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北京、天津、广东、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全面恢复正常的线下教育教学秩序。
过去三年间,在客观环境影响下,以“线上”为关键词的数字化学习加速走进了各学龄段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为了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也已经成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部分。有“被动”更有“主动”,数字化学习成为当前阶段孩子们的“必修课”。
在寒假之中,北京市广中附小学生们的北京中轴线“云课题”研究持续开展,“一带一路”主题是新学期学校跨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数字手段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发展创新思维。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多所中学,学生们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紧盯屏幕,与成都市第七中学的孩子同上一堂课。一块屏幕、一根网线,将相距300公里的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教育有机会“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在上海——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多所学校已经实现体育课的“智慧”运转,借助智能平台和数字化终端设备,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体质健康画像,还可以实现运动“处方”的精准推送。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喜欢体育课更爱上了运动。自觉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主动健康的发展意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身心发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天津,六年级学生田雨鹏在“开学第一课”上把自己的好习惯分享给了同学们:“以英语学习为例,在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陪伴下,我每天坚持不低于30分钟的自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语言素养,更重要的是iEnglish会记录我的每个学习瞬间并生成分析报告,多个维度的数据可以让家长有的放矢的陪伴我更好的坚持阅读。”
数字化也为教师提质教学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在贵州省息烽县,借助国家和地方智慧教育平台,两校、三校教师同上课、同教研已经成为常态。息烽县云环小学数学教师于海跃说:“平台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利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年轻教师吸取充分‘营养’,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课,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课上全程录制分析,生成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报告,为我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语文教师周沙感慨,原来在课堂上,她只能对学生给出“你真棒”等简单评价。如今,通过智能设备的报告分析,周沙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更有针对性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这些点状的信息只是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月13日,还是“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的日子,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介绍,近年来,数字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2022年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率先上线,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平台接连整合上线。目前,我国中小学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职业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高等教育平台汇集2.7万门优质慕课。
平台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等五大核心功能,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据统计,截至2月7日,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7亿次,总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用户遍及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学期,互联网、数字化将成为我国各地中小学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深度融入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诸多方面。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此来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打造全球教育版图的中国特色、中国范式”。
借助资源数据中心和教育公共服务,以数字化建设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生态,持续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更是当前教育从业者的奋斗方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