛蒙上了名为历史的神秘面纱。成员们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踏入纪念馆,气氛庄严而肃穆,汶川大地震的沉痛回忆在眼前徐徐展开。坍塌的房屋、摇晃的危墙、破碎的时钟和染血的衣衫……地震带给北川的苦难令实践队成员心情沉重;整齐的口号、重建的高楼、复学的孩子和团聚的家人……北川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成员们在纪念馆中看到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也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和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他们敬佩灾难中勇往直前的军人,感受到传递的温情,也见证了北川人民在灾后重拾希望、共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动人场景。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馆中致敬抗震英雄 李卓雅 供图
探访石椅村:采访干部了解现状,问卷调查知晓民情
石椅村,又名石椅羌寨,2020年被命名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截至2023年3月,石椅村已拥有23个旅游接待点,人均接待游客八千人次,旅游年收入达一千万。一个羌族聚居的高山古寨,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下取得如此丰富的发展成就的?带着这样的好奇,实践队走进了石椅村。
或许是为了促进村内旅游发展的同时改善村庄面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石椅村村内建设与印象中的普通乡村大不相同: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枇杷、李子等作物交错在白墙黑瓦的屋舍之间,柏油路平坦宽阔,雨中的石椅村就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最佳写照。
在采访村内党员专职干部张庆的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2000年左右石椅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穷村,那时村内交通闭塞、水源紧缺,尽管有品质优异的农作物但销路不同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张庆表示,这些年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推动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修路通水、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并发展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增加特产、民宿、农家乐等带来的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张庆介绍,石椅村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如今正聘请专业公司对村内环境进行治理,使村庄保持干净整洁的同时统一而美观。此外,村里的福利待遇较为丰厚,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丰富村民生活。村民善良朴实、踏实勤劳、团结一心,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这才有了今天的“云朵上的羌寨”。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张庆 杜雨鸣 供图
在了解村内基本情况之后,为了更深入地调查当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复杂原因,成员们对村民开展问卷调查。在近两天的实地走访中,成员们走访村内三支村民小组,共走访近一百户人家,共获得了50份问卷数据。村民们表示。如今的生活相比十年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村庄建设方面,更多的是生活的细节与整体的统筹:比如微信支付的普及以及帮扶政策的优化,这些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与幸福。
通过进一步与村民们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方式、工作内容及对村内发展变化的思考与想法,实践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对乡村和村民的重大意义——村内建设不断完善,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乡村在文化的加持下富有灵魂与气质,进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村民增收,环境保护、乡村建设、生活保障三管齐下,乡村振兴才算真正落实到位。
图为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上官子汐 供图
感悟与收获:勤劳与实干是致富的唯一捷径
曾经的北川,是神秘的大禹故里,是著名的羌族古县,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严重受灾区域;如今的北川,是火热的旅游胜地,是多彩的非遗之城,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施行的鲜活案例。
一座小城,五十多个民族居住于此,拥有羌绣、羌笛、草编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底色: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抗震文化和感恩文化交相辉映,自然保护和人文发展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乡村振兴成果以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逐步壮大的非遗产业、畅销全国的当地特产、显著提高的人均收入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为这座小城增添了无数夺目的光辉。这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用几十年的辛劳工作换来的成就,也是一代代北川人民勤劳自强、不断进步的丰硕成果。
[通讯员]:李卓雅
[指导教师]:马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