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混改后碧水源如何发挥国家队技术企业优势?

2023-04-03 11:55:07       来源:中国网

内容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陈伟浩

3月23日,在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现场揭晓了“2022年度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连续第13年获得该重磅奖项,碧水源副董事长、总裁黄江龙上台领奖,并发表了题为《坚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黄江龙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在新形势下,为迎接环境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碧水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他表示,环境产业从增量走向提质,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image.png

01环境产业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是实现“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为环境产业发展指明了重点方向,污染防治攻坚要向纵深推进;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综合治理。进入“十四五”以来,《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也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水环境领域,尽管我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水环境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仍然远超环境要求,水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领域,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均水四分之一,空间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在“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水生生物多样减少,急需进一步加强治理。

黄江龙表示,环境行业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当前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综合治理将会持续释放发展空间。

同时,环境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给技术创新带来的考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产业已经扩大到污染防治、节约能源等新领域,减污降碳对环境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其次行业尚未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行业企业多而不强,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经济环境下行压力下,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02强化战略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面对环境产业新的机遇与挑战,碧水源持续强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两个优势”、“两条主线”、“五大业务领域”为战略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黄江龙强调,对于任何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都是激烈竞争中取胜和发展的关键,碧水源坚定不移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投入科技研发的力量,特别是加入中交体系后,更是成为具备了国家队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势,未来发展既要“顶天”,服务国家战略,做行业的主力军;也要“立地”,把企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个优势”,即膜技术与运营“两个国际领先”优势。碧水源在膜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磨砺,在膜研发、制造、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优势明显;运营方面,碧水源水务行业发展重心逐渐由投资建设向运营转变,水务吨水运行成本、毛利率、人均效能均属于行业前列。

“两条主线”,一条是,坚定科技创新。碧水源认为,只有自主研发才有自主权,科技创新是碧水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对膜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三是加大新领域研发力度,为公司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战略驱动力。

另一条是,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碧水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务企业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已经融入到碧水源的方方面面,包括研发、制造、市场、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实现精益的生产、管理,从高成本低价值向低成本高价值转变,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

“五大业务领域”,即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膜应用与零排、盐湖提锂。具体来说,碧水源将继续聚焦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等重点战略方向不动摇,且持续重点发力,提升技术水,加强市场开发巩固行业地位;工业膜应用与零排、盐湖提锂等领域均取得突破成绩,同时继续寻找电力、钢铁、化工等新领域的合作机会,全力开拓新赛道。

03深化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黄江龙表示,科技创新一直都是碧水源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灵魂,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碧水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了绿色低碳高效循环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技术产品化成果丰硕

技术产品化是碧水源科技创新重要体现,形成了超微滤膜产品、纳滤产品、反渗透膜产品、工业零排放膜产品、一体化产品五大产品体系。未来,碧水源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的发展需求,自主研发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水处理系列产品,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注入更多、更强劲源动力。

膜材料方面,实现系列突破,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能显著提升,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解决了纳滤、反渗透膜核心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膜应用方面,攻克盐湖提锂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技术先进的锂离子筛和成套工艺路线,建成锂吸附剂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膜装备方面,开发出绿色低碳V-MBR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能耗降低20%,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出水总氮低于5毫克/升,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安徽、贵州等地实现大型化、规模化应用,项目规模20万吨/天。

标准化建设,筑牢环境产业发展基石

碧水源在推动技术产品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标准化的建设。2021年,碧水源携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污水资源化利用、膜材料和装备、直饮水水质评价等领域,共同推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的高质量制定与实施。

2022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实现标准化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并重的转变。目前,碧水源共参与编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21项,团体标准28项,与该《纲要》高度契合,走在该领域的前列。

智慧联结,打造水务智能模式

年来,碧水源一直在智慧水务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两个应用台”、“三个领域系统”构成的碧水源智慧水务系统,并逐步实现了集团的全域联网。

一个数据中心,即水务运营数据中心,采用统一标准,实现对生产数据适时采集、集中存储、定期分析,目前支持130多个项目的运营;两个运营台,即精确控制集中管控台、一体化设备运营台,通过模糊与精确有效控制,进行高度结合,实现端边云一体化,功能上实现了药剂、生化暴气的精确控制及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三个领域,即污水厂智慧水务系统、供水厂智慧水务系统、农污站点监控系统。

未来,碧水源将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迎接环境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也希望和业界各位朋友一起携手,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4国资央企混改,如何争做完美融合优等生?

论坛现场,黄江龙与E20环境台高级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E20环境商学院院长王立章进行了互动交流,谈到了国资央企混改后,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

王立章:碧水源本质上是一家具有情怀的科技公司,在膜领域,引领着MBR在中国的发展,也是资本市场膜的代言人。在央企进行内部整合后,来自两方面不同的基因如何能够有机结合,迸发出新活力和优势?

黄江龙:混改之后,碧水源争做国资央企混改融合优等生,经过积极探索,从五个方面与中交集团进行了深度融合,并助推两个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创新和有效融合!

一是文化的融合,碧水源在党建引领方面做了系列探索,通过党建和生产高效融合,在文化方面进一步“化物于无形”;二是机制融合,碧水源既保留企业的活力,同时央企作用发挥方面守住底线和原则;三是人才的融合,人才对于科技企业是第一动力、第一资源,碧水源结合自身发展和需求,与中交集团实现人才互通;四是市场融合,碧水源借助中交海外优势网络,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方面进行高效市场协同,为碧水源国产化产品走向国际化提供非常好的支撑;五是业务融合,包含科技创新、运营管理、战略协同等多个方面卓有成效。

经过一年的发展来看,碧水源可以说是交上了一份较为优秀的混改答卷。不过,混改之路是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碧水源也在不断努力,希望能给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商业快讯

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混改后碧水源如何发挥国家队技术企业优势?

2023-04-03 11:55:07   中国网


内容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陈伟浩

3月23日,在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现场揭晓了“2022年度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连续第13年获得该重磅奖项,碧水源副董事长、总裁黄江龙上台领奖,并发表了题为《坚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黄江龙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在新形势下,为迎接环境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碧水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他表示,环境产业从增量走向提质,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image.png

01环境产业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是实现“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为环境产业发展指明了重点方向,污染防治攻坚要向纵深推进;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综合治理。进入“十四五”以来,《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也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水环境领域,尽管我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水环境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仍然远超环境要求,水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领域,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均水四分之一,空间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在“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水生生物多样减少,急需进一步加强治理。

黄江龙表示,环境行业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当前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综合治理将会持续释放发展空间。

同时,环境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给技术创新带来的考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产业已经扩大到污染防治、节约能源等新领域,减污降碳对环境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其次行业尚未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行业企业多而不强,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经济环境下行压力下,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02强化战略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面对环境产业新的机遇与挑战,碧水源持续强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两个优势”、“两条主线”、“五大业务领域”为战略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黄江龙强调,对于任何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都是激烈竞争中取胜和发展的关键,碧水源坚定不移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投入科技研发的力量,特别是加入中交体系后,更是成为具备了国家队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势,未来发展既要“顶天”,服务国家战略,做行业的主力军;也要“立地”,把企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个优势”,即膜技术与运营“两个国际领先”优势。碧水源在膜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磨砺,在膜研发、制造、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优势明显;运营方面,碧水源水务行业发展重心逐渐由投资建设向运营转变,水务吨水运行成本、毛利率、人均效能均属于行业前列。

“两条主线”,一条是,坚定科技创新。碧水源认为,只有自主研发才有自主权,科技创新是碧水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对膜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三是加大新领域研发力度,为公司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战略驱动力。

另一条是,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碧水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务企业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已经融入到碧水源的方方面面,包括研发、制造、市场、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实现精益的生产、管理,从高成本低价值向低成本高价值转变,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

“五大业务领域”,即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膜应用与零排、盐湖提锂。具体来说,碧水源将继续聚焦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等重点战略方向不动摇,且持续重点发力,提升技术水,加强市场开发巩固行业地位;工业膜应用与零排、盐湖提锂等领域均取得突破成绩,同时继续寻找电力、钢铁、化工等新领域的合作机会,全力开拓新赛道。

03深化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黄江龙表示,科技创新一直都是碧水源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灵魂,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碧水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了绿色低碳高效循环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技术产品化成果丰硕

技术产品化是碧水源科技创新重要体现,形成了超微滤膜产品、纳滤产品、反渗透膜产品、工业零排放膜产品、一体化产品五大产品体系。未来,碧水源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的发展需求,自主研发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水处理系列产品,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注入更多、更强劲源动力。

膜材料方面,实现系列突破,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能显著提升,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解决了纳滤、反渗透膜核心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膜应用方面,攻克盐湖提锂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技术先进的锂离子筛和成套工艺路线,建成锂吸附剂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膜装备方面,开发出绿色低碳V-MBR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能耗降低20%,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出水总氮低于5毫克/升,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安徽、贵州等地实现大型化、规模化应用,项目规模20万吨/天。

标准化建设,筑牢环境产业发展基石

碧水源在推动技术产品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标准化的建设。2021年,碧水源携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污水资源化利用、膜材料和装备、直饮水水质评价等领域,共同推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的高质量制定与实施。

2022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实现标准化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并重的转变。目前,碧水源共参与编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21项,团体标准28项,与该《纲要》高度契合,走在该领域的前列。

智慧联结,打造水务智能模式

年来,碧水源一直在智慧水务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两个应用台”、“三个领域系统”构成的碧水源智慧水务系统,并逐步实现了集团的全域联网。

一个数据中心,即水务运营数据中心,采用统一标准,实现对生产数据适时采集、集中存储、定期分析,目前支持130多个项目的运营;两个运营台,即精确控制集中管控台、一体化设备运营台,通过模糊与精确有效控制,进行高度结合,实现端边云一体化,功能上实现了药剂、生化暴气的精确控制及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三个领域,即污水厂智慧水务系统、供水厂智慧水务系统、农污站点监控系统。

未来,碧水源将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迎接环境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也希望和业界各位朋友一起携手,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4国资央企混改,如何争做完美融合优等生?

论坛现场,黄江龙与E20环境台高级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E20环境商学院院长王立章进行了互动交流,谈到了国资央企混改后,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

王立章:碧水源本质上是一家具有情怀的科技公司,在膜领域,引领着MBR在中国的发展,也是资本市场膜的代言人。在央企进行内部整合后,来自两方面不同的基因如何能够有机结合,迸发出新活力和优势?

黄江龙:混改之后,碧水源争做国资央企混改融合优等生,经过积极探索,从五个方面与中交集团进行了深度融合,并助推两个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创新和有效融合!

一是文化的融合,碧水源在党建引领方面做了系列探索,通过党建和生产高效融合,在文化方面进一步“化物于无形”;二是机制融合,碧水源既保留企业的活力,同时央企作用发挥方面守住底线和原则;三是人才的融合,人才对于科技企业是第一动力、第一资源,碧水源结合自身发展和需求,与中交集团实现人才互通;四是市场融合,碧水源借助中交海外优势网络,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方面进行高效市场协同,为碧水源国产化产品走向国际化提供非常好的支撑;五是业务融合,包含科技创新、运营管理、战略协同等多个方面卓有成效。

经过一年的发展来看,碧水源可以说是交上了一份较为优秀的混改答卷。不过,混改之路是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碧水源也在不断努力,希望能给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