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熊梦,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张大伟,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如其,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务委员孙守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佘伟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奇点灵犀科技副总经理周明夏等领导嘉宾约120人出席此次会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委员、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郜志宇主持了此次会议。
强化链式思维模式
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
“加强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对接,是存量优化的有效举措、增量调整的现实路径,也是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延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长春立足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突出产业链与创新链整体重塑,把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工业强市主导战略,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聚焦汽车、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能源等11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全面推动工业产业加快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新阶段迈进。
马延峰认为,当前,长春正处于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论坛共同商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计,是对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与实践,也必将对长春工业快速崛起,实现转型跨越升级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熊梦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委员、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郜志宇
熊梦认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制造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强化链式思维模式,建立链式联动机制;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建设产业链供应链;要保障资金链和人才链;要开展固链强链补链和塑链行动,从而提升价值链。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需要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协同合作,除产业链链长,一个完整健康的产业链还应包括链核、链环和链辅企业。对于‘链长’企业而言,要从‘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四个方面推进。”
会上,熊梦还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与多地政府建立“会市深度合作新机制”——共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新型载体“产业链供应链研究院”的模式和实践情况,得到广泛关注。
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推进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何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
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
杨晓明表示,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大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重点解决产业关键原材料、设备受限问题,建立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产业战略联盟,加强联合研发、技术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
杨晓明建议,产业链与创新链要协同推进,要加强相关的战略合作,政府部门要做好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企业要主动承担开发任务。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
冯岚认为,我国医药创新研发贡献位于世界“第二梯队”前列,但医药创新的长周期和高投入等问题影响行业的发展。为此,她建议,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需要政策链条无缝对接,要统筹全国推动建立临床医学研究体系,要细化审评标准和加速条件实施动态调整等。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骥
马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即以资本驱动产业发展,以机制创新吸引项目和人才,以开放的格局和胸怀打造事业平台,以市场化机制推动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投入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发展活力,以股权激励激发核心团队工作热情,以资本市场为助力实现裂变效应。
“创新、精细化、差异化管理,走国际化道路是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马骥说道。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电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如何?目前还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企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张大伟
张大伟表示,光电仪器行业人才供需成了制约行业发展、转型、创新比较紧迫的问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电仪器人才队伍优势,加强光电仪器人才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引育并举’的光电仪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推进重大项目牵引的光电仪器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张大伟说道。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务委员孙守红
孙守红认为,19世纪是电气时代,20世纪是电子时代,21世纪是光电子时代。而“光+”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例如,“光+”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等。要推动光电产业发展,必须从政策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等方面发力。
光电领域的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如其
吴如其介绍,30年来,亨通集团的持续发展源于亨通光纤光缆产业链的不断布局完善;亨通光纤光缆产业链布局,源于自主创新的一次次跨越和突破;亨通光纤光缆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源于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等。“面对百年变局,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要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产业大赛道和企业主航道,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吴如其说道。
奇点灵犀科技副总经理周明夏
奇点灵犀科技则通过全域产业数据的汇聚,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智能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的深度挖掘及智能匹配,满足企业“找竞合、找资本、找人才、找技术、找载体”等个性化需求。周明夏表示,目前,光电行业面临竞争激烈、科技薄弱、人才短缺、高成本、环境受限5大痛点,亟待以数字化手段来解决。
优化产业生态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装备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需要各方协同发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佘伟珍
佘伟珍介绍,2022年,机械工业呈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重点产品产销形势分化,效益指标增长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向好,行业运行处于景气区间,对外贸易量增质升等特点。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稳中有进,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机械工业也面临着创新体系待完善、人才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产业基础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因此,佘伟珍建议,要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产业生态,并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许海东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机会,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他表示,目前,中国领先动力电池全球产业化能力,但供应链资源不平衡,成本涨价具有不确定性;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问题,标准尚未达到完全统一。
要应对这些问题,许海东建议,一是自主品牌质量提升,推动中高端品牌升级,同时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构建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体系;三是加强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