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做好客商服务,线上广开产品销路。为联通全国采购商,把屏山茵红李卖到全国各地,7月14日,2022年中国·屏山茵红李产销对接云推介活动在屏山县顺利举行。屏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顾建忠发出热情邀约,欢迎全国采购商来屏山采购甜蜜、美味的茵红李。
屏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顾建忠
屏山既是四川生态功能重点县,又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农业保持了绿色与生态的种植形态。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果肉质地嫩脆化渣、口感细嫩清脆、清爽可口的屏山茵红李应运而生。
目前,茵红李产业已成为屏山县主导产业之一,今年种植面积已超过12万亩,预计总产量近11万吨。顾建忠介绍,目前屏山已建立起水果交易中心及冷链仓储物流网络。不久前,屏山茵红李智慧产业园开园,4个大中型交易中心、350余个冻库同时投入使用,总库容约6万立方米。茵红李全面上市后,产业园将统筹调配上百辆冷链物流车,在保证果品新鲜度的前提下,实现错峰销售,提升鲜果供应能力及品质保障能力。
为屏山李王颁奖
“我已经连续5年在屏山采购茵红李,今年采购约620吨,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在抖音、微店上进行销售。”客商代表余水清告诉记者,今年屏山茵红李品质较往年有所提升,虽然价格普遍偏高,但仍然很受外地顾客喜爱。
屏山茵红李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成效,要特别感谢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秀洲区、嘉兴港区及来自四面八方客商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世平介绍,2017年,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与屏山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2018年,海盐县选派首席农业专家、高级农艺师王金良先生来到屏山县农业农村局挂职,携手屏山农技专家,为屏山茵红李量身定制了统一品种品系、统一植保防治、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分级包装、统一品牌营销的“六统一”产业发展模式,编制了简便易懂的《屏山县茵红李标准化栽培模式图》,指导果农把茵红李“基地”当作“车间”,并积极注入科技元素,推广果园数字化管理、无人机植保、肥水一体化等项目,运用数字化实施果园管理,才使得屏山的茵红李产业走上了高品质的产业化道路。
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世平
为了拓展市场,屏山县统筹东部西部两个市场,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在开拓本地及周边市场的基础上,瞄准东部地区不产茵红李的市场空缺,注册了“屏山茵红李”县域商标,并通过推介会、品鉴会、央视推广、《南方农村报》报道等形式,不断提升了“屏山茵红李”的知名度。同时,主动进入广州、深圳、浙江、上海、广西等沿海大型超市、水果交易市场对接,成功打开了东部市场。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王金良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王金良介绍,近年来,东西部协作工作组不断深化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重点建设万亩茵红李高品质基地,引领茵红李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专家组紧紧抓住“高标准基地”、“高品质茵红李”、“高效益回报”三个关键词,发挥好山海情合作社作用,开展生产作业、劳务协作、信息技术、产品促销、农资配送、文化赋能等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向现代农业结构形态演进。
面向未来,面向市场,屏山县将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茵红李产业完整链条,拓展果品贮藏、包装、营销、加工等配套产业,并不断注入“李子”文化,借助“李花节”“李子采摘节”等农文旅品牌活动,让茵红李飘香四海。
【作者】梅远君
【来源】南方农村报
【图片】屏山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