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辖区内的大慧寺罕见对媒体开放,并在央视新闻进行直播报道,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带领全国观众聆听明代彩塑背后的故事,线上浏览量达到54万人次。
大慧寺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因主殿中供奉有高五丈的大佛,又被俗称为“大佛寺”。其中保留有明代最高的佛像和北京最长最完整的明代壁画,大慧寺大殿高30米,采用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殿内正中16米高的千手观音立像及两尊肋侍,环列大殿28尊3.3米彩塑造像,立于1.1米的须弥座上,相貌丰富多样,毫无雷同,都是“黑神话悟空”式的罕见珍品。此次对媒体开放,是为了落实推进北京市文物局制定的《北京市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导则(试行)》,推动北京市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工作的重要举措。
据悉,此次直播活动是北下关系列文化活动之一。接下来还计划复排与大慧寺有关的原创话剧《情蕴大慧寺》。该剧是由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文化产业中心主任、常务理事,青年编剧海墨(姜海燕)创作,以大慧寺为背景,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后,主人公宋鹤琛和英子为了保护文物而发生的动人故事。剧目时间跨度大,情节引人入胜,角色立体饱满,人物的对话具有诗意的语言,这得益于编剧浪漫的情怀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剧本创作期间收集了大量关于大慧寺的素材以及多次实地采风,历时七个月完成。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大慧寺的修缮开放工作,期待大慧寺早日向公众开放,也期待凝聚着主创及演员近百人艺术力量的原创舞台剧《情蕴大慧寺》早日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