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酒店业已经进入四大化发展阶段,分别是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国际化。民族品牌兴起,连锁品牌逐步增多并在规模和管理能力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一二线城市的高度城市化,也促成了一二线城市传统行业的相对饱和。以酒店行业为例,《2022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中提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酒店数量为1.8万家,连锁化率为49.58%,副省级城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及省会城市的酒店数量为7.3万家,连锁化率为40.81%,其他城市的酒店数量为16.1万家,连锁化率为29.89%。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连锁化市场接近饱和,而在三四线城市,经济酒店的市场还是刚需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才刚刚显露,未来几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数字化驱动的连锁化管理模式也是未来的趋势。
文旅部发布报告指出,科技的发展对酒店设计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促进酒店内一些新的变革,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趋势。后疫情时代,中国酒店业将在2020-2027年期间以12.4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长期看,随着消费升级,具有品牌知名度、融资能力强的连锁酒店将更具有竞争力。
放眼未来,特许经营模式已然成为行业新风口,2023年第一季度,华住集团新开店262家,其中260家为加盟酒店;首旅新开店210家,其中加盟店207家;国内最大的酒店集团锦江也在季报中披露23Q1新开业酒店数量为195家,净增开业酒店111家,其中加盟酒店增加120家,直营酒店则减少了9家。此外各大集团年报数据显示,加盟酒店在收入贡献中占比逐年上升,该模式也已成为国内头部酒店集团的主要扩张途径。提高连锁化率,向轻资产、重运营的路线转型,已是行业共识。
东呈集团一直注重内部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酒店服务团队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优质的服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服务方案也更注重精细化、人性化,互动化的酒店设施和个性化的房间服务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便捷程度和满意度。
从市场反应看,打造更具特色与设计感、更能引起精神共鸣、更高性价比、更能满足多元需求的酒店产品及服务,已是老店焕新、新品牌打响名号的必经之路。连锁化趋势下,一方面可以通过集团化的专业管理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集团优势下的数字化技术亦在驱动连锁化管理模式不断精进迭代,推动产业加速变革与升级。
当前的商业环境,连锁酒店优势凸显受到投资人的普遍认可,连锁酒店统一的管理运作体系可以为加盟酒店提供更高的知名度、稳定的客源、合格的人才资源以及稳定的运作保障,这也成为行业企业“稳业绩”的定心丸。
以东呈集团为例,多年来深耕酒店行业,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成熟的商业模式,疫情期间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招股书显示,东呈集团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8.19亿元、10.43亿元和9.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1.03亿元和1.41亿元。2020年期初至2022年期末,东呈签约加盟酒店总数从2411家增至3268家,增长35.55%,开业酒店数量从1581家增长至2327家,增长47.19%。
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提高,2020年至2022年依次为:31%、35%和39%。然而,相比发达国家60%以上的连锁化率,我国酒店连锁化进程仍有很大空间。
另一方面,酒店市场全面复苏确定性增强。今年以来,居民出游热情高涨,消费逐渐回暖,带动酒店业绩进一步修复。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通过该平台搜索“酒店预订”的数量较去年增长6倍,酒店消费支出增长8成,酒旅复苏打响第一枪,多家头部酒店春节期间取得了亮眼成绩,华住、锦江、格林、首旅等连锁酒店集团的RevPAR普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随后,五一假期出行需求再次井喷,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五一”期间连锁酒店龙头RevPAR较2019年普遍录得130%-140%的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连锁化和品牌化的趋势叠加疫情下的供给端结构性调整,将使得疫情后头部连锁酒店集团的规模扩张速度维持高位。随着商旅及休闲出行需求持续释放,我国酒旅业务复苏趋势明确,随着暑期降至,整个酒店市场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