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余媛
对企业来说,精益不是一个具体的结果,而是企业持续走向更高管理境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精益管理到底要改什么?或者说能改什么?有人说精益管理就是减员增效。又有人说,精益管理就是节流降本。还有人说,精益管理就是现场改善。记者走访了精益生产专家张新华,看他如何实现制造企业的现场改善。
在制造业企业中,生产现场指的是企业各生产部门的制造加工现场,是企业为顾客设计产品、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提供产品服务的场所。生产现场管理是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综合治理生产现场,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
作为制造型企业现场改善的行业先驱者张新华说,在他受邀为多家制造型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现在很多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生产现场的人员配置、生产设备布局和生产加工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①生产人员过剩,生产设备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在实际的生产车间张新华发现人员配置和工作任务分配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有的工人忙得要命,有的工人无事可做,即人员的忙闲不均;一人一机的传统操作方式使得生产工人生产技能单一,除了自己岗位的设备其他不会操作。
②生产设备陈旧,出现故障率高,生产布局不科学。张新华发现不少中小企业的生产现场甚至一直沿用十年以上的老设备,导致机器经常出现故障,设备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差,甚至造成生产中断。
③生产现场东西摆放不到位,生产秩序混乱。由于缺乏管理,在生产现场材料和产品摆放杂乱无章,产品和材料相互碰撞,既使得生产空间狭小,又浪费生产实践,导致生产流动不畅和产品质量下降。
④生产作业标准不统一,生产随意性较大。由于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上粗心的管理和工人生
产时的漫不经心,造成生产的随意性和生产实践的强烈波动,破坏了整个生产流程的均衡。⑤生产现场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较差。在很多生产车间和产品制造现场,张新华甚至看到设备上厚厚的灰尘及地面上大片的油污,另外还有随处乱放的生产工具。这种脏、乱、差的生产环境势必会给生产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将精益生产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企业中,张新华运用精益生产的相关技术方法,根据流水线平整的原则,提出了相关作业内容的重新分配、工具设备的改进、工位作业时间和生产平衡线的调整等方案,独创了一套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科学完整的改善生产现场的方法体系,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张新华独创的这套生产现场改善的方法论体系包括:5S管理、生产设备优化布局、生产工作标准化和生产线平衡四大板块。其中 5S管理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工作标准化又包括作业分析和作业测定两方面。
首先,通过清理生产现场没有用处的物品和重新摆放有用的物品、设计新产品、定期清洁生产车间及生产设备、对定置生产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定置管理规范化等5S管理方法,彻底改变以往生产现场各种物料杂乱摆放、生产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创造一个新面貌。
其次,张新华打破以往传统的生产工艺布局,采取优化方法对生产现场的所有生产设备重新布局。如果是条件相同,车间面积大小一致,设备尺寸接近,张新华强调说把物流强度大的生产设备安放在相邻位置,使物流作业按顺序流动,防止倒流,减少搬运成本。
再次,张新华通过生产作业分析和生产作业测定方法两步实现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张新华优化各项生产作业的方法和次序,去除不必要的作业方式,进行准确的作业定位,达到相应的作业标准,避免作业操作时间的浪费和波动,减少作业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张新华通过生产线平衡方法来平衡生产线上各个工作地的负荷,使得这些负荷在统一的节奏下运行,减少产品对库存的占用。通过合并工作地和拆分工作地,推广一人多机的人机管理,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投入和花费,实现企业生产现场人员的优化配置。
张新华先后运用这套方法论在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公司B公司、世界上第一家开发针织遮阳面料的全球化G公司宁波分公司等全球制造业巨头企业中,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张新华运用这套方法论帮助世界上第一家开发针织遮阳面料的全球化G公司宁波分公司质量提升50%,交付周期缩短48%,劳动力效率在四年内复合提高了 19%。
事实证明,张新华提出的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科学完整的改善生产现场的方法体系,采用精益生产理论和持续改善理论优化配置包括生产人员、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环境和操作方法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避免浪费,节省生产投入和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站在行业前沿,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