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中国物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承办的“科学思想汇”系列活动第十期《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及其提升路径》线上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年来,公众对科普的参与热情高涨,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公众与科学家形成越来越深入的有效互动,公众对科学家的系统信任,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家的专业科普也在风险情境下发挥着提高风险治理效率、稳定社会公众心态等特殊作用。科学家科技创新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学科内容,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北京市作为科学研究高地,拥有众多高水平科研机构,“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学家资源,科学家越来越多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可以说,提升公众对科学家信任的有助于充分发挥北京科学家资源优势,提升社会性科学议题治理能力,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践行“两翼理论”。
在前述背景下,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面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科学决策如何解读等问题更具紧迫性,因此会议特别邀请郑念、胡志强两位专家作主题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郑念以《公众信任科学家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为题,指出公众对科学家信任是因为科学家他所处的角色,或者科学它的特殊的一种地位和在人民公众心中当中的形象。科学或者科学家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就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总的来说科学家的角色定位和品质是公众信任科学家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公众对科学家的固有印象也强化了对科学家的信任,再次科学家开展科普工作主动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最后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信任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文化、科学家自身、科学媒体、公众素质等都是影响对科学家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如何提升的问题上他指出首先科学家群体要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要加强科学文化和科学生态建设,再次要构建公众参与科学文化的路径,最后要加强媒体管理、创新宣传方式。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志强以《面对公众的科学家》为题,首先界定了公共领域中“学术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概念,继而指出专家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在于专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人们通常把专家定义为有能力对所在领域的知识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其内核逻辑为专家的权力的本质是知识的权力,而不是专家作为具体个体的权力。最后,他指出专家在当代社会中拥有的权力合法性基础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关系。
研讨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积极发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胡志坚认为要意识到此类问题的社会阶段性,诸多客观性问题需要在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做力所能及的科普工作,其次也要积极发动公众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工作和活动中,让公众担负监督科学家和科学活动的责任,也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更为合理的约束。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指出在如何增强公众对科学家信任方面,可以从政府、媒体、科技界支撑三个维度展开,并以李肇星、李四光等科学家为例作了生动说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唐莉认为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实际基于专业知识、人文关怀、科学家品质/精神三个维度:专业知识来自于科学家的智力,还有其长期的严谨的逻辑上的训练。仁慈或说社会责任,就是不伤害、有助益。科学家个人品质这种秉性,诚实、公正是公众对科学家这个群体的整体的期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重点讲述了科学和科学家关系的问题,他从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相互关系角度,注意到大众往往对科学家持有扁平化观念,其次应当注意科学家不是道德群体而是职业群体,最后要将知识和人格区分,将信仰、知识、道德三个概念分门别类辨析。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副处长龙华东,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主管工程师祖宏迪参加会议。龙华东指出在落实两办《意见》过程中,科学家、公众与媒体等的信任与关系是重要命题,对其深入研究非常必要,科技部门如何发挥牵头作用,既将前沿知识及时传递给公众,又能够在针对科学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发挥作用值得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胡志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郑念,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志强,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唐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成蒙等专家和工作组参加会议,北京市科委文科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执笔: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石贤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