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小岗村,却因其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而永载史册。这段历史始于那些鲜红的手印,它们见证了一场关于土地改革的伟大探索,更是村民们敢于突破旧有体制、勇于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循迹改革路,材子农村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深入小岗村,探寻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脉络与经济发展轨迹,学习其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1-全体团队成员在小岗村门口合影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探寻之下,蝉鸣与流萤交织出一幅绚烂画卷,悠然展开小岗村——中国改革历史的摇篮。友谊大道旁,民宿和工坊交相辉映,绘就出这片地区的独特韵味。风景如画,历史厚重,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领略其无限魅力。
来到小岗村后,成员们就小岗村的最大变化、经济发展满意度、居住条件满意情况及改善生活条件的建议等问题展开采访调研。经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成员们得知小岗村的最大变化体现在“衣服从粗布变成了现代精美的衣服,平日伙食从粗粮变成了细面,住的房子从一开始的茅草房到一家一户农村小洋房,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到摩托车再到现在的私家小轿车”。然而,村委主任关正景也指出了当前小岗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产业待升级等发展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成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如呼吁增加农民经济补贴以振兴农村经济活力;积极引进定向医生和定向师范生,以解决当地医疗和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发展新农业和旅游业吸引青年人回归乡村,为当地发展注入活力等方法。
图2图3-团队成员在采访过往村民
“当年农家”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小岗村大包干时期的古朴风貌,草房、牛棚、磨坊等历历在目。向导娓娓道来,将小岗村的生活点滴与历史脉络交织,尤其对往昔的生产活动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此外,队员们还领略了凤阳花鼓的韵味,这一源自明代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器乐表演于一体,令人陶醉。
图4图5-成员们来到“当年农家”欣赏小岗村的凤阳花鼓
在小岗村,队员们踏足了那片见证历史的土地,当年18户村民的红手印赫然在目。1978年的冬夜,一间简陋的茅舍内,18位庄稼汉托孤求生,签订协议,毅然决然地按下鲜红的手印;立下誓言,共同为改变命运而奋斗。“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那一个个红手印如同划破天际的闪电,震撼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历程。如今,屋内斑驳的农具、昏暗的煤油灯,与崭新的自行车、新式的缝纫机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交织成一幅画卷,细腻地描绘了这片土地从贫瘠走向繁荣的蜕变之路。
图6图7-当年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地方
村西,沈浩同志纪念馆静静矗立。他是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位选派农村任职的干部。对于小岗村的发展,沈浩同志倾尽心血、无私奉献。“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他的日记字句铿锵,诠释着人民公仆的初心,六年如一日,他扎根基层,青春岁月倾注在这片土地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挥洒汗水。他筑起友谊大道,为小岗村带来繁荣与希望。小岗人民两次按下手印,一为赖以生存的土地,一为无私为民的沈浩同志,铭记他的付出与奉献。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只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才能在事业发展中不断前进。成员们从沈浩同志的事迹中深刻认识到,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学习他的精神品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8图9-讲解员为我们讲解当年沈浩同志的事
在沈浩同志纪念馆前广场,团队全体党员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懂得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无私奉献精神。仅八十字,却承载千钧之力,铿锵之音激荡心间。这是沈浩同志与党组织的誓约,更是每名党员对党的坚定承诺。雨丝如织,然新时代征程不息,我们砥砺前行。
图10-成员们宣读入党誓词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探寻了小岗村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蓝图,深切领悟了那份“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进,助力乡村振兴,弘扬爱国精神,共创乡村美好未来!(王安全)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循迹改革路,材子农村行”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