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颖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将青春挥洒在原野,用初心守护真实的历史。阳光均匀的挥洒在一个个黝黑稚嫩的脸庞上,一代代青年考古人薪火相传,重师载道,游曳在触手可及的古物与恍若新生的历史场景之间,真真使人痴醉迷离。在实习工地,一个个垫高了脚尖,挺直了脖子,求知的眼神透过密实的遮罩穿过重重人群投射在老师的手下,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讲解都恨不得复刻在脑海,这就是真实的考古实习工地。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考古人就是在田野中成长、实践、学习、捶打的,每一次操作都要极尽的规范与专业,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考古人的专业素养,更多的是为了守护文物的安全与最大限度的展示其隐藏的历史、艺术、科技、艺术信息,一点点抽丝剥茧,在蛛丝马迹之中还原历史场景。
一杆精巧厚重的洛阳铲探下的土地,曾经是神秘、迥异的各种文化因素竞相绽放的载体,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从皑皑雪原到青葱草地,从广袤海域到无人禁区,将文化谱系纲举目张的梳理。一把轻妙稳重的手铲,是每一个考古人解密历史的钥匙,不向下发掘永远不会知道文化的面貌,所以从不妄下结论是我们的谨慎也是对历史的尊重,“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但是作为中国新时代、新气派的考古学,更作为新生力量,我们在传承的同时也努力拓展着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将“黑科技”引入田野发掘与文物保护、展示中,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添上科学与精密的飞翼。地层学与类型学是中国特色考古学的车之两轮,这是这座大厦的根基,支撑起一切的认知与发现,是根本不可的动摇的。但是为了延伸历史轴线、活化历史场景、让考古学更加出圈与公众结合更加密切,跨学科的“协同作战”与科技手段的合理辩证运用则是如虎添翼。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考古学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走出特色的道路,完善特色的制度规范,可以成为黄金发展的十年。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越来越多的群体了解到国之珍品的现世,博物展览的妙趣横生,考古现场的热烈严谨,慢慢的走进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青年本着“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的信念走进考古,坚守在田野一线,正如阳光的映照,是我们永不磨灭的热情与昭昭赤诚初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