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数字家庭 智能硬件 曝光 评论 快讯 智能

数字时代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交流研讨会

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4-05-22 21:01:05
A+ A-

2024年5月18-19日,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职业教育分会主办,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承办,厦门科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数字时代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交流研讨会在海口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汇聚了六十多位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校领导、院系领导等,共同探讨与交流高等职业教育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领域发展。会议由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会计学院执行院长胡竟男、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智财经学院教学副院长王大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王忠孝以及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周阅四位领导主持。

会议精彩回顾

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炜,承办方代表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宋剑杰以及协办方代表厦门科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英致辞。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炜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宋剑杰

厦门科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英

本次会议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研究数字时代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群高水平建设的若干课题,搭建校企、校校交流平台。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炜教授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施路径》的主题报告中,以政策为先导,在不同层面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时代使命,并针对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提出要积极“引企入教”,与企业携手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始终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方向,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务必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全方位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王忠孝教授在《聚焦两个融合,深化分类分岗分阶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的主题报告中,强调要积极运用新技术,不断深化分类分岗分阶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科教融汇提升促进社会服务质量,让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中展现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毅副教授在《高职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的主题报告中,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当前高职财会专业教师数字胜任力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当今的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胜任力已然成为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这就愈发凸显出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这一背景阐述了数字胜任力提升路径,如数字化培训和学习、参与数字化项目实践等方向,引发了与会者对后续的教学研究方向的思考。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周阅教授在《财会类专业建设的重财实践》主题报告中,以重庆财经职院为例,详细分享了在财会类专业建设中,如何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如何打造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等宝贵经验。

科云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剑平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产教融合——数智化财会人才培养探索》的主题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产教融合对于数智化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要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方向,运用数智化财会课程内容与体系,让学生认识财务基础流程运作,逐渐在推演实践中培养全局观与决策力,切实掌握实际操作与应用,提升实践技能。为数字经济时代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优秀数智化财会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会议当中还进行了校校、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王忠孝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周阅的主持下,与会嘉宾积极发言,就数字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展开深入讨论。各位嘉宾还分享了各自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情况,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财会领域的发展前景、就业趋势、学历提升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在数字时代,财务专业正面临着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教学模式要紧跟时代步伐,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教学与实践水平,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的先进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智化财务技能。

校企合作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共筑数字时代财会专业教育新篇章。未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和成长空间。数智化财会专业教育将不断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数字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厦门科云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始终如一的践行“让老师教学更轻松,让学生学习更高效,助大国出工匠,为社会创价值”的企业使命,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变革,守正创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有深度、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持续深化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推动校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