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拓斯达:聚焦主业 做行稳致远的“长期主义者”

2023-05-10 15:46:06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2022年,是拓斯达成立的第15年。

从无资金、无技术、无资源的“三无”背景,到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以及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台。15年间,拓斯达步履不停,不断研发新产品以及开拓新赛道。

公司营收从2012年的不足1亿元成长至2022年的49.8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2年的2500万元到2022年的1.60亿元,在过去十年间拓斯达实现飞速发展。

01

组织变革 降本增效

然而,拓斯达越过高山,也曾踩过低谷。

2021年,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9.50%达到了32.93亿元的新高,但拓斯达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利润下滑。新产品线和新赛道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但新产品同样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公司为此增加的成本也大幅攀升。

2021年底,拓斯达管理层调整经营战略,并迅速执行:

对事业部采用独立核算制,每个事业部按照“确保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路。

围绕业务聚焦、组织升级、增质提效三个重心,更加聚焦于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

降本增效后,拓斯达整体组织架构更加扁,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为整个营销端,更专注客户需求;中台为事业部,专注交付;而后台的职能部门作为前台和中台的支撑,更加专注体系建设。基于此,各业务部门在管理上更加高质高效,精细化管理为拓斯达内生创造的效益逐渐凸显,2022年拓斯达期间费用占比较2021年下降6个百分点以上 。

2022年,面对复杂经营环境的情况,拓斯达克服行业及宏观环境不利影响,保持战略定力,实现营收49.84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44.16%,盈利能力较2021年修复明显。

02

聚焦主业 提升盈利能力

2022年,拓斯达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产品业务均实现高速发展,注塑机产品持续优化,实现毛利率提升。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产品家族壮大。2022年,拓斯达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上升15.29%。SCARA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均有多个系列新机型上市并实现量产,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本体出货量超1700台,较去年同期实现超70%增长。这些新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3C、包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电、家用电器等领域。

注塑机及其配套设备

注塑机产品升级逐渐得到下游客户认可。2022年,拓斯达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毛利率35.38%,同比增加5.66个百分点。拓斯达为多个客户提供多款注塑机+机械手+周边辅机配套整体注塑成型方案,TH系列、TM II系列等多类机型同时被应用于生产中,产品竞争力逐渐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拓斯达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48.08%,毛利率26.98%,同比增加9.06个百分点。从其控股子公司埃弗米自身业务来看,2021年营收为1.4亿元,2022年实现同比增长约59%。目前拓斯达子公司埃弗米五轴数控机床在手订单饱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埃弗米在手订单超过1.6亿元。

2022年底拓斯达大岭山智能设备总部基地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二期地块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工业机器人、注塑设备、数控机床相关产能,丰富产品结构,提升拓斯达核心竞争力。

03

技术驱动 智造向前

当下,我国制造业仍有诸多“卡脖子”技术尚未攻克,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因此,拓斯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合计超过4.32亿元,2022年,拓斯达研发人员共有1055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45.63%具体来看:

三大核心底层技术

底层研发领域中,TMCR系列机器人控制器台、TMCP系列注塑机控制器能均得到提升;37KW电液伺服驱动器项目已通过TR4评审,并完成小批量样机生产;视觉系统方面,深度学检测模块取得初步效果,目前在新能源电池软包检测做测试和数据样本收集,有望2023年正式批量推出。

工业机器人方面,产品全面升级,在速度、精度、负载能、使用体验和调试维护方面均做了全面提升,产品系列进一步完善。

注塑机方面,拓斯达实现注塑生产线全自动化升级改造,经过6个多月的使用测试,注塑生产效率提升32%,减少了35%的人工成本,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2%。

数控机床方面,拓斯达持续研发主轴、转台、摆头等核心零部件,持续推出新产品,在民用航空、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通用零件、医疗等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我们即将推出HMU1500卧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可用于加工较大规格叶轮以及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等。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拓斯达拥有已获得授权专利672,其中发明专利88,另有处于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180;各类软件著作权75项。

04

做行稳致远的长期主义者

尽管拓斯达的产品类发展趋势在持续向好,但几条新产品线尚处于孵化和成长阶段,项目类业务占比较大带来的波动影响难免还是会让公司产生短期“阵痛”。2023年一季度拓斯达业绩出现下滑,究其原因,主要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两年新切入了较多锂电、光伏等新领域客户,开拓新客户初期毛利率较低。

目前拓斯达正处于战略执行期,新产品影响力尚小,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等项目类业务作为业务前端及终端,可以与产品类业务之间形成较高的协同。因此,现阶段项目类业务及成熟产品线的输血能力、市场及客户资源的整合、各项业务之间的互相导流对于新产品线的孵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注塑机和数控机床产品线的发展壮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提升,拓斯达的产品类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拓斯达将重点围绕产品升级、降本增效、出海拓展三个方向展开布局,同时结合人才激励、研发升级等举措,积极拥抱新机遇,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2023年,拓斯达迈向第16个年头。拓斯达表示:我们将坚守长期主义,拥抱科技化、智能化的浪潮,不断雕琢产品,希望可以向关注我们的各界朋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拓斯达:聚焦主业 做行稳致远的“长期主义者”

2023-05-10 15:46:06   中国焦点日报网


2022年,是拓斯达成立的第15年。

从无资金、无技术、无资源的“三无”背景,到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以及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台。15年间,拓斯达步履不停,不断研发新产品以及开拓新赛道。

公司营收从2012年的不足1亿元成长至2022年的49.8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2年的2500万元到2022年的1.60亿元,在过去十年间拓斯达实现飞速发展。

01

组织变革 降本增效

然而,拓斯达越过高山,也曾踩过低谷。

2021年,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9.50%达到了32.93亿元的新高,但拓斯达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利润下滑。新产品线和新赛道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但新产品同样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公司为此增加的成本也大幅攀升。

2021年底,拓斯达管理层调整经营战略,并迅速执行:

对事业部采用独立核算制,每个事业部按照“确保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路。

围绕业务聚焦、组织升级、增质提效三个重心,更加聚焦于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

降本增效后,拓斯达整体组织架构更加扁,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为整个营销端,更专注客户需求;中台为事业部,专注交付;而后台的职能部门作为前台和中台的支撑,更加专注体系建设。基于此,各业务部门在管理上更加高质高效,精细化管理为拓斯达内生创造的效益逐渐凸显,2022年拓斯达期间费用占比较2021年下降6个百分点以上 。

2022年,面对复杂经营环境的情况,拓斯达克服行业及宏观环境不利影响,保持战略定力,实现营收49.84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44.16%,盈利能力较2021年修复明显。

02

聚焦主业 提升盈利能力

2022年,拓斯达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产品业务均实现高速发展,注塑机产品持续优化,实现毛利率提升。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产品家族壮大。2022年,拓斯达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上升15.29%。SCARA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均有多个系列新机型上市并实现量产,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本体出货量超1700台,较去年同期实现超70%增长。这些新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3C、包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电、家用电器等领域。

注塑机及其配套设备

注塑机产品升级逐渐得到下游客户认可。2022年,拓斯达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毛利率35.38%,同比增加5.66个百分点。拓斯达为多个客户提供多款注塑机+机械手+周边辅机配套整体注塑成型方案,TH系列、TM II系列等多类机型同时被应用于生产中,产品竞争力逐渐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拓斯达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48.08%,毛利率26.98%,同比增加9.06个百分点。从其控股子公司埃弗米自身业务来看,2021年营收为1.4亿元,2022年实现同比增长约59%。目前拓斯达子公司埃弗米五轴数控机床在手订单饱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埃弗米在手订单超过1.6亿元。

2022年底拓斯达大岭山智能设备总部基地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二期地块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工业机器人、注塑设备、数控机床相关产能,丰富产品结构,提升拓斯达核心竞争力。

03

技术驱动 智造向前

当下,我国制造业仍有诸多“卡脖子”技术尚未攻克,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因此,拓斯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合计超过4.32亿元,2022年,拓斯达研发人员共有1055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45.63%具体来看:

三大核心底层技术

底层研发领域中,TMCR系列机器人控制器台、TMCP系列注塑机控制器能均得到提升;37KW电液伺服驱动器项目已通过TR4评审,并完成小批量样机生产;视觉系统方面,深度学检测模块取得初步效果,目前在新能源电池软包检测做测试和数据样本收集,有望2023年正式批量推出。

工业机器人方面,产品全面升级,在速度、精度、负载能、使用体验和调试维护方面均做了全面提升,产品系列进一步完善。

注塑机方面,拓斯达实现注塑生产线全自动化升级改造,经过6个多月的使用测试,注塑生产效率提升32%,减少了35%的人工成本,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2%。

数控机床方面,拓斯达持续研发主轴、转台、摆头等核心零部件,持续推出新产品,在民用航空、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通用零件、医疗等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我们即将推出HMU1500卧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可用于加工较大规格叶轮以及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等。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拓斯达拥有已获得授权专利672,其中发明专利88,另有处于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180;各类软件著作权75项。

04

做行稳致远的长期主义者

尽管拓斯达的产品类发展趋势在持续向好,但几条新产品线尚处于孵化和成长阶段,项目类业务占比较大带来的波动影响难免还是会让公司产生短期“阵痛”。2023年一季度拓斯达业绩出现下滑,究其原因,主要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两年新切入了较多锂电、光伏等新领域客户,开拓新客户初期毛利率较低。

目前拓斯达正处于战略执行期,新产品影响力尚小,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等项目类业务作为业务前端及终端,可以与产品类业务之间形成较高的协同。因此,现阶段项目类业务及成熟产品线的输血能力、市场及客户资源的整合、各项业务之间的互相导流对于新产品线的孵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注塑机和数控机床产品线的发展壮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提升,拓斯达的产品类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拓斯达将重点围绕产品升级、降本增效、出海拓展三个方向展开布局,同时结合人才激励、研发升级等举措,积极拥抱新机遇,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2023年,拓斯达迈向第16个年头。拓斯达表示:我们将坚守长期主义,拥抱科技化、智能化的浪潮,不断雕琢产品,希望可以向关注我们的各界朋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