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顺地得道义,顺风顺水遵规律。不忘初心顺党心,追梦实干顺民意。”这是王长永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专门绘制的《六顺图》上的题跋。画面中,微波粼粼,六条锦鲤在水中互相嬉戏,空若无所依。整幅作品流畅健达、意蕴深远,显示了这位老人的睿智与笔力。年逾八十,仍笔耕不辍,用博大精深的艺术讴歌新时代的发展,人生的夕阳之光精彩绽放,被尊称为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常青树、不老翁。
岁月燃情 鹊起博陶
王长永生于战火纷飞的1937年,幸运的是备受父母庇护,一步一步成长起来。1952年至1958年在淄博一中完成初中、高中学业。1960年毕业于山东艺专(现山东艺术学院前身),并留校任美术助教,在张鹤云教授门下进修中国美术史,曾任级主任,负责国画、油画、陶瓷、装饰、舞美、雕塑六个专业班,近100人,他们毕业后多成为山东美术和工艺美术战线中的业务骨干,有教授、有知名画家。多年后,一书法家学生曾赠送王长永书法作品,上书“春雨润木 松竹履霜 行苟有恒 久自芬芳”,表达对王长永的感激敬佩之情,也可以看出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王长永作品
1962年8月,王长永转调博山陶瓷厂,开启了他与博山陶瓷的世纪情缘。在陶瓷厂科研所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陶瓷作品的设计研究中,在刻瓷、象牙瓷制作、手绘艺术盘、花釉雕塑、造型及花纸设计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创作的《大兰亭文具》、《20寸黑釉丝绸之路刻瓷盘》、《瓷浮雕鲁迅像》、《14寸黑釉狩猎刻瓷挂盘》分别获1983年山东省轻工业厅设计优秀奖、1993年和1994年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国际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火神”优秀奖、 1981年山东省轻工业厅设计三等奖。1983年,设计的象牙瓷5头《兰亭文房》被中央电视台看中,一下定购了500套。2007年瓷版画《飞泉鸣曲》被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品最有收藏价值奖”,作品收入会员《典藏》大型画册。刻瓷盘《孙中山像》、《宋庆龄像》被宋庆龄纪念馆选为礼品,刻瓷盘《长江三峡》、《熊猫》被外交部选为出国礼品。2002年瓷塑《孔子像》、《蒲松龄像》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收藏。2006年《紫雪飘香》、《世外桃园》艺术盘,入选《中华传世书画鉴赏》大型系列书画集《第二卷》,作品被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评定为“传世金奖”,并授予“中华金奖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王长永《黑釉丝绸之路刻瓷盘》
20寸《瓷浮雕鲁迅像》
值得一提的是王长永研制成功了乌金釉分层刻瓷,它是根据黑釉釉面较厚的特点进行创作的。用刻凿轻轻打开釉面时,下面会出现一层无光的灰色调子,再往下深刻一层,即露出洁白的瓷胎,形成黑、白、灰三个层次,再分别着色烘染,使盘面色调统一、明亮清心,显得庄重耐看。王长永所刻乌金釉《三峡》刻瓷画面,通过线面结合表现山石林木,以灰白相间表现水面波光,其山之灵、水之动就会跃入面前,再加适当烘染,山间云雾缭绕、水面微波荡漾的效果就会表现地淋漓尽致。当时分层刻瓷所用颜料多为国画颜料,其颜色比较单一,而且细化程度也不易把握。王长永因学过油画,知道油画颜料有很好的覆盖性和修改性,而且颜色种类丰富。于是他尝试用油画颜料代替国画颜料进行创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长永绘画作品
除陶瓷外,王长永在国画山水、花鸟、文史等方面多有涉及,且频出佳品。上世纪50年代,王长永开始学习国画,先后师从于希宁、柳子谷、关友声等名家学习多年,深得技艺精髓。他创作的国画作品《黄山云烟》在第28届世界遗产杯国际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作品同时被收录精品集。此后几年,创作的《观瀑布》、《秋韵》、《九龙游春》、《万事如意》、《吉祥富贵》、《凌波图》等5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并先后入选《中国书画六十年鉴》、《中华名家翰墨典藏》、《首届中国文艺金墨奖作品集》等,引起业界轰动。王长永也因此被中国书画家协会等评为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并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
研史析理 守艺在心
多年教学和陶瓷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令王长永在淄博当地陶瓷史研究方面厚积薄发。1984年下半年,厂总部把王长永从科研所设计组调厂志办,编辑《博山陶瓷厂志》。这对王长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既没有现成的陶瓷志书做参考,也没有过多的档案材料来支撑,尤其是厂里1960年以前的资料几为空白。但王长永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坦然接下这个任务。于是,此后几年,王长永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厂志的编写上,白天外出采访、搜集资料;晚上挑灯夜战,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着手起草文稿。如是者5年,《博山陶瓷厂志》终于在1989年成书。全书共10卷,35个类别,系统阐述了1950年——1985年期间博山陶瓷厂的企业沿革改造、生产科研、经营管理、职工队伍及生活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资料详实,为以后各部门、企业撰写志书打造了一杆标尺。
《博山陶瓷厂志》
写志期间,王长永还积极参与各类史料的整理和文学脚本的创作。论文《对刻瓷艺术和工艺的探讨》被省一轻工业实用美术学会录用,并印刷了单行材料。北京电视台拍摄《陶瓷异彩》电视片,王长永负责撰写脚本,由赵忠祥解说。1989年又为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中国最大陶瓷厂——山东博山陶瓷厂》撰写了脚本等。上世纪90年代初,淄博市政协编写《淄博陶瓷琉璃大观》,王长永一人就撰写了11篇文章。此后,市区出版的各类有关陶瓷的书籍,王长永都积极参与撰稿工作,留下了众多宝贵资料。
王长永作品
清末同治年间的《山头杂字》曾是当地儿童的识字课本,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对考证清末博山地区特别是山头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山头窑业是其中重要内容。1985年,王长永走访博陶退休职工侯本杰时,请他帮忙抄写了其中的《窑业第一》相关内容。当时王长永并不知道该书作者。后来在走访交谈中得知,该书作者是山头本地人宋信忠或宋信宗。为确定作者名号,王长永几经周折,到山头西庄找到《宋家族谱》查看,结果只有宋信忠,没有宋信宗。《宋家族谱》传承有序,辈分不乱,王长永由此断定《山头杂字》作者为宋信忠。王长永在《山头杂字》前加序,并对“窑业第一 ”中“三房九匠”加了注释。后来《山头杂字》全文刻版油印近百份,并被全文收录到《博山陶瓷琉璃文化》等诸多书籍中。
耳濡目染 接续陶缘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在家庭熏陶下,通过父亲言传身教,儿女们熟练掌握了制胎、注浆、成型、烧成、彩绘等技能,以及精心设计制作每一件产品,无论在每一道工序都能独挡一面,设计风格各有所长,其产品在全国及山东省陶瓷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奖数百项,成为设计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王玲作品
王玮作品
现在三个子女都从事陶瓷工艺美术工作。大女儿王玲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杰出青年陶瓷艺术家,博山区颜山英才,主要从事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工作,创立“王玲陶瓷艺术工作室”。儿子王玮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从事肖像刻瓷、陶瓷彩绘及综合装饰等,创立“王玮陶瓷艺术工作室”;多年来为推广山东刻瓷技艺,提高山东刻瓷知名度,受莱芜区特殊教育学校、沂源六中、南定中学、博山区中小学生社会实验基地等多所学校邀请,培训了大批刻瓷、陶艺教师和学生;编写了简单的教材,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深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小女儿王莉从事陶瓷彩绘设计工作,擅长陶瓷彩绘及综合装饰,多次在历届全国及山东省陶瓷创新评比中获奖。王长永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师之家、陶镇艺术之家,曾被评为博山地区的“十佳艺术户”,受到政府表彰,可谓薪火相传,延绵有序。
文/李福源 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