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碑帖 造诣超群——观頡林先生之作有感
在当下中国书坛艺术界内,頡林先生本人无疑是有着很高的艺术盛誉,而能够让他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也并不仅仅只是在于其书法造诣的深厚功底,风骨独树的文人精神和学养品修,同样也更是他树立翰墨典范的两个重要基础所在!当然,这一切的基础也都并非是空穴来风,毕竟科班出身的他早就已是有经历了极其长远的磨炼历途,以至于在后来的艺术道路上,頡林先生还能先后够肩负起诸多艺术机构内的领导职务,而这些独特的个人经历,也无疑都是有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十分坚实的背景底蕴和文化支撑!
行草书法的创作难度,就是在于对笔法的掌控性,毕竟相对于楷法一板一眼,行草的笔墨挥毫空间是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境地,倘若过于纵意,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倘若归于规矩,则又会显得匠俗,故其中要点,是需要书法家自己去体悟,拿捏恰当,方可入臻。另有一点,行草创作的一切基础,也都是要建立在深厚的笔墨功底之上,否则一切皆为空谈罢了!而作为一名实力派书法大家,頡林先生的技法功底自然是无需多言,所以无论是在行草的笔墨挥毫上也好,还是在书风逸气的抒发上也罢,他都是能够将帖法神韵展现的淋漓尽致,由此所书行草众幅,用笔是能在纵意中见力透纸背,用墨是能在浓厚中变化自然,笔笔线条,时而似散还连,时而似连尤断,竖如壮士之拔剑,横入千里之阵云,纵览之余,真可谓是有化先贤余韵于毫端也,一点一画,结字峻秀,沉着痛快,可以畅神!
魏碑风骨,是为翰墨艺术的一大精髓所在!然当下艺界书家,却多是倾向于一种“展览式”的作品书风,只为博人眼球,而对此魏碑风骨却是少有见地,甚至是不屑一顾,即便是有,也是可以描摹的匠俗之作,实难堪魏碑风骨之高誉也。但从今日頡林先生的魏碑书法作品中来看,其作却是完全可堪正本清源!不同于生硬的临摹搬照,更不是刻意的造作矫饰,而是取法落墨不离其宗,但却又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是惟在活而已矣!其魏碑书法,用笔时以逆锋涩进,时以切锋直入,只为求其雄峻之势,捺画中具锋芒,沉凝处见骨肉,碑法之质,已然是有被其书写得十分古朴,不取媚,不轻滑,此乃威仪神采也!正如唐代张怀灌先贤所言,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今頡林先生即当属于前者之列!
交融碑帖,造诣超群。有道是,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而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理解,也无非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对頡林先生的作品来说,一千个观赏者也可能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创作看法和理解感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頡林先生的书法作品确是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优秀的典范意义和文化价值,既是来自于取法的风格,也更是来源于精湛的技艺,功修至极,为之敬佩!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桑干 2023年7月14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