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前程无忧《调研》显示:超三分之一受访职场人已开始养老规划

2023-04-12 14:19:08       来源:今报在线

“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及延迟退休的势在必行,让“养老和退休”成为各年龄段职场人群都需要关注和提早规划的课题。作为雇主的企业层面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为员工谋取相关福利举措,使之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

日,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23职场人养老规划调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职场白领对“养老”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旨在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广大职场人和雇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未来”做好准备。

参与调研的人群年龄段主要于90后(49.7%)和80后(30.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1.2%。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

六成受访者认同“养老要趁早”,储备财富被认为是最稳妥养老方式

养老意识决定了下一步养老行为规划,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26.7%已经配置相关产品。17%觉得养老虽重要,但是还早,暂时不考虑;10.3%表示“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尚未付诸实践;也有8%的人处于消极状态,表示自顾不暇,很难顾及养老问题。

养老方式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规划,本次问卷中询问了受访者认为最为可靠的养老方式。调研发现,提前进行自我储备是大多数选择的最为可靠方式,占比67.7%;选择“依靠政府退休金”和“继续工作”的占比分别达14.7%和14.6%;还有3%选择依靠子女。可见,职场人的养老意识在提升,并逐步将养老规划纳入投资计划。

据调研,受访者养老投资偏好最多的依然是储蓄存款,占比达60%;其次,选择购买健康险(含重疾险、医疗险等)和银行理财的占比分别达48.3%和43%。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投资不同种类的养老产品,如养老基金(26%)、商业养老保险(24.7%)、终身寿险等分红返还类产品(10%),但仍有7%的人尚未进行任何养老储备。

企业年金渐成留住员工手段,个人养老金账户悄然起步

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保障计划构成;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人群中,八成受访者已配置基本养老保险,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年来养老金第二支柱规模覆盖率稳步提升,企业/职业年金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调研称,30.7%的受访者所在单位为员工提供了企业/职业年金。得益于业务稳定,央企和国企采纳企业年金计划的比例更高(53.7%),其次是外企(34.5%)和政府机构(31.6%)。此外,一部分社会责任感高的大型私企也愿意利用年金来留住人才。

2023年,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落地见效,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截至2022年末,已有2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调研进一步分析开通账户原因,44.7%的受访者将其当作一种理财投资。30-50万和50-70万区间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占比分别为37.8%和45.5%,高于其他群体。10万及以下和10-30万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强制养老储备的占比分别为42.8%和49%。

“养老无忧”这件事:00后最乐观,超半数表示100万足以退休

关于职场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养老金不足、生活质量下降(67%),“生活无忧”的安全感成为最基本的心理保障,。分别有59.3%和54.7%的受访职场人忧心于医疗保健问题以及老年照护问题。其次,娱乐社交生活匮乏(36%)、缺乏亲友子女陪伴(33.3%)等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超四成受访职场人愿意存下年收入的10%-20%用于养老、退休、买房等“未来事宜”。此外,36.7%的受访者除了支付衣食住行等固定开销,用于储备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总收入的10%以内。愿意拿出20%以上作为自己“退休专属钱包”的人群占比15%,也有4.7%的人选择不投资“未来”。

攒够多少钱才能维持养老生活的体面,人各有异。调研称,半数受访者认为达到退休前日常生活水70%-80%的标准来做财务准备即可。进一步分析年龄差异,相较于其他年龄段,70后养老储备预期超过100万的比例最高(69%),其次是90后和80后。初入社会的00后新职人对于养老所需的预期储备数额较为乐观,56%表示攒够100万即可“无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商业快讯

前程无忧《调研》显示:超三分之一受访职场人已开始养老规划

2023-04-12 14:19:08   今报在线

“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及延迟退休的势在必行,让“养老和退休”成为各年龄段职场人群都需要关注和提早规划的课题。作为雇主的企业层面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为员工谋取相关福利举措,使之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

日,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23职场人养老规划调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职场白领对“养老”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旨在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广大职场人和雇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未来”做好准备。

参与调研的人群年龄段主要于90后(49.7%)和80后(30.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1.2%。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

六成受访者认同“养老要趁早”,储备财富被认为是最稳妥养老方式

养老意识决定了下一步养老行为规划,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26.7%已经配置相关产品。17%觉得养老虽重要,但是还早,暂时不考虑;10.3%表示“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尚未付诸实践;也有8%的人处于消极状态,表示自顾不暇,很难顾及养老问题。

养老方式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规划,本次问卷中询问了受访者认为最为可靠的养老方式。调研发现,提前进行自我储备是大多数选择的最为可靠方式,占比67.7%;选择“依靠政府退休金”和“继续工作”的占比分别达14.7%和14.6%;还有3%选择依靠子女。可见,职场人的养老意识在提升,并逐步将养老规划纳入投资计划。

据调研,受访者养老投资偏好最多的依然是储蓄存款,占比达60%;其次,选择购买健康险(含重疾险、医疗险等)和银行理财的占比分别达48.3%和43%。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投资不同种类的养老产品,如养老基金(26%)、商业养老保险(24.7%)、终身寿险等分红返还类产品(10%),但仍有7%的人尚未进行任何养老储备。

企业年金渐成留住员工手段,个人养老金账户悄然起步

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保障计划构成;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人群中,八成受访者已配置基本养老保险,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年来养老金第二支柱规模覆盖率稳步提升,企业/职业年金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调研称,30.7%的受访者所在单位为员工提供了企业/职业年金。得益于业务稳定,央企和国企采纳企业年金计划的比例更高(53.7%),其次是外企(34.5%)和政府机构(31.6%)。此外,一部分社会责任感高的大型私企也愿意利用年金来留住人才。

2023年,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落地见效,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截至2022年末,已有2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调研进一步分析开通账户原因,44.7%的受访者将其当作一种理财投资。30-50万和50-70万区间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占比分别为37.8%和45.5%,高于其他群体。10万及以下和10-30万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强制养老储备的占比分别为42.8%和49%。

“养老无忧”这件事:00后最乐观,超半数表示100万足以退休

关于职场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养老金不足、生活质量下降(67%),“生活无忧”的安全感成为最基本的心理保障,。分别有59.3%和54.7%的受访职场人忧心于医疗保健问题以及老年照护问题。其次,娱乐社交生活匮乏(36%)、缺乏亲友子女陪伴(33.3%)等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超四成受访职场人愿意存下年收入的10%-20%用于养老、退休、买房等“未来事宜”。此外,36.7%的受访者除了支付衣食住行等固定开销,用于储备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总收入的10%以内。愿意拿出20%以上作为自己“退休专属钱包”的人群占比15%,也有4.7%的人选择不投资“未来”。

攒够多少钱才能维持养老生活的体面,人各有异。调研称,半数受访者认为达到退休前日常生活水70%-80%的标准来做财务准备即可。进一步分析年龄差异,相较于其他年龄段,70后养老储备预期超过100万的比例最高(69%),其次是90后和80后。初入社会的00后新职人对于养老所需的预期储备数额较为乐观,56%表示攒够100万即可“无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