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胡柯婷
曹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不仅为当时诗坛的杰出代表,更引得后世无上推崇。钟嵘《诗品》评曹植之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登。”“骨气奇高”和“词采华茂”分别兼顾诗歌思想内容和文学表现形式两方面,内容上慷慨昂扬与苦闷压抑兼有,形式上又注重语言的华美和音韵调的和谐。同时,曹植也善于运用惊警风雅之句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清沈德潜《古诗源》:“陈思最工起调。”本文主要围绕“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工于起调”、多用比喻四个方面来探究曹植诗歌艺术特色。
“骨气奇高”在于慷慨激昂的政治情怀,在于对现实压抑而不得抒的凄苦惆怅,也在于对虚幻仙境的解脱追求。
曹植一生都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和情怀,因而在他前期的诗歌创作中,总是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昂扬的情调,这是“骨气奇高”的昂扬之美。以《白马篇》中的幽并游侠儿为例,诗作中的英雄少年就是这一时期曹植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投射,少年拥有高超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年少时业已离家远行,但却能够扬名边陲,“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极尽意气风发之貌,“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建功立业之决心、豪气干云之气概跃然纸上,诗人意在通过塑造英雄少年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番英雄事业。
然而命运之坎坷,使曹植的创作基调由乐观向上转变为悲愤惆怅,这一时期,“骨气奇高”也体现在“哀而不伤”上。现实的兄弟相残与政治压抑逐渐消解了他早期的意气风发,使凄凉寥落成为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情感内容,以《七哀》为例,“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以思妇、弃妇独守的孤独悲伤来喻指自己无法实现功业理想的惆怅凄苦,从弃妇的角度,将丈夫比作浮扬的尘,将自己比作浊水泥,浮尘与浊泥,正处在空间的上下异端,汇合之期遥遥无望,来借指自己与君主之间的隔阂之深,在这样的受到政治压迫的形势之下,曹植的才干和抱负根本无法施展,因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满腔的怨
愤。但他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却并未消解,仍然希望君主能够消除对自己的疑心和芥蒂,“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但理想与现实却始终充满着矛盾,政治上的一腔热血最终还是换来了君心不开、无可依托的结局。
长期陷于如此沉重的压抑,使曹植期望能从虚幻的仙境之中找到慰藉和解脱,然而他也并未迷信神仙境界,仍然保持着朴素唯物论思想,在《赠白马王彪》中有言:“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由此可知,曹植的“游仙”不过是暂时逃避苦闷现实而已,仍然反映的是他孤寂凄凉的内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