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康科技承办的中医学科建设论坛,于12月14-15日在雄安成功举办,吸引近300名中医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健康中国战略、国际认可度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市场需求增长等宏观背景加持,为中医药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注入源头活水。而学科建设是中医药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亦是医院工作的基础,服务能力提升的切入点,人才队伍建设的抓手,形成特色优势的突破口。做好中医学科建设,夯实中医药发展根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论坛旨在打造一个顶尖、务实且开放的交流平台,汇集着众多名院、名科、名医,并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闭门研讨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合作领域,开展有效整合,携手各方优化资源配置,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共同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与强大动能。
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立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政,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佘延芬,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三,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鲁英,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钱宇,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阮永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婉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董盛,北京中医药大学威高研究院院长闫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霍炳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宣文部主任张丽姝等嘉宾登台演讲,围绕中医学科建设的核心议题,各抒己见,共谋发展。
图:中医学科建设论坛现场
抓前沿、强学科,传承创新促中医药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立祥开篇报告,从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中医药学科建设赋能健康中国的路径及当前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挑战,并从中医生活化、数智化、国际化、现代化及产业化等角度论述了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考。与会院长与专家们一致肯定中医在预防、治疗、康复领域的独特优势,并深入探讨了数字化、AI技术在中医诊疗智能化、精准化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构建特色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为中医学科建设、中医诊疗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
图: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张立祥
突特色、扬优势,多措并举助医院管理升级!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聚焦“以高水平的专科建设带动医院发展”议题,提出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疗效、中西交融、优势病种打造等专科建设方略。
图: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吕玉波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婉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阮永队分别立足大型综合性医院、学院型医院及中医经典药房等各级医疗机构,共谋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旨在打造中医药高地,强化基层服务,让优质中医走进百姓家门。张婉红书记还以学院型医院为例,分享了学科建设的十大举措及显著成效。
,请刷新页面" src="https://img24070801.xingkongmt.com/53134_17f70fbe-f1fe-4862-a0a9-628ac923c897.jpeg"/>
图: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
图: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 张婉红
图: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 阮永队
中医药产业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生态融合体系的构建。从“地头”到“床头”的全流程协同,是推动中医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促进中医药文化深度传承、加速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关键。基于同一目标,在中医学科建设论坛同期,中康科技主办的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也在雄安新区圆满举行,汇聚了超过5000名行业顶尖专家,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以“全链共振、向新提质”为主题,通过主旨大会、六大平行论坛及多场主题专场及相关展览,聚焦产业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助力中医药产业洞悉趋势,前瞻布局,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慧交流平台,明确了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