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23》报告发布会

2023-05-19 15:26:24       来源:今报在线

5月1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23》报告。自2018年开始,《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报告》已连续发布了六年,动态刻画了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的情况。

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本报告构建了包括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5722个投资者(投资机构和非投资机构)、438所AI大学和307家非大学科研机构、967家产业联盟、在中国境内召开的总计2318场会议、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台的775项相关政策和3507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等在内的中国智能经济样本库。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6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分别为:企业能力方面的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能力、学术生态方面的AI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资本环境方面的融资和投资、国际开放度方面的核心人力资本开放度和技术开放度、链接能力的链接者和政府响应能力的政府响应。在二级指标之下,再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设立相应的24项三级指标。

二、综合排名情况

从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总体评价指数来看,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安徽省、湖南省,评分依次为81.57、73.56、36.09、29.20、28.45、21.37、13.68、13.40、13.19、13.05。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位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福建省、湖北省、陕西省、天津市、重庆市、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属于第二梯队,评分依次是12.67、12.36、10.27、9.80、9.02、8.34、8.17、8.12、6.45、4.76。

从2022年与2023年各省级行政区竞争力综合排名的对比情况来看,排名上升的省份有辽宁省、福建省、天津市、吉林省、河北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其中河北省从2022年的第23名上升至2023年的第19名,福建省从第14名上升至第11名,分别上升了4个和3个位次,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两个地区;排名下降省份有安徽省、重庆市、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重庆市从第11名下降至第15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第20名下降至第25名,是下降位次最多的两个地区。

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位于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分项排名来看,北京市在学术生态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和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三方面均位列全国第一,在企业能力总评分方面排名第二;广东省在企业能力总评分、链接能力总评分和政府响应能力总评分三个分项上拔得头筹,在资本环境总评分与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两方面位列全国第二位,在学术生态总评分方面排名全国第三。上海市在各分项中排名最高的是企业能力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国际开放度总评分,均位列全国第三位;浙江省在政府响应能力总评分位列全国第三,在企业能力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位列全国第四;江苏省拥有较强的学术生态能力、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在这三个分项上均排名全国第二位;山东省在链接能力、企业能力两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

三、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

依据企业能力、学术生态、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排名情况,本报告对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长三角地区总评分106.93分,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京津冀地区总评分97.83分,位列第二;珠三角地区总评分73.56分,位列第三;川渝地区总评分22.70分,位列第四。四大经济圈的综合排名较2022年没有发生变化,区域竞争力格局趋于稳定。

从6项一级指标的评分和排名情况看,长三角地区在政府响应能力、学术生态和链接能力方面均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在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方面均位列第二。为了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众多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依托科研优势和技术优势,纷纷出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方面均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保持了相对优势;学术生态排名第二,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且富有活力;企业能力、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指标则位列四大经济圈的第三位,仍有提升空间。

珠三角地区在企业能力方面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在企业能力上进步显著;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位列第二;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位列第三;在学术生态方面,珠三角地区得分低于京津冀、长三角和川渝地区。可见,学术生态是制约珠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年来正在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其主要优势在于拥有相对较好的学术生态基础(仅次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优于珠三角地区),但在其他领域因起步稍晚而略显不足。与其他三大经济圈相比,川渝经济圈的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要城市竞争力排名

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1]看,深圳市、杭州市和广州市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排名前三,评价指数值分别为84.55、46.88和40.82,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具备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市、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珠海市、西安市和合肥市,得分依次是26.83、20.88、18.48、16.47、13.49、13.02、12.97。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中,4个来自于长三角经济圈,3个来自珠三角经济圈,2个来自于西部地区,1个来自于中部地区。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长沙市、济南市、无锡市、沈阳市、哈尔滨市、长春市、东莞市、佛山市、青岛市以及郑州市。从分布地区看,无锡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东莞市和佛山市位于珠三角经济圈,长沙市与郑州市位于华中地区,沈阳市、哈尔滨市以及长春市位于东北地区,济南市和青岛市位于华北地区。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23》报告发布会

2023-05-19 15:26:24   今报在线


5月1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23》报告。自2018年开始,《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报告》已连续发布了六年,动态刻画了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的情况。

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本报告构建了包括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5722个投资者(投资机构和非投资机构)、438所AI大学和307家非大学科研机构、967家产业联盟、在中国境内召开的总计2318场会议、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台的775项相关政策和3507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等在内的中国智能经济样本库。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6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分别为:企业能力方面的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能力、学术生态方面的AI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资本环境方面的融资和投资、国际开放度方面的核心人力资本开放度和技术开放度、链接能力的链接者和政府响应能力的政府响应。在二级指标之下,再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设立相应的24项三级指标。

二、综合排名情况

从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总体评价指数来看,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安徽省、湖南省,评分依次为81.57、73.56、36.09、29.20、28.45、21.37、13.68、13.40、13.19、13.05。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位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福建省、湖北省、陕西省、天津市、重庆市、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属于第二梯队,评分依次是12.67、12.36、10.27、9.80、9.02、8.34、8.17、8.12、6.45、4.76。

从2022年与2023年各省级行政区竞争力综合排名的对比情况来看,排名上升的省份有辽宁省、福建省、天津市、吉林省、河北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其中河北省从2022年的第23名上升至2023年的第19名,福建省从第14名上升至第11名,分别上升了4个和3个位次,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两个地区;排名下降省份有安徽省、重庆市、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重庆市从第11名下降至第15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第20名下降至第25名,是下降位次最多的两个地区。

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位于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分项排名来看,北京市在学术生态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和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三方面均位列全国第一,在企业能力总评分方面排名第二;广东省在企业能力总评分、链接能力总评分和政府响应能力总评分三个分项上拔得头筹,在资本环境总评分与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两方面位列全国第二位,在学术生态总评分方面排名全国第三。上海市在各分项中排名最高的是企业能力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国际开放度总评分,均位列全国第三位;浙江省在政府响应能力总评分位列全国第三,在企业能力总评分、资本环境总评分、国际开放度总评分位列全国第四;江苏省拥有较强的学术生态能力、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在这三个分项上均排名全国第二位;山东省在链接能力、企业能力两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

三、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

依据企业能力、学术生态、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排名情况,本报告对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长三角地区总评分106.93分,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京津冀地区总评分97.83分,位列第二;珠三角地区总评分73.56分,位列第三;川渝地区总评分22.70分,位列第四。四大经济圈的综合排名较2022年没有发生变化,区域竞争力格局趋于稳定。

从6项一级指标的评分和排名情况看,长三角地区在政府响应能力、学术生态和链接能力方面均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在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方面均位列第二。为了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众多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依托科研优势和技术优势,纷纷出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方面均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保持了相对优势;学术生态排名第二,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且富有活力;企业能力、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指标则位列四大经济圈的第三位,仍有提升空间。

珠三角地区在企业能力方面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在企业能力上进步显著;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位列第二;资本环境和国际开放度位列第三;在学术生态方面,珠三角地区得分低于京津冀、长三角和川渝地区。可见,学术生态是制约珠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年来正在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其主要优势在于拥有相对较好的学术生态基础(仅次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优于珠三角地区),但在其他领域因起步稍晚而略显不足。与其他三大经济圈相比,川渝经济圈的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要城市竞争力排名

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1]看,深圳市、杭州市和广州市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排名前三,评价指数值分别为84.55、46.88和40.82,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具备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市、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珠海市、西安市和合肥市,得分依次是26.83、20.88、18.48、16.47、13.49、13.02、12.97。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中,4个来自于长三角经济圈,3个来自珠三角经济圈,2个来自于西部地区,1个来自于中部地区。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长沙市、济南市、无锡市、沈阳市、哈尔滨市、长春市、东莞市、佛山市、青岛市以及郑州市。从分布地区看,无锡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东莞市和佛山市位于珠三角经济圈,长沙市与郑州市位于华中地区,沈阳市、哈尔滨市以及长春市位于东北地区,济南市和青岛市位于华北地区。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