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无疆:从舞台到学术的跨越
唐怡,生于重庆,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并兼任BNU中国拉班研究中心主任。她从空政文工团的少年舞者一路成长为国内拉班动作研究的领军人物,跨越舞台与学术的旅程充满探索与革新。从1994年“桃李杯”少年组金奖到2007年踏上高校讲台,她始终以舞蹈语言诉说文化、传承传统,并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拓展舞蹈的边界。
如今,唐怡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舞者与教育者,也是一名国际拉班动作分析师(CMA),并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艺术治疗博士学位。她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民族民间舞、肢体情感动作分析、艺术治疗、创造性舞蹈等多个方向。她深刻认识到,动作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舞者的专业素养,更是保障普通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正因如此,她将肢体情感与动作语言的研究融入舞蹈教育、基础教育和特殊人群治疗等跨学科实践之中,致力于让更多人从身体的表达与互动中受益。
舞蹈语言的科学基石:拉班理论的传承与开拓
唐怡与拉班理论的结缘,缘于其恩师——罗秉钰。罗秉钰师承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并将“现代舞理论之父”鲁道夫·拉班的动作哲学思想与创立的动作理论引入国内视野。拉班理论以数学、力学和人体解剖学为基础,能够科学、精准地分析并记录人类动作的姿态、空间轨迹、节奏与力量分配,既是舞蹈研究的方法与工具,也为动作教育和舞蹈创作提供了可量化、可视化的技术支持。
当唐怡入职北京师范大学后,正式将拉班理论体系引入本科与研究生舞蹈课程。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她于2014年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拉班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者与实践者搭建了系统化学习与探讨的平台。
在国际舞台上,唐怡曾担任国际拉班舞谱协会(ICKL)2017-2019年度亚洲区域唯一的全球理事,积极推动拉班理论在中国及国际领域的传播与应用。同年,她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了ICKL全球双年会,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中国在拉班研究领域的进展,也加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紧密交流。
在推动拉班理论的过程中,唐怡不仅强调理论的国际化,更注重其本土化。通过与ICKL合作,她积极翻译理论著作、举办研讨会,并将拉班理论广泛应用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记录和基础教育,使之成为联结中国舞蹈与国际学术的重要纽带。
舞蹈的延展:艺术高度到社会宽度的融合
唐怡始终相信,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力量。她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发掘舞蹈的潜能,使其在社会层面获得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功能。
1. 舞蹈治疗:健康促进的全新维度
唐怡学习艺术治疗专业后,将舞蹈的艺术功能从讲台延伸至社会,旨在更广泛地帮助人们通过身体动作的方式,以促进身心健康。
她在给盲童的舞蹈治疗课程中,通过触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即通过触摸地板和感知同伴的身体来增加本体感,辨识安全的空间边界,并逐步重新建立内在空间意识,降低了对黑暗世界的恐惧和焦虑。盲童通过与志愿者互动完成节奏感应训练时间,通过身体的共振打破了心理隔阂,在节奏与动作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情感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
面对自闭症儿童时,唐怡利用动作语言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且丰富的情感表达渠道:舒缓的伸展动作有助于减轻焦虑、传递放松的情绪;鲜明的节奏性练习则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建立安全感。在亲子课程中,她借助肢体接触与互动,帮助家长与孩子在非语言环境中彼此靠近、相互理解,为自闭症儿童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打开了新的可能。
此外,唐怡还将舞蹈治疗的方法带到少管所,针对少年犯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以身体表达的方式来宣泄情绪、重建自我认同。借助持续的舞动训练和团队互动,唐怡帮助这些青少年降低焦虑感,更平稳地适应环境,为他们在人生新阶段重新起航提供了可能。
为了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舞蹈治疗这一新兴领域,自2022年起,唐怡作为核心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舞蹈治疗研究生课程。她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将艺术治疗与拉班理论深度融合,并与清华大学研究神经美学的学者积极合作,从脑科学视角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专业能力的舞蹈治疗师,致力于为教育、医疗与康复领域输送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唐怡不仅拓展了舞蹈在艺术层面的创造空间,更赋予舞蹈在社会领域更普惠的价值。她所倡导的“肢体即语言、动作即沟通”理念,为更多人带来了更健康、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2. 舞蹈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除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耕耘之外,唐怡也积极推动拉班理论在中小学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自2014年起,应北师大教育集团之邀,她投身于小学舞蹈教育的课程改革,努力将“全人教育”理念贯穿于舞蹈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感知力。
在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主导的“高参小”项目中,她设计了名为《身心动作教育课程》的体系,突出美育与心育融合的特点,并面向北京市200余名基础教育舞蹈教师开展“拉班教育舞蹈”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拉班动作分析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方法。她将看似复杂的舞蹈动作化整为零,从“空间”、“时间”、“力度”及“流动性”四大维度出发,结合游戏化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动作背后的内在逻辑,让孩子们在肢体表达中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与健康。此后,她还在中国儿童中心担任学龄前儿童创造性舞蹈课程的总设计,力求从动作学习的起步阶段就为孩子们打下综合性发展的基础。
在2024年5月启动的“圆梦工程”中,唐怡将“美育润心”的教育理念带到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群体中,先后在广西大化县、四川泸县和贵州紫云县开设舞蹈疗育课程。她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在情感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上取得成长。在她看来,从身体感知到认知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行为向心智发展的过程;身体所蕴藏的智慧,可以迁移到其他知识领域,并在不断的优化与重建中最终转化为智力的一部分。这种身心一体化的统整、迁移与重构,正是动作教育的核心意义所在,也让舞蹈在促进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展现出更深远的价值。
3. 民间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者,唐怡也长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遗产的探索与保护。她将拉班动作记谱法及分析体系引入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实践,通过科学的记录和分析,推动舞蹈文化的系统保存与传播。在田野调查中,她的足迹遍及云南境内超过三分之二的州县,深入上百个村寨,与当地民间艺人和舞蹈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无论是佤族的木鼓舞,还是彝族的“跳乐”,唐怡以专业的观察和细致的记录,将这些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舞谱精准呈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支持。这一科学化的记录方法,不仅精准呈现了舞蹈动作的细节、节奏与结构,还使舞蹈的空间运行与情感表达更加系统化和清晰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方法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提供了全新的保护工具,为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过往二十多年中,唐怡先后参与“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与实践”等多项科研项目,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的研究与实践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舞蹈的信念:艺术、科学与生命的交响
从舞台到高校讲台,再到艺术治疗研究的前沿,唐怡始终践行着“舞蹈无界”的信念。对她而言,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探询。“当我们还能呼吸,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起舞”,这份坚信贯穿于她的教学与研究,也推动着她不断拓宽舞蹈的边界与功能。
在未来,她计划将肢体情感动作分析与艺术治疗更深度地结合,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治疗师,运用身体动作为更多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舞蹈是连接内心与外在世界的桥梁,唐怡说,“我希望人们用舞蹈开启自己的无限可能。当你踏入舞蹈的世界,便走向了对生命本质的凝望。每一次起舞都是与自己灵魂的相遇,在最微妙的节奏与力量之间,打开对生命的觉照,在体觉-体知-体悟中完成精神的升华。”
唐怡的故事,不只是一位舞者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关于舞蹈、教育、科学与社会交融的动人乐章。她用舞蹈重塑了艺术的边界,用科学为动作赋予了全新的语言,并以执着与热情去探寻更多服务社会的方式。“舞蹈没有边界,因为生命本身也没有边界。”在她眼中,舞蹈之于生命,就像呼吸之于身体,既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又拥有无限的创造力与治疗力。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