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至11日,光电学院团委组织微电子专业“一芯一艺”实践队前往中国剪纸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靴尾岭村开展学习非遗剪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剪纸第一村
剪纸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手艺人通常在精美的卡纸、金银箔、树皮、皮革等片状材料上进行剪裁创作,它囊括了剪、刻、撕、染等多种工艺,微电子专业的同学们则是学习如何在硅晶片上高精度地进行电路集成刻录,这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悟工匠精神,促进专业课程学习,“一芯一艺”实践队在陈剑平、林彬彬老师的指导下怀揣着“中国芯”参访柘荣剪纸传习馆,领略纸上技艺,沉浸式感受剪纸文化魅力,探秘非遗文化底蕴。
柘荣剪纸传习馆
“一剪之趣奇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一进入柘荣剪纸传习馆,映入眼帘便是97岁高龄的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袁秀莹老师题写的“柘荣剪纸传习馆”。实践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欣赏了馆内陈列的一幅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它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展现地方特色,有的融入现代元素,有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坛、北京市花月季花等元素创作的作品《北京》,有以福建的“福”文化为主导元素创作的作品《福见》,其包含了茶女采茶、永定土楼、传统古民居等元素,展示了福建悠久的茶文化、古老的客家文化,让福建看得见。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的同时,认真学习体会着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
柘荣剪纸传习馆优秀的剪纸作品
实践队有幸拜访了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金素清老师,并邀请其教授剪纸技艺。“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金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剪纸文化,分享了她的学艺之路,强调了剪纸的技艺特点及剪纸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了一幅完美的剪纸作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不仅要立意新颖、造型独特,还要融合当地的民俗文化,赋予非遗魅力。实践出真知,金老师用简单直白的话语,生动形象地向队员们讲解着线条、构图与造型。看似简单的剪纸,实践起来难度颇深,不仅需要十足的耐心和高度的细致,还需要经过日积月累训练才能掌握熟练手法,每一剪都需要把握好力度,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犹豫不决。在金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动手实践起来,刚开始都信心满满,但由于未能把握好剪刀力度,一次次失误让大家体会到剪纸的不易。在剪刀划过纸张的声音中,队员们感受了手工工艺的魅力,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深刻领悟了非遗传承人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金素清老师介绍剪纸文化
实践队与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金素清老师合影
实践队还精心举办了一场剪纸体验活动,积极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准备剪纸材料,为大家讲解剪纸的起源、历史发展及剪刀技巧。一张张红纸在大家的巧手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中国红”。
实践队组织剪纸体验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两天的学习实践,“一芯一艺”实践队员们沉醉在非遗剪纸的魅力里,深刻领悟了非遗传承人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更要把工匠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业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热血青春在硅晶片上刻画出辉煌“中国芯”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