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没有路,要勇于探索,走出创新成就之路!”
8月6日,《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国际专家诊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牵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王洁教授以及参与共识制定的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相聚云端,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该《共识》汇聚了海内外四十余位多学科肺癌领域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以围手术期NSCLC循证医学为基础,深耕细作,历经淬炼沉淀,对围手术期靶向及免疫领域重要研究进修了梳理,提出围手术期精准治疗相关建议,体现了围手术期肺癌多学科全程综合管理,同时纳入了患者安全性管理及围术期随访相关建议,对推动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的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图1参与共识制定的中国专家
图2参与共识制定的国际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特别指出,“希望大家能够联合起来,开展我们国家自己的临床研究,针对围手术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我们有这么多的肺癌患者,这么多可挖掘的问题,潜力是很大的。借着这次共识制定,希望我们能够齐心协力让肺癌诊疗再上一个台阶,为肿瘤规范化治疗做一个标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提到“世上本没有路,很多开创性的成果就是先行者们在没有任何数据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突破才取得的。所以说,没有前人铺路,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没有今天《共识》的问世。未来,我们要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共同探索,贡献更多数据,为提高肺癌治愈率,早日达到甚至超越健康中国2030所提出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目标而努力。”
该《共识》的制定,旨在推动围术期NSCLC的规范化诊疗,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实操性的指导意见,提供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的围手术期诊疗策略,同时让中国经验国际化,增加中国肺癌专家的学术影响力,这对于中国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共识》已于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肺癌转化研究》,简称TLCR)杂志正式刊出。为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共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AME科研时间对《共识》要点进行刊登,全文请点击 “https://tlcr.amegroups.com/article/view/66851/html ”查看。
共识一:病理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1. 围手术期肺癌的病理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是必要的(1类)。
2. 辅助治疗需要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其他罕见基因突变,以指导靶向辅助治疗。PD-L1表达检测可作为伴随诊断,以指导免疫治疗。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来看,EGFR和PD-L1检测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伴随诊断(1类)。3. 二代测序(NGS)可同时检测多个生物标志物,可予考虑(2B类)。4. 建议使用已批准的检测试剂盒进行分子检测和PD-L1检测(1类)。5. 对于新辅助治疗,术后需要进行病理完全缓解(pCR)评估(2A类)。
共识二: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
1. 对于可切除的Ⅱ~ⅢA期NSCLC(无敏感突变)患者,术前可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铂类双药化疗或单用铂类双药化疗。首选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铂类双药化疗(2A类)。
2. 对于潜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铂类双药化疗或新辅助单药免疫治疗或铂类双药化疗,以降低肿瘤负荷,并在肿瘤降期后重新评估手术可能性(2A类)。3. 新辅助免疫治疗推荐使用2~4个周期,每2个周期复查评估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应开展术前分期和疗效评估(2A类)。4. 对于Ⅲ期NSCLC患者推荐采取多学科团队(MDT)诊疗模式(2A类)。
共识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辅助靶向治疗
1. EGFR突变阳性ⅠA期NSCLC患者应该在肿瘤完全切除后定期随访,不推荐辅助治疗(1类)。
2.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如胸膜浸润、神经或血管浸润、通过气腔播散、微乳头状等)的EGFR敏感突变型ⅠB期NSCLC患者,在肿瘤完全切除后可考虑奥希替尼辅助治疗(2A类)。3. 对于EGFR突变阳性ⅡA~ⅡB期NSCLC患者,建议在肿瘤完全切除后,推荐EGFR-TKI辅助治疗[奥希替尼(1类);吉非替尼(2B类);或埃克替尼(如可获得)(1类)] ,可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4. 对于EGFR突变阳性ⅢA期NSCLC患者,建议在肿瘤完全切除后,进行EGFR-TKI辅助治疗[奥希替尼(1类);吉非替尼(1类);埃克替尼(1类);或厄洛替尼(2A类)],首选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5. TKI辅助治疗的持续时间可为24~36个月(2A类)。
共识四:NSCLC患者的辅助免疫治疗
1. 应给予患者含铂双药化疗(1类)。
2. 推荐使用阿替利珠单抗用于R0完全切除的经含铂化疗后的PD-L1表达≥1%、Ⅱ~ⅢA期NSCLC患者(1类)。3. 目前辅助免疫治疗的推荐用药时长为1年(2A类)。
共识五:围手术期NSCLC患者的管理
1.围手术期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不良事件(AEs),可导致手术延迟或取消、其他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应引起重视(2A类)。
2. 不同的ICIs和靶向治疗具有不同的安全特征。须选择具有高证据等级和安全性好的ICIs(2B 类)。3. 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免疫相关AEs(irAE)和靶向相关AEs均可得到有效管理。推荐采用MDT管理AEs。应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患者本人的早期识别以及自我监测的管理。例如,患者不良反应自评表可用于监测院外发生的不良反应(2A类)。4. 应定期开展监测,以发现任何潜在的irAE或靶向治疗相关AEs,并评估疗效。即使在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完成后仍应继续开展监测(1类)。5. 围手术期循环肿瘤DNA(ctDNA)阳性可作为预后因素,而非预测因素。在新辅助靶向治疗和新辅助免疫治疗前,应关注患者的基线水平并阐明相关筛查项目以指导患者治疗。同时评估是否存在相应的治疗风险,如手术并发症或不适合免疫治疗等(2B类)。
来源: AME科研时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