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医生却让我看眼睛?”很多“糖友”有这样的困惑。事实上,糖尿病会引起患者视力受损,直至失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病变导致的视力损伤和失明将无法恢复!”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院长谷威说。
作为眼底病科专家,谷威诊治过大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也见过很多因错过治疗时机而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的糖尿病患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谷威已经参加了多场义诊与眼健康科普活动,呼吁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讲解糖网防治知识。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院长 谷威
糖尿病眼病不容忽视
“我终于可以看见孩子了。”揭开纱布的那一刻,来自河北的产妇赵莉(化名)欣喜不已,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赵莉患有糖尿病,怀孕期间出现视力下降,生完孩子就失明了,连孩子的样子都没看清楚。孩子嗷嗷待哺,她却什么都看不见,陷入了严重的产后抑郁中。
2020年3月初,赵莉到北京就诊,谷威接诊后,知道她在孕期为了孩子一直挺着不用药,也不治疗糖网,造成这种严重后果。
拼着命生下孩子,余生却要在黑暗中度过?谷威不忍心让这样的悲剧发生。赵莉刚失明,还有恢复的希望,但当时疫情严重,有些医院眼科都停诊了,做手术有风险。
“再耽误就没有机会了。”谷威还是让赵莉走了绿色通道,为她安排了手术。经过手术治疗,赵莉恢复到了0.5的视力。
糖尿病眼病是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糖网。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从而变得脆弱,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病变。据有关数据测算,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
“这意味着约每2.5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糖网患者。”谷威说。据她观察,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血糖控制不好、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已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都是糖网的高危人群。而且患糖尿病时间越长,发生糖网的概率越大。
谷威告诉记者,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重影、黑影遮挡、飞蚊增加等情况的时候,就很可能发生了糖尿病眼病,需要到医院检查。
但这些症状不一定会持续出现,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恢复了。因为患者的血糖忽高忽低,可能血糖降下来之后,眼睛又看得清楚了。还有些患者在糖网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这就让一些糖尿病患者掉以轻心。
定期检查,防致盲
“大夫,我要到外地工作了,去之前来做个检查。”一位在谷威的门诊看了10多年病的糖网患者来“辞行”,让他没想到的是,谷威在为他做了检查之后,还给他写了一份情况说明,说明他的眼睛原来是什么状况,在医院做过什么治疗,哪些方面需要观察,方便他转诊。
谷威叮嘱他,到了外地之后不管多忙,都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查血糖,还要定期查眼底。最好能在医院建立一份档案,关注眼睛状况的变化。”
有研究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确诊后开始每年一次眼底筛查可以降低94.4%的失明风险。
但让谷威担忧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定期查眼底的习惯。一方面是在确诊糖尿病时,没人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是有些糖尿病患者不重视眼健康。
谷威在门诊中发现,有的患者一只眼睛已经出现糖网症状了,却不愿意治疗,以为还有另外一只健康眼睛。“其实糖尿病不可能只影响一只眼睛,只是另一只眼睛进展慢一点,而且两只眼睛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从医35年,谷威跟很多患者建立了长期联系。因为糖尿病有遗传性,有些患者家族里几代人都在她的门诊看病。在她的叮嘱下,大多数人都能定期复查,保持较好的眼健康。
早诊断,早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好血糖,定期检查眼睛之后,还是存在发生糖网的风险。事实上,糖网不能完全预防,即使血糖控制平稳,也只能延缓病变的发展。
“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谷威指出,当患者感到视力明显下降的时候,糖网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严重阶段,而且晚期病变不可逆,对视力危害严重,可能导致失明。
糖网有致盲风险,但糖尿病患者也不必心怀恐惧,只要及早防范,失明是可以避免的。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眼内注药、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95%的糖网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可以保留住有用的生活视力。
谷威记得一位29岁的糖尿病患者,仗着自己年轻,不好好控制血糖,后来出现了视力减退等症状,在一家医院确诊糖网后,安排3个月后手术。他自己也不在意,但在等待手术的这3个月里,眼睛的状况越来越差,竟然失明了。
家人带他来到谷威的门诊,谷威检查后发现,他的视网膜已经完全脱离了,情况非常严重。她给这位患者做了3次手术,终于让他的双眼恢复到0.1的视力。
但谷威对这个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他还那么年轻,还要给家庭、社会作贡献,需要更好一点的视力。但是没办法,他的手术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如果早一点来,视力肯定能恢复得更好。”
谷威不希望患者到出现失明等急症时才来就诊,“光明太宝贵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珍惜。”
(来源:《民生周刊》 罗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