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业务规模超过30倍,不良率基本保持不变,这是某头部城商行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交出的成绩单。
从2020年7月开始,银保监会接连出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加强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监管力度。
监管就像是足球场上裁判的中场哨声一样,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分成了上下半场。
如果说互联网贷款业务发展的上半场,比拼的是流量、客户、资金。那么下半场,各商业银行将在风险管理、营销运营、场景生态等方面短兵相接。
某城商行从2018年便开始积极推进大零售战略,其中互联网贷款业务是大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自从监管新规出台以后,很多中小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陷入了困境,该城商行却逆势上扬,走出漂亮的增长曲线。究其原因,该城商行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机构范围,降低对单一流量渠道的依赖;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优势,发展自己的线上贷款生态和本土渠道流量,并携手百融云创,建设自主的线上数字化核心能力。
不可避免的是,在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进程中该行遇到了很多新挑战,银行传统线下贷款模式的信用策略非常依赖强规则和专家经验,行方原有的规则策略覆盖度不足线上渠道的50%,迫切需要引入多维度信息,精准、立体地“认识”客户风险,并嵌入一整套自动化审批系统,以应对进件客群的潮汐。
咨询+模型部署
构建数字化信贷基石
百融云创专家对行方现有策略进行分析诊断后,协助该行进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策略优化及模型的部署和决策。百融云创针对来自互联网不同渠道的客户与行方进行联合建模,分别构建贷前反欺诈、贷前信用、贷中行为等评分模型, 完善现有智能分析体系。
在联合建模过程中,百融云创筛选或衍生出区分度比较高的指标变量,构建规则模型,应用到贷前准入和贷中监控策略,在项目建设期间百融云创总计开发出2000多种衍生字段。
同时,百融云创通过自研的建模技术与行内风险管理业务经验相结合,引入多叉树、逻辑回归、LightGBM等多种AI算法,开发策略兼具高准确性和可解释性。并搭建了模型监控体系,为模型的长期优化迭代提供基础。
此外,百融云创为行方搭建线上业务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客户风险评估体系,涉及包括贷前反欺诈评估、贷前信用评估、贷中行为评估、贷后催收评估等多个环节,为行方的业务决策提供智能依据。
随着项目的落地,该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自动化审批通过率从最初的不到40%提升到80%左右,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优化,高效识别和拦截高风险客户,大幅提升经营水平,让效率和风险得以兼顾。
值得一提的是,咨询服务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百融云创以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基石,结合深厚的模型开发、策略优化等方面能力凝结而成一整套方法论。从银行视角出发,既为行方解决现实痛点,又能立足当下而计长远,将银行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变得更加系统化,为后期行方持续开展数字化信贷业务赋能。
互联网贷款业务是一个绝佳的“练兵场”,对于培养和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数字化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该行以此为基础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发挥地域场景优势,通过加大科技手段在零售业务的投入,利用智能分析与运营、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提高营运效率,大力推动业务多元化、场景多样化轻型银行的建设,展现出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