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都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动力,助力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就是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推进生态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向并行
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模式。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同样也引领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促进生态化发展,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工艺以及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技术,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绿色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绿色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前,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推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新趋势,将绿色生产的理念融入到各个产业中,致力于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传统产业需要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与创新的步伐,奋力跻身高质量发展的行列。对于三大产业,既要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优化农业结构;也要合理发展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整体上提升服务行业的质量。
改变传统消费理念,提倡新消费模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而全面的影响,人们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过程中也引发了诸多生态问题。首要任务是引导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构建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的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行为。这一原则需要人民群众共同遵守,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如节能、节水、节电,积极采用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以及购买节能、再生利用的产品等。其次要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低碳消费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将政策理念转换为易理解的话语,以增强人民的节约环保理念,并促使他们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一系列针对消费终端的生活方式实现绿色革命,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全面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与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近年来,我国重点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工程、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等。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了对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生态系统的统筹保护。企业应树立绿色生产意识,发展绿色经济,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人民群众应主动投身生态实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应明确各部门、各地区在生态领域的具体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深化美丽中国生态建设与稳固其生态根基
生态文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发展,也探索了经济与生态有机结合的过程。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方向,也是对目前状态的总结,在保护自然的过程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依托各地特色资源打造不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绿色基因。针对不同环境现状的治理手段不同,采用多样化的生态治理手段,引导人民形成正确的生态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要多措并举推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切实做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陈红睿,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