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时尚的社会学研究

2023-03-21 13:18:24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西安理工大学 张晨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时尚在人们的消费与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大众对时尚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时尚在社会学中的解释是在社会上对于各种各样不同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阶层而互相竞争的一种表达方式。具体的说,时尚是指同一时空大部分人对某一思想、行为、样式的追求。而时尚的发展和传播依赖的手段主要是模仿。模仿与时尚如此密切,以至于引起现代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时尚的研究是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围绕时尚是什么,时尚的特点,时尚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时尚的社会心理,本文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时尚;流行;社会学

时尚是包罗万象的,例如衣、食、住、行中,都有着时尚的身影。其中占据首位的“衣”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同时也映射了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以“衣”举例,服饰的变化与改进,始终与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服饰的演变不单是衣物形状、样式的更改,其背后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对时尚的研究普遍起始于19世纪中旬,人们在对时尚的研究大多关注其引发的社会阶级分层问题、消费刺激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本文不但关注这些问题,还对时尚的深层次定义产生兴趣,对时尚本身进行社会学理论的探究。

一、如何定义时尚

“时尚”一词从字面来看可以拆开理解为当下所流行的风尚。时尚与我们息息相关,覆盖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尚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拥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愈来愈多的人都有意无意地被卷入了时尚的发展轨道中,时尚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时尚的改变不仅是物质形态、颜色样式的变化,更深层次的,是时下人们审美层次、历史视域的转变。

(一)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人类产生便有之。齐美尔认为,时尚和荣誉一样起初都是分阶级的,统治阶级为彰显自己地位的特殊去发明和缔造时尚,从而使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及巩固。尽管齐美尔的“时尚阶级论”能够解释时尚的快速发展,但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很多社会学家对其自上而下的结构产生了质疑。美国社会学家布朗博尔认为时尚不再是阶级分化的产物,而是普罗大众表达审美的手段。此外,德国社会学家柯尼格对现代时尚的研究也显现了老派时尚的观念在今天已然不再适用。阶级的时尚差异已经消失,转而变为人们所倡导的理念和服装时尚。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金布尔·杨(J·yang)说, “时尚可定义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时兴式样、利益风格等行为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次在时尚的生命历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三)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论》中曾指出, “时尚不同于社会惯,或者不如说,时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每个人身上穿的衣裳,不是时尚,但是,有地位或名声的那些人身上穿的,却是时尚。”

(四)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美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对“时尚需求的经济学”提出观点,他认为时尚的经济学基础是对稀有的追求及对生产要素的掌控。这一观点在另一位经济学家那里得到回应,他认为消费是时尚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他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其著有《奢侈与资本主义》,揭示了奢侈消费行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我国的许多学者也深刻解构了时尚。社会学家周晓虹将时尚看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社会学者孙本文也曾在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对时尚进行诠释,“所谓时尚就是时下崇尚的式样。”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时尚的理解和定义,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时尚与文化、大众审美和消费有关。

二、时尚特征

时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特征。通常来说,时尚具有以下特征。

(一) 差异

心理学家指出,时尚最先的产生是上层社会的人们为了彰显自己与下层社会的区别,为了体现自己阶层的优越,最先在服装上做的区分。然而随着区分在社会的蔓延与扩散,时尚的差异也逐渐显露。时尚在各个阶层、地域、年龄段、别之中都各具差异。之所以时尚的特殊能够独立于其他的特殊,是因为时尚能够最直观的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在传统的社会当中,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与封建的思想,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差异逐渐的减弱,现代社会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这是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

(二)模仿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研究时尚是从模仿开始研究的。在时尚被广泛传播的过程当中,模仿和被模仿是不断产生新事物的源泉,也是促进时尚进步的动力。时尚的模仿表现在阶梯迁移,巴黎时装周总会成为不同快时尚品牌的模仿对象,在它们上架销售后,新的时尚又会产生。

例如不同的快时尚品牌在抄袭巴黎时装周并上架销售之后,等仿制品已经进入到各自品牌的门店且销售一段时间后,巴黎时装周将会抛弃这一届的衣服样式而产出新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时尚将时尚的“模仿”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特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人们的心理出发,大众能够如此的追求时尚是由于求同心理所导致,大家都不愿意成为社会上不合群的那一个,也不希望被别的社会成员所边缘化,所以才要不断的追逐潮流以跟上社会的步伐。正是这种为了获得安全感而进行的模仿,推动了时尚的发展。

三、时尚的演变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而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只不过,时尚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变得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时尚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同时,时尚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延伸与扩展。

时尚的研究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出的行为模式,二是时尚所富有的具体内涵,如表现与思维模式。尽管时尚在不同的学者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都把时尚作为一种形式多样化的、外在的社会现象。并且他们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与观念层面。

自从人类社会步入文明开始,时尚就已经开始蔓延。由于人类发展水的局限与影响,时尚并没有在大众中普遍流行开来。工业革命前,时尚是限于当时社会较小范围的圈子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尚是难以接触到的。所以工业革命前,时尚并没有对社会与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到了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与生产力水的提高,时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成熟,所以在当下的社会,时尚与流行到达了空前的高度。在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时尚展露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 时尚范围的扩展

在前工业社会,时尚只流行于少部分人当中,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时尚则是大众的时尚。物质条件的富足是时尚出现的基本前提。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时尚只流行于权贵、富贵人家等统治阶级与财力雄厚圈层当中。那么在西方世界,时尚也同样流行于属于上流社会的小众圈子中,法国作为时尚与浪漫之都,是最具有代表国家之一。对于可能食不果腹的普通百姓来说,时尚自然成为了奢侈的代表。时尚的阶级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今天,时尚的这个特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不同阶层、年龄、别的人群也拥有了对于时尚的选择权,时尚的大众化与为人们创造了接触它的机会,因此时尚才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同时,时尚也流行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以服饰举例,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穿着的服装,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更是对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价值的刻画。当然,时尚的范围不会限制于此,服饰只是作为最为直观的时尚的载体,时尚也体现在人们思维方式、消费理念的改变当中。

()大众传媒的重要

时尚的传播在最早是借由不同民族、阶级之间的交流而进行的。如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不仅开拓了海外贸易,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原料、技术、工艺品,也加强了中外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至今,时尚的传播途径愈来愈多样化,新媒体的发展与崛起促进了时尚的进一步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肆虐的当下,时尚行业的传播更加依赖于新媒体手段。

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软件更是为时尚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直播带货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也为大众带来了对时尚新的视角和理解。大众传媒的改变,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考。以现在的“洗脑式”广告为例,某一个产品在这一时段属于推广期,你会连续不断的看到他的身影,但其实你可能并不需要。可是看着屏幕中明星,你也不禁思考,如果我拥有了这件东西,我的生活也会和他一样变得更好吗?如果你出现了这样的想法,那么说明广告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你的想法,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由于广告的不断“洗脑”,你也忍不住想要“剁手”。这就是新媒体对我们的思考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所以,新媒体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了解外界事物简单的介质,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时尚的缔造者与领潮人,对于现代的时尚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时尚的社会心理研究

随着大众经济条件的发展以及科技水的进步,时尚不再作为小众群体的专属,而是成为时下人们追求的热点和心驰神往的目标,也成为众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对于他们来说,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研究时尚,有助于理解社会行为。

(一)尚的创造与模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始时期,无论是出于单纯的力量崇拜还是自然敬畏,原始人将打猎来的兽皮兽角装饰在自己身上,创造了最初的时尚。他们这样的行为一方面象征了最初的荣耀,强者才有狩猎的成果。另一方面会引发同部落、同地域其他原始人争相模仿,最终形成带有地域特点的部落标志。这种带有原始色彩的时尚目前还不具有阶级,其本质是由众人模仿和区分功能构成的,它的作用是向其他原始人显示自己的归属。而进入封建社会,时尚变成了区分阶级的工具。上层阶级的时尚总是高于下层阶级的时尚,无论是从形制和其赋予的意义。并且上层阶级严令禁止下层阶级模仿自己的时尚,这可以看作是对其地位和权力的巩固。而在社会心理学看来,创造与模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一方面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时尚的诞生。另一方面,众人纷纷模仿也会导致该时尚逐步走向灭亡。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时尚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发展迭代中不断叠加,在一段段生命历程中不断荟萃。

(二)时尚的引领与追赶

齐美尔认为,“时尚只是少部分人的时尚,他们造就,他们成为。”时尚的引领者始终是少数人,真正理解和内化时尚的人只为少数,大部分人都处于盲目、追赶的层面。这种现象是如何早就的呢?社会心理学认为其可以归咎于心理上的动因。从上至下看,引领者希望创造一种时尚,从而拔新领异;而从下由上看,追赶者仅仅希望提高与他人的相似。在社会上,这两种心态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在同一时空下,时尚对于引领者和追赶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追赶者认为众人追求的物质一定是时尚的,而在引领者看来,这恰恰是庸俗的。它们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而时尚也在引领与追赶的相互纠缠中持续发展。美国学者罗杰斯1962年在美国乡村进行了一项调查。为了了解技术革新事务在乡村的普及情况,他根据乡村社会成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将人群划分为五种类型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参考了其分类模式,设计了抽样调查问卷从而设立相应问题,从而让调查者确立自己在时尚中扮演的角色。设计的问题如下:“您认为自己在社会时尚中扮演更接下述哪一种角色?”该问题提供的五个选项为:(1)引领者(2)初期采用者(3)前期追赶者(4)后期追赶者(5)不关心者

1 大众在社会时尚中扮演的角色 单位 %

 

image.png

表1是根据问卷整理得来的结果,它反映了大众在社会时尚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得出,前期追赶者与不关心者所占比重较大,而后期追赶者稍小,这种差异可能与调查对象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为西安地区大学生群体。对时尚的敏感度和追求程度会大于一般市民,所以追求者会比不关心者多。但无论如何,调查说明,在生活中时尚的引领者和不关心者都是少数,而追赶者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占据多数。

(三)时尚的分化与同化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需求层次模型将人类的全部需要分为7个层次,其中“归属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归属于群体,收获安全感和情感的需求。这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归属行为,人们希望得到同一群体其他个体的认同、依赖与关心,这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是就社会动机而言,时尚却在其中起到分化和同化两种作用。中国古代服饰的等级观念对不同阶级,不同官职的人都做了相应划分,尽管人们的着装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是一些较为富裕的普通老百姓还是会将自己着装的样式、色彩偏向于统治阶级。这种外在的等级分化意味着人们希冀与被上层同化。时尚在不同阶级之间传递着明显的心理讯息,也成为群体不断模仿统治阶级的标志。人们既希望与统治阶级同化,又不耻与追赶者为伍。时尚不停地推动着不同群体对着装、审美,甚至日常使用物品的竞争。周晓虹教授提出的“树异于人”和“求同与人”也印证了这一理论。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等级差异,法律法规也不再对着装进行明文要求。但是群体的归属需求更加强烈了,分化和同化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引领与追赶时尚。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是立场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又或者是对某种观念理解不同,总之,在当下全面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们在层出不穷的时尚下进行着不同层面上的追求。追星一族、环保人士、爱犬人士……人们在分化和同化的进程中追求时尚,个体因为追求时尚而被同化,而不同的时尚又使个体之间分化。

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将一个复杂的立体问题面化,只从一个方面来探索其特征。社会心理学视角远远不能系统诠释时尚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多个学科共同论证和研究。

时尚在各个领域与阶层的现象都是数不胜数的。它的流行是有迹可循的,时尚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对于当今的社会,时尚已经成为了社会成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要人类世界存在一天,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时尚循环往复。如果要概括它的发展规律,那么就是会有新的时尚出现,但是每一种最终都将被新的所替代。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社会时尚的三大表现形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第95-101页.

[2]周晓虹.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江海学刊.1995(01).第43-47页.

[3]马红霞.时尚的社会学研究.2005.西北师范大学.

[4]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03).第35-46页.

[5]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03).第62-65页.

[6]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学术研究.2005(04).第122-126页.

[7]陈柏宏.时尚现象的审美研究.2019.广西师范大学.第53页.

简介:

张晨璐(199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商业快讯

时尚的社会学研究

2023-03-21 13:18:24   中国焦点日报网

西安理工大学 张晨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时尚在人们的消费与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大众对时尚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时尚在社会学中的解释是在社会上对于各种各样不同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阶层而互相竞争的一种表达方式。具体的说,时尚是指同一时空大部分人对某一思想、行为、样式的追求。而时尚的发展和传播依赖的手段主要是模仿。模仿与时尚如此密切,以至于引起现代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时尚的研究是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围绕时尚是什么,时尚的特点,时尚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时尚的社会心理,本文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时尚;流行;社会学

时尚是包罗万象的,例如衣、食、住、行中,都有着时尚的身影。其中占据首位的“衣”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同时也映射了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以“衣”举例,服饰的变化与改进,始终与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服饰的演变不单是衣物形状、样式的更改,其背后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对时尚的研究普遍起始于19世纪中旬,人们在对时尚的研究大多关注其引发的社会阶级分层问题、消费刺激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本文不但关注这些问题,还对时尚的深层次定义产生兴趣,对时尚本身进行社会学理论的探究。

一、如何定义时尚

“时尚”一词从字面来看可以拆开理解为当下所流行的风尚。时尚与我们息息相关,覆盖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尚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拥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愈来愈多的人都有意无意地被卷入了时尚的发展轨道中,时尚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时尚的改变不仅是物质形态、颜色样式的变化,更深层次的,是时下人们审美层次、历史视域的转变。

(一)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人类产生便有之。齐美尔认为,时尚和荣誉一样起初都是分阶级的,统治阶级为彰显自己地位的特殊去发明和缔造时尚,从而使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及巩固。尽管齐美尔的“时尚阶级论”能够解释时尚的快速发展,但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很多社会学家对其自上而下的结构产生了质疑。美国社会学家布朗博尔认为时尚不再是阶级分化的产物,而是普罗大众表达审美的手段。此外,德国社会学家柯尼格对现代时尚的研究也显现了老派时尚的观念在今天已然不再适用。阶级的时尚差异已经消失,转而变为人们所倡导的理念和服装时尚。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金布尔·杨(J·yang)说, “时尚可定义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时兴式样、利益风格等行为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次在时尚的生命历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三)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论》中曾指出, “时尚不同于社会惯,或者不如说,时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每个人身上穿的衣裳,不是时尚,但是,有地位或名声的那些人身上穿的,却是时尚。”

(四)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时尚”

美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对“时尚需求的经济学”提出观点,他认为时尚的经济学基础是对稀有的追求及对生产要素的掌控。这一观点在另一位经济学家那里得到回应,他认为消费是时尚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他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其著有《奢侈与资本主义》,揭示了奢侈消费行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我国的许多学者也深刻解构了时尚。社会学家周晓虹将时尚看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社会学者孙本文也曾在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对时尚进行诠释,“所谓时尚就是时下崇尚的式样。”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时尚的理解和定义,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时尚与文化、大众审美和消费有关。

二、时尚特征

时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特征。通常来说,时尚具有以下特征。

(一) 差异

心理学家指出,时尚最先的产生是上层社会的人们为了彰显自己与下层社会的区别,为了体现自己阶层的优越,最先在服装上做的区分。然而随着区分在社会的蔓延与扩散,时尚的差异也逐渐显露。时尚在各个阶层、地域、年龄段、别之中都各具差异。之所以时尚的特殊能够独立于其他的特殊,是因为时尚能够最直观的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在传统的社会当中,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与封建的思想,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差异逐渐的减弱,现代社会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这是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

(二)模仿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研究时尚是从模仿开始研究的。在时尚被广泛传播的过程当中,模仿和被模仿是不断产生新事物的源泉,也是促进时尚进步的动力。时尚的模仿表现在阶梯迁移,巴黎时装周总会成为不同快时尚品牌的模仿对象,在它们上架销售后,新的时尚又会产生。

例如不同的快时尚品牌在抄袭巴黎时装周并上架销售之后,等仿制品已经进入到各自品牌的门店且销售一段时间后,巴黎时装周将会抛弃这一届的衣服样式而产出新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时尚将时尚的“模仿”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特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人们的心理出发,大众能够如此的追求时尚是由于求同心理所导致,大家都不愿意成为社会上不合群的那一个,也不希望被别的社会成员所边缘化,所以才要不断的追逐潮流以跟上社会的步伐。正是这种为了获得安全感而进行的模仿,推动了时尚的发展。

三、时尚的演变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而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只不过,时尚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变得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时尚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同时,时尚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延伸与扩展。

时尚的研究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出的行为模式,二是时尚所富有的具体内涵,如表现与思维模式。尽管时尚在不同的学者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都把时尚作为一种形式多样化的、外在的社会现象。并且他们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与观念层面。

自从人类社会步入文明开始,时尚就已经开始蔓延。由于人类发展水的局限与影响,时尚并没有在大众中普遍流行开来。工业革命前,时尚是限于当时社会较小范围的圈子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尚是难以接触到的。所以工业革命前,时尚并没有对社会与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到了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与生产力水的提高,时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成熟,所以在当下的社会,时尚与流行到达了空前的高度。在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时尚展露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 时尚范围的扩展

在前工业社会,时尚只流行于少部分人当中,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时尚则是大众的时尚。物质条件的富足是时尚出现的基本前提。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时尚只流行于权贵、富贵人家等统治阶级与财力雄厚圈层当中。那么在西方世界,时尚也同样流行于属于上流社会的小众圈子中,法国作为时尚与浪漫之都,是最具有代表国家之一。对于可能食不果腹的普通百姓来说,时尚自然成为了奢侈的代表。时尚的阶级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今天,时尚的这个特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不同阶层、年龄、别的人群也拥有了对于时尚的选择权,时尚的大众化与为人们创造了接触它的机会,因此时尚才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同时,时尚也流行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以服饰举例,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穿着的服装,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更是对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价值的刻画。当然,时尚的范围不会限制于此,服饰只是作为最为直观的时尚的载体,时尚也体现在人们思维方式、消费理念的改变当中。

()大众传媒的重要

时尚的传播在最早是借由不同民族、阶级之间的交流而进行的。如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不仅开拓了海外贸易,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原料、技术、工艺品,也加强了中外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至今,时尚的传播途径愈来愈多样化,新媒体的发展与崛起促进了时尚的进一步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肆虐的当下,时尚行业的传播更加依赖于新媒体手段。

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软件更是为时尚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直播带货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也为大众带来了对时尚新的视角和理解。大众传媒的改变,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考。以现在的“洗脑式”广告为例,某一个产品在这一时段属于推广期,你会连续不断的看到他的身影,但其实你可能并不需要。可是看着屏幕中明星,你也不禁思考,如果我拥有了这件东西,我的生活也会和他一样变得更好吗?如果你出现了这样的想法,那么说明广告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你的想法,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由于广告的不断“洗脑”,你也忍不住想要“剁手”。这就是新媒体对我们的思考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所以,新媒体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了解外界事物简单的介质,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时尚的缔造者与领潮人,对于现代的时尚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时尚的社会心理研究

随着大众经济条件的发展以及科技水的进步,时尚不再作为小众群体的专属,而是成为时下人们追求的热点和心驰神往的目标,也成为众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对于他们来说,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研究时尚,有助于理解社会行为。

(一)尚的创造与模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始时期,无论是出于单纯的力量崇拜还是自然敬畏,原始人将打猎来的兽皮兽角装饰在自己身上,创造了最初的时尚。他们这样的行为一方面象征了最初的荣耀,强者才有狩猎的成果。另一方面会引发同部落、同地域其他原始人争相模仿,最终形成带有地域特点的部落标志。这种带有原始色彩的时尚目前还不具有阶级,其本质是由众人模仿和区分功能构成的,它的作用是向其他原始人显示自己的归属。而进入封建社会,时尚变成了区分阶级的工具。上层阶级的时尚总是高于下层阶级的时尚,无论是从形制和其赋予的意义。并且上层阶级严令禁止下层阶级模仿自己的时尚,这可以看作是对其地位和权力的巩固。而在社会心理学看来,创造与模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一方面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时尚的诞生。另一方面,众人纷纷模仿也会导致该时尚逐步走向灭亡。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时尚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发展迭代中不断叠加,在一段段生命历程中不断荟萃。

(二)时尚的引领与追赶

齐美尔认为,“时尚只是少部分人的时尚,他们造就,他们成为。”时尚的引领者始终是少数人,真正理解和内化时尚的人只为少数,大部分人都处于盲目、追赶的层面。这种现象是如何早就的呢?社会心理学认为其可以归咎于心理上的动因。从上至下看,引领者希望创造一种时尚,从而拔新领异;而从下由上看,追赶者仅仅希望提高与他人的相似。在社会上,这两种心态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在同一时空下,时尚对于引领者和追赶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追赶者认为众人追求的物质一定是时尚的,而在引领者看来,这恰恰是庸俗的。它们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而时尚也在引领与追赶的相互纠缠中持续发展。美国学者罗杰斯1962年在美国乡村进行了一项调查。为了了解技术革新事务在乡村的普及情况,他根据乡村社会成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将人群划分为五种类型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参考了其分类模式,设计了抽样调查问卷从而设立相应问题,从而让调查者确立自己在时尚中扮演的角色。设计的问题如下:“您认为自己在社会时尚中扮演更接下述哪一种角色?”该问题提供的五个选项为:(1)引领者(2)初期采用者(3)前期追赶者(4)后期追赶者(5)不关心者

1 大众在社会时尚中扮演的角色 单位 %

 

image.png

表1是根据问卷整理得来的结果,它反映了大众在社会时尚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得出,前期追赶者与不关心者所占比重较大,而后期追赶者稍小,这种差异可能与调查对象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为西安地区大学生群体。对时尚的敏感度和追求程度会大于一般市民,所以追求者会比不关心者多。但无论如何,调查说明,在生活中时尚的引领者和不关心者都是少数,而追赶者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占据多数。

(三)时尚的分化与同化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需求层次模型将人类的全部需要分为7个层次,其中“归属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归属于群体,收获安全感和情感的需求。这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归属行为,人们希望得到同一群体其他个体的认同、依赖与关心,这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是就社会动机而言,时尚却在其中起到分化和同化两种作用。中国古代服饰的等级观念对不同阶级,不同官职的人都做了相应划分,尽管人们的着装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是一些较为富裕的普通老百姓还是会将自己着装的样式、色彩偏向于统治阶级。这种外在的等级分化意味着人们希冀与被上层同化。时尚在不同阶级之间传递着明显的心理讯息,也成为群体不断模仿统治阶级的标志。人们既希望与统治阶级同化,又不耻与追赶者为伍。时尚不停地推动着不同群体对着装、审美,甚至日常使用物品的竞争。周晓虹教授提出的“树异于人”和“求同与人”也印证了这一理论。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等级差异,法律法规也不再对着装进行明文要求。但是群体的归属需求更加强烈了,分化和同化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引领与追赶时尚。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是立场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又或者是对某种观念理解不同,总之,在当下全面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们在层出不穷的时尚下进行着不同层面上的追求。追星一族、环保人士、爱犬人士……人们在分化和同化的进程中追求时尚,个体因为追求时尚而被同化,而不同的时尚又使个体之间分化。

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将一个复杂的立体问题面化,只从一个方面来探索其特征。社会心理学视角远远不能系统诠释时尚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多个学科共同论证和研究。

时尚在各个领域与阶层的现象都是数不胜数的。它的流行是有迹可循的,时尚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对于当今的社会,时尚已经成为了社会成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要人类世界存在一天,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时尚循环往复。如果要概括它的发展规律,那么就是会有新的时尚出现,但是每一种最终都将被新的所替代。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社会时尚的三大表现形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第95-101页.

[2]周晓虹.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江海学刊.1995(01).第43-47页.

[3]马红霞.时尚的社会学研究.2005.西北师范大学.

[4]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03).第35-46页.

[5]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03).第62-65页.

[6]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学术研究.2005(04).第122-126页.

[7]陈柏宏.时尚现象的审美研究.2019.广西师范大学.第53页.

简介:

张晨璐(199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