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不是只“摘牌子”

来源:实况网 2024-09-24 13:16:13
A+ A-

顺平县委组织部 周若宁

“乡镇一个党员活动室就挂着七八个牌子,有的小屋门口还要挂四五个职能牌,每挂一块牌子,就需要基层干部参加会议、开展活动、报送资料,增加工作负担”……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是推进整治形式主义、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有力举措。

“滥挂牌”问题的背后,是一些部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源头往往在上级。有些上级机关部门对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制定任务时“不接地气”,制定的考核“指挥棒”出现了偏差,使得形式主义愈加严重。这种错位的政绩观,导致工作“脱实向虚”,给基层平添许多不必要的负担。业绩都是干出来的,只有筑起思想上防止形式主义的“防火墙”,端正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脱掉形式主义的“马甲”,还基层以清朗有为的环境。上级部门还要克服本位主义、力戒官僚习气,懂基层工作、知基层冷暖、为基层服务,真正俯下身子、深入一线,看看基层要应对哪些实际问题,群众有什么意见,指标制定是不是务实,考核是不是科学合理,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把职责范围的任务直接转嫁给基层,更不能以属地管理之名甩锅避责,该管的事要管起来,该担的责要担起来,既部署过河的任务,也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清的是牌子,减的是负担。日前,中央公开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并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形式主义问题的严厉警示,更是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些地方口头喊着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发文、会议数量、门口挂牌,基层减负变成“数字减负”,实际压给基层的负担一点儿都没减轻。这种掩耳盗铃的“假减负”,反映出基层减负面临的政策“中梗阻”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欲治病根还需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各地各部门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基层减负整治专项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抓好整改。同时做好全域监督,收集整理正负面案例,提炼工作经验,开展推广应用,确保清的是“牌子”,减的是负担。

减负不是减责任担当而是扛实责任,为基层赋能。减负不是减担当。“减”,归根结底是为了“加”,通过减负,增加干部的积极性,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减负和赋能,二者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同向发力、相互促进。上级相关部门要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人员使用方式,持续选派驻村帮扶力量,持续为基层充盈“新鲜血液”。向基层干部释放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信号,下放权力,推动权责统一,激发基层活力,让基层干部在为民办实事上有更大主动权,并持续优化考核体系,倾听基层在运行“事项清单”中的反馈,动态调整基层该办的“事项”和不该办的“事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 用考核这面“镜子”,“照出”基层是否有为。同时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一方面,加强基层职责范围事项落实质效评估,确保该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加强违规下沉事项行为的线索发现和追责问责,确保不该做的坚决减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