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巴中到深圳爱尔,从秦巴山区到滨海名城,跨越1600公里,一场高难度的光明保卫战,成功守住独眼患者最后的光。
从小视力不佳,几十年摸索度日
家住四川巴中的董大叔因遗传因素,从小便视力不好,年纪渐长之后,因患上了双眼白内障,视力更是每况愈下。五十岁左右,董大叔右眼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于是去申请办理了残疾补贴,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双眼眼底都有问题。考虑家境贫困,自觉恢复无望的董大叔便没有考虑治疗,每月靠着一点贫困及残疾补贴,摸索着做点农活混沌度日。
近两年,原本左眼还可模糊视物的董大叔,视力下降越发厉害,连日常自理也成问题,生活越发艰难。在女儿和亲友的劝说下,董大叔去当地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医生告诉他眼疾比较复杂,且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建议他去一线城市的专科医院试一试。
跨越1600公里求医,只为一线光明
经过深思熟虑后,董大叔的女儿最终决定,带父亲千里跋涉赶来深圳寻求“一线生机”。“我们觉得一线城市医疗技术会更好一些,就想着一步到位来深圳试试。”
2024年12月初,在女儿的陪同下,董大叔走进了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王建文院长的诊室。经过详细的问诊、检查后,董大叔被诊断为:双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瞳孔膜闭;双眼屈光不正。“医生,我的眼睛还能治吗?老家的医生都说治不了,这边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患者情况不太乐观,右眼视神经已经萎缩,无光感,没有复明的希望了。左眼也仅剩光感视力,眼前指数/10cm,近乎盲。而且左眼眼况复杂,手术的难度风险都很大。但看着董大叔质朴恳切的脸,王建文院长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把他的眼睛救回来!
“患者和家属对我们很信任,抱着一线希望投奔我们,如果就此放弃的话他后半生就很难自理了。作为医生,也是患者仅剩的希望,我们还是希望能尽全力为他博一下。”王建文院长坚定地说。
眼况复杂,王建文院长勇闯手术难关
王建文院长深知:这不仅是一场光明保卫战,更是一次对专业技术的挑战。考虑到董大叔是独眼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而且左眼视网膜脱离时间已久,白内障很重,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眼底情况也不明了,手术的术前评估存在很大阻碍,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在与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专题讨论之后,综合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王建文院长决定为董大叔采用前后联合手术,一次性解决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两个问题。
虽然前后联合手术对患者来说时间和经济成本更低,但对医生来说手术更为复杂,难度极高,对主刀医生的经验、操作熟练度、精细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确保手术效果,王建文院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全方位考虑,团队从手术设计到实施,都进行了全面细致评估和充分的预案准备。
高难度前后联合手术,时隔多年重获光明
12月4日,王建文院长亲自操刀,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这漫长而紧张的一个多小时里,王建文院长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操作,力求手术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到位。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团队的默契配合,最终成功为董大叔的左眼完成了【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白内障摘除伴人工晶体一期置入术+玻璃体腔注气】。
“手术很成功,人工晶体也成功植入了!”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董大叔女儿得知这一消息长舒一口气,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第二天拆掉纱布,多年来左眼仅能见光感的董大叔终于能看清这个世界了。“我能看清了!手上的指甲、血管、手机上的按键都能看见了!”董大叔激动万分:“真的没想到我还能有看清的这一天!”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知道,恢复光明对于一个独眼的老人来说是多么弥足珍贵!目前董大叔还在术后恢复中,等眼内气体吸收了,视力还能进一步提升。
王建文院长提醒:“患者从小视力不好,视网膜脱离感觉不那么明显,直到啥也看不到了,眼前手动视力了才来就诊,延误了治疗。但是正常人如果出现网脱,会感觉某一个方向出现黑影,甚至视野遮挡,这是视网膜脱离的一个信号,一定要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