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绿维文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六大手法

2023-06-12 09:55:52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绿维导语: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文化重构、旅游开发、城乡互动的方式,助推乡村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

农文旅怎样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农文旅各自的功能价值,实现“1+1>2”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绿维文旅根据近二十年的项目经验,总结出农文旅融合的六大手法。

1. 非遗古法活态化

把非遗古法打造成金饽饽

伴随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新生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成为了非遗古法获得新生的重要力量源泉。体验经济时代,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已经不是最佳的保护方式,以活态化的方式呈现乡村民间技艺和农业艺术作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特色民俗体验、创意集市、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非遗工坊、非遗研学等都是非遗古法活态化的重要手法,“非遗+旅游”能以那么多种方式打开,一大原因是“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

“近年来,非遗项目与旅游呈现深度融合趋势,具有演艺性和体验性的非遗项目陆续成为乡村发展的亮点,其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的品质、口碑和游客粘性,让旅游成为非遗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林峰表示。

我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自然与人文的地域性差异创造了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历史上,非遗的大众化消费群体非常多,当下则需要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非遗产业化载体日渐丰富多元,各地纷纷部署非遗工坊、非遗聚落、非遗街区、产业园、博物馆、产业基地、文化传习所等建设,让非遗产业开始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相关阅读:

胡和平:描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美丽画卷

非遗之于乡村振兴,意义、趋势、策略!!!

2. 农耕文化体验化

把传承农耕文化包装成产品

游客到乡村主要体验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是应该重点挖掘和开发的内容。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

早期的农业采摘园到农业研学活动、迷你农场、农业主题乐园、主题农庄等都是可以开发的好的产品形式。一些简单有趣的农事活动、DIY手工、农具小模具、农业认养活动、各类小游戏等,才是这些产品的灵魂。如选择一些有趣的农业活动,做好活动组织及安全预案,让游客参与到丰富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从而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稼穑之苦,让游客在趣味的农业劳作中明白一饭一食来之不易,学会尊重劳动、敬畏土地、珍惜粮食。

绿维原创: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耕园效果图

绿维文旅在策划河南的一个项目时,通过收集和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发现伏羲、尧 墨子、张衡、 诸葛亮等历史名人都曾活动在项目地周边,而他们都发明了许多农耕文化器具,于是绿维文旅在项目里策划了一个小型的古代发明乐园,把农耕文化器械进行改造,变成主题公园的游乐产品。

在策划江西的一个项目时,绿维文旅发现宋应星在当地写成《天工开物》,于是项目组将天工开物里的农耕生产器械进行转化,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小型的以农耕天工文化为主题的天工乐园。

绿维原创:昆明世博园农耕乐园效果图

3. 节庆赛事常规化

节庆是吸引消费者最佳方式之一

“村BA”成功“出圈”、泼水节年年吸睛、那达慕大会场场精彩、东北的冬捕节壮观震撼,正是这些代表当地农村特色的农业赛事、节庆,最容易成为当地宣传的活招牌,吸引八方来客。乡村要振兴,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包装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达到宣传品牌、聚客吸金的目。其中,农业嘉年华是比较大众展现形式。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以狂欢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绿维原创:江西恒晖大农业休闲景区嘉年华

农业嘉年华活动一般举办1~2个月, 其中的内容包括特色农产品展销、 精品农业擂台赛、 农业科技展示、创意农业体验、采摘体验、农地音乐节、小火车、碰碰车、穿梭机、农趣活动、乡村大舞台和花车巡游、3D魔幻迷城、埃及探险、5D动感影院、美食、创意手工、特色居住屋等农业体验和娱乐活动。

以农事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农业生产技术、 特色农产品、 农耕活动、 民俗文化等要素的聚集, 以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形成人气吸引, 这有助于地方农耕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

4. 农产品文创化

农创品牌化实现“走出去”

我国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生产不仅是产能不高,更重要的是全国各地农产品种植特色不足,也正因为如此,农业农村部也开始评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地方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

“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 “一村一品”是我国新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

我们希望农业产品文创化包装,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的融合, 能够将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 也可提升农产品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但是首先得保证的是农产品的特色化、产区化,就像是阳澄湖的大闸蟹、五常的大米……当产区成为品牌,产品才真正实现价值升值。这时候的农创才是真正实现了品牌化,才能真正走出去。农产品文创化,才能真正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塑造农业品牌形象。

绿维文旅在江西某艺术农业项目中,以种子为创意出发点,为项目创新设计了“豆子”吉祥物。

1、设计制作思路

创意出发点:种子

创意思路:农业的基础是种子,农业梦的核心是种子成长的梦

创意立意:种子代表着希望与未来,代表着播种与收获

情感转换:种子变豆子

豆子情节:豆与逗谐音,听起来就好玩,有喜感,好传播好互动!

2、吉祥物的人物设定

人数设定:7个

人物关系:7姐弟

人物名称:老大(大力豆);老二(爱豆);老三(圣豆);老四(比较豆);老五(我豆);老六(又豆);老七(有机豆)

5. 场景艺术网红化

农业与艺术结合助推营销

中国的农村是乡土的,是原始的。虽然艺术源于生活,但是也是需要艺术化优化的。改变脏乱差的环境整治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艺术化网红化的场景打造。

中国台湾妖怪村,利用妖怪的传说,打造了无数妖怪相关的场景,成为有名的网红村。现在搜索涂鸦村,无数个村冒出来,也说明涂鸦为乡村打造艺术网红化场景成功,也助力乡村成为网红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当然,一个村成功了,无数个效仿,同质化的涂鸦村未来仍然有很多的问题。

农业和艺术具有天然的渊源。古代的农具、生活用具、祭祀舞蹈、 生产谣谚等,都是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

6. 科技智慧化

利用新型科技提质增效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全息农业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信息化 科技化的发展阶段, 这助推了农耕文化的华丽转身。田园小火车、3D麦田漂流记、VR麦田、机器人麦田守望者、无服务员智能餐厅、高仿真耕作雕塑、食品加工流程、稻田声光电艺术、温室农业、太空农业、立体农业、体感植物等新一代休闲农业产品,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农耕文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绿维文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六大手法

2023-06-12 09:55:52   中国焦点日报网

绿维导语: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文化重构、旅游开发、城乡互动的方式,助推乡村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

农文旅怎样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农文旅各自的功能价值,实现“1+1>2”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绿维文旅根据近二十年的项目经验,总结出农文旅融合的六大手法。

1. 非遗古法活态化

把非遗古法打造成金饽饽

伴随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新生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成为了非遗古法获得新生的重要力量源泉。体验经济时代,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已经不是最佳的保护方式,以活态化的方式呈现乡村民间技艺和农业艺术作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特色民俗体验、创意集市、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非遗工坊、非遗研学等都是非遗古法活态化的重要手法,“非遗+旅游”能以那么多种方式打开,一大原因是“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

“近年来,非遗项目与旅游呈现深度融合趋势,具有演艺性和体验性的非遗项目陆续成为乡村发展的亮点,其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的品质、口碑和游客粘性,让旅游成为非遗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林峰表示。

我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自然与人文的地域性差异创造了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历史上,非遗的大众化消费群体非常多,当下则需要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非遗产业化载体日渐丰富多元,各地纷纷部署非遗工坊、非遗聚落、非遗街区、产业园、博物馆、产业基地、文化传习所等建设,让非遗产业开始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相关阅读:

胡和平:描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美丽画卷

非遗之于乡村振兴,意义、趋势、策略!!!

2. 农耕文化体验化

把传承农耕文化包装成产品

游客到乡村主要体验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是应该重点挖掘和开发的内容。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

早期的农业采摘园到农业研学活动、迷你农场、农业主题乐园、主题农庄等都是可以开发的好的产品形式。一些简单有趣的农事活动、DIY手工、农具小模具、农业认养活动、各类小游戏等,才是这些产品的灵魂。如选择一些有趣的农业活动,做好活动组织及安全预案,让游客参与到丰富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从而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稼穑之苦,让游客在趣味的农业劳作中明白一饭一食来之不易,学会尊重劳动、敬畏土地、珍惜粮食。

绿维原创: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耕园效果图

绿维文旅在策划河南的一个项目时,通过收集和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发现伏羲、尧 墨子、张衡、 诸葛亮等历史名人都曾活动在项目地周边,而他们都发明了许多农耕文化器具,于是绿维文旅在项目里策划了一个小型的古代发明乐园,把农耕文化器械进行改造,变成主题公园的游乐产品。

在策划江西的一个项目时,绿维文旅发现宋应星在当地写成《天工开物》,于是项目组将天工开物里的农耕生产器械进行转化,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小型的以农耕天工文化为主题的天工乐园。

绿维原创:昆明世博园农耕乐园效果图

3. 节庆赛事常规化

节庆是吸引消费者最佳方式之一

“村BA”成功“出圈”、泼水节年年吸睛、那达慕大会场场精彩、东北的冬捕节壮观震撼,正是这些代表当地农村特色的农业赛事、节庆,最容易成为当地宣传的活招牌,吸引八方来客。乡村要振兴,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包装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达到宣传品牌、聚客吸金的目。其中,农业嘉年华是比较大众展现形式。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以狂欢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绿维原创:江西恒晖大农业休闲景区嘉年华

农业嘉年华活动一般举办1~2个月, 其中的内容包括特色农产品展销、 精品农业擂台赛、 农业科技展示、创意农业体验、采摘体验、农地音乐节、小火车、碰碰车、穿梭机、农趣活动、乡村大舞台和花车巡游、3D魔幻迷城、埃及探险、5D动感影院、美食、创意手工、特色居住屋等农业体验和娱乐活动。

以农事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农业生产技术、 特色农产品、 农耕活动、 民俗文化等要素的聚集, 以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形成人气吸引, 这有助于地方农耕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

4. 农产品文创化

农创品牌化实现“走出去”

我国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生产不仅是产能不高,更重要的是全国各地农产品种植特色不足,也正因为如此,农业农村部也开始评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地方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

“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 “一村一品”是我国新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

我们希望农业产品文创化包装,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的融合, 能够将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 也可提升农产品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但是首先得保证的是农产品的特色化、产区化,就像是阳澄湖的大闸蟹、五常的大米……当产区成为品牌,产品才真正实现价值升值。这时候的农创才是真正实现了品牌化,才能真正走出去。农产品文创化,才能真正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塑造农业品牌形象。

绿维文旅在江西某艺术农业项目中,以种子为创意出发点,为项目创新设计了“豆子”吉祥物。

1、设计制作思路

创意出发点:种子

创意思路:农业的基础是种子,农业梦的核心是种子成长的梦

创意立意:种子代表着希望与未来,代表着播种与收获

情感转换:种子变豆子

豆子情节:豆与逗谐音,听起来就好玩,有喜感,好传播好互动!

2、吉祥物的人物设定

人数设定:7个

人物关系:7姐弟

人物名称:老大(大力豆);老二(爱豆);老三(圣豆);老四(比较豆);老五(我豆);老六(又豆);老七(有机豆)

5. 场景艺术网红化

农业与艺术结合助推营销

中国的农村是乡土的,是原始的。虽然艺术源于生活,但是也是需要艺术化优化的。改变脏乱差的环境整治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艺术化网红化的场景打造。

中国台湾妖怪村,利用妖怪的传说,打造了无数妖怪相关的场景,成为有名的网红村。现在搜索涂鸦村,无数个村冒出来,也说明涂鸦为乡村打造艺术网红化场景成功,也助力乡村成为网红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当然,一个村成功了,无数个效仿,同质化的涂鸦村未来仍然有很多的问题。

农业和艺术具有天然的渊源。古代的农具、生活用具、祭祀舞蹈、 生产谣谚等,都是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

6. 科技智慧化

利用新型科技提质增效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全息农业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信息化 科技化的发展阶段, 这助推了农耕文化的华丽转身。田园小火车、3D麦田漂流记、VR麦田、机器人麦田守望者、无服务员智能餐厅、高仿真耕作雕塑、食品加工流程、稻田声光电艺术、温室农业、太空农业、立体农业、体感植物等新一代休闲农业产品,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农耕文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