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退保,本应是消费者保险消费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保单合同一般有犹豫期设置,普遍在10天或15天左右。犹豫期内,消费者可以撤销合同,退回全部保费;犹豫期过后,消费者再想退保,就只能拿回现金价值,在保单前几年,现金价值一般远远低于保费金额。
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却冒充金融机构、保险工作人员等,以“内部资源”等名义,通过电话、网络宣传可办理全额退保。在骗取消费者信任委托后,打着“代理投诉退保”的幌子,用编造事实、提供不实信息等手段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达到退保索取手续费的目的后,又蛊惑消费者“退旧买新”,再次套取保险销售的佣金提成。
新型金融诈骗行为,擦亮双眼需警惕
三年前,高阿姨在退保中介的怂恿下编造理由要求平安保险公司全额退保。近日,高阿姨再次来到公司,称其爱人因脑出血住院,申请办理理赔。但被保人的保单已退保,无法申请理赔。高阿姨后悔莫及,称其被黑产欺骗,不但没有全额平安退保,还被收取了高额中介费,同时个人相关证件及多项个人信息被中介获取,进退两难,最后导致失去保障。
这样的行为,被业内形象地称为“代理退保”黑产。它不同于传统认知上的金融诈骗,属于新型金融诈骗行为,具有构成传统金融诈骗罪的特征,但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与实施手法更隐蔽、更复杂。
代理退保风险多
广大的保险消费者需要明确,“代理退保”行为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失去正常保险保障
保险消费者一旦退保,就丧失了原本的保险保障,尽管之后可以再次投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日后再次投保就可能面临审核时间长、保费上涨等风险。
2. 资金受损
首先,声称可以办理全额退保的机构和个人会向保险消费者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其次,他们还可能会利用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占退保资金等。
3. 个人信息泄露
一般来说,代理退保的个人或机构都会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和证件,这就使得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
怎样避免陷入“代理退保”的圈套?
1. 掌握保险常识,按需购买保险产品。在接受保险代理人的推荐时,消费者应明白保险产品不同于银行理财产品,中途退保会有所损失,切莫因到期收益可观、投保时可获得奖品或现金返利等不实引诱信息而冲动投保。
2. 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保险业务,提高警惕、理性投诉。若有退保需求,均可通过平安保险的服务专线4001666333或95511官方热线等平安退保正规渠道进行免费的咨询反馈。切莫贪图便利听信“代理投诉退保”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