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卫生健康产业正在不断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医疗服务逐渐走向智能化,也让智慧医疗在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模式,也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近日,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系列活动之一,“人工智能企业媒体行”活动中,雨前顾问组织多家媒体走进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成电医星公司”),探索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电子病历互联互通
有效提高就医效率
冯阿姨在下楼时不小心摔断了腿,随即到最近的社区医院就诊,一系列检查下来疑似为骨折,却被告知医疗设备有限,需要到市医院就诊治疗。1小时车程后,冯阿姨到达医院,因缺少完整病历需要重新就诊检查......
成电医星公司副总裁朱智源介绍:“利用公司构建的新一代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病历信息在县级医院和多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数据共享。县域内的医生可通过全结构化电子病历检索随时查询区域内病人的就诊信息,了解病情状况。”同时,还规避了传统手写病例因丢失或错别字引发的系列隐患,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规范的就诊服务。
此外,企业通过研发结构化、智能化多语种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解决部分少数民族患者无法通过汉字获知病情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就医看病的效率。
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下沉基层医疗机构
我国顶级医院和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据《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2)》,2021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上榜医院最多,各有13家、11家、10家。排名前10的顶级医院中,北京、上海各有3家,四川、广东、湖北、浙江各有1家。
成电医星公司研发的远程医疗平台提供数据实时上传、共享,实时病历传输、实时会诊、远程咨询、远程监护等多种医疗服务,通过5G网络让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好地服务经济欠发达和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患者。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15.6%,预计到2022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将超1500亿元。面对可观的市场前景,相关人士表示,从诊断和风险评估,再到治疗程序的选择,医疗机构有很多机会部署人工智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精确的干预措施。作为成都本土企业,成电医星公司以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以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智慧区域卫生健康平台、智慧康养信息平台为核心,由此形成地市级卫生健康支撑服务能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