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近日,记者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领导就31条意见给出了明确解读,特别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始终坚持深耕“实业报国、实干兴邦”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记者特别走访了我国民营钢铁行业的知名企业、河北毕氏实业集团公司,并对毕氏集团二十五年的发展成就进行了深度采访。
记者走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眼望“头顶蓝天白云、四周绿树合围、场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河北毕氏实业集团总部。在沉稳敦厚的外表下,蕴含着一股绵延不绝的强大力量。
据记者了解,河北毕氏集团通过25年的艰苦创业,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壮大,从一家煤矸石发电厂,扩张为下设唐山经安钢铁集团、青龙安胜矿业集团、秦皇岛绿电集团、河北毕氏农业集团、奈曼镍金集团五个集团公司。拥有44家下属企业,集能源、冶金、矿山、房地产、物流贸易、现代农业、生物科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年产钢500万吨,炼焦300万吨,年选铁精粉300万吨,环保利废年发电量15亿度。拥有总资产超500亿元,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员工队伍也从最初的120人增加到今天的2万多人,事业发展如日中天。
凭借庞大的产业规模、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富于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河北毕氏实业集团创造了非凡的商业价值,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为中国民营企业树立了“实业报国、实干兴邦”的成功典范!
岁月见证成长,格局决定未来。作为一家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毕氏实业集团从创办第一天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毕氏集团的创业起点,是已经倒闭的钱家营煤矸石发电厂,也就是如今总投资45亿元、年产钢188万吨、年产值70.4亿元、位于唐山市丰南区的经安钢铁集团公司的前身。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为民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1997年,出身红色世家的毕氏集团董事局主席毕经安,已经是一位屡立军功、事业有成的军人。然而,面对时代使命的召唤,毕经安毅然告别军旅生涯、投身商海。
下海后,毕经安瞄准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位于唐山老家的钱家营煤矸石发电厂。和当时很多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一样,这家发电厂由于机制僵化、运行低效,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陷入了生存危机。针对企业状况,毕经安组建了全新的经营团队,针对企业存在的病根,实施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在消减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两条战线上,实施了市场化的大胆创举,500多人的员工队伍,按岗定编,最终缩减为120人;每吨2300多元的原料采购价,通过扩大供应商范围,很快就压到了1800元以下,仅此两项,就将生产成本消减了一大半。而且,在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时,毕经安敏锐地意识到,原厂采用的湿除灰工艺,既浪费水资源,浪费成本的同时还造成水污染;毕经安立即拍板,着手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节水又环保的干除灰工艺,开创了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经过全新思路的调整实施,使这家倒闭的发电厂恢复了活力,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创收1000多万元,新的经营模式也使企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当时,唐山地区大力发展钢铁冶炼产业,增大了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自1998年至2003年期间,毕氏集团不断加速企业的快速布局。1998年,兴办了50万吨的洗煤厂和10万吨的北阳焦化厂,双双获得成功。1999年,他们又将已经倒闭的山西古交钢厂收入麾下,投入重金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得以重获新生。2000年,兴建了栗源钢厂和北阳钢厂。2003年,创建了年产120万吨的内蒙古蒙丰特钢厂,并于同年创建了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民营矿山企业、安胜矿业公司。与此同时,企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充实壮大,拓展事业版图。2006年6月,合资兴建了唐山国义特钢有限公司和配套年产200万吨的焦化厂,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合理的产业布局,使集团各个板块之间紧密衔接、相互贯通,实现了电、焦、钢循环配套生产。2007年,一个集发电、炼焦、采矿、炼铁、炼钢、轧钢、制氧、煤气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崛起在冀东大地,成为国内能源和钢铁领域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民营企业生力军。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2001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新成员,此后,我国迅速发展为制造业大国,以“世界工厂”著称于世,制造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极其旺盛,钢铁市场火爆,毕氏集团搭上了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收获满满。2009年,毕氏集团组建了安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投资20亿元在香港和新加坡成立了分公司。
市场如潮水,起伏不定,变化万千。随着国门大开,国外廉价铁矿石的大量涌入,当时,国内矿山市场走向低迷,河北省青龙县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此时却无人问津。然而,毕经安却从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潮流之中,看到了铁矿资源的未来价值。
2002年冬,应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诚恳邀请,毕氏团队多次去青龙考察铁矿资源,并于2003年创立了安胜矿业有限公司,通过矿业权市场依法获得铁矿石的开采权,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自此,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民营矿山企业、安胜矿业集团诞生。
安胜矿业成立以来,先后建设2座铁选厂,尾矿库两座,一座自采矿山,年产1100万吨砂石骨料厂一座,总投资达22.6亿多元,铁选厂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铁精粉450万吨,成为一家采、选、球团配套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矿区面积20平方公里,探明铁矿石储量为2.3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资源价值近200亿元。
为落实“两山理念”,企业总计投资4100万元,对矿区采过的区域边坡进行覆土绿化,让山体披上新绿,修复土地面积1000多亩,为建设绿色矿山打好基础。
如今,安胜矿业集团已经成为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秦皇岛市重点企业、青龙满族自治县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使毕氏集团和青龙县的父老乡亲,共同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止,创业的征程永不停息。2016年2月,位于葫芦岛市八家子经济开发区的正源矿业成立,公司位于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的葫芦岛市建昌县八家子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2.56亿元,占地150亩,建设2条全自动化控制、能耗低、石灰活性高等特点的麦尔兹双膛竖窑活性石灰生产线,一期工程两条生产线建设于2017年3月开工,2018年8月开始点火生产。实现了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1.4亿元。
2017年4月,毕氏实业集团内蒙古(奈曼)经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毕氏人再度出发,在塞外草原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创业历程,产业局延伸进入了有色金属深加工的全新领域。这项占地9000亩、总投资180亿元的大型工程,总计建设18条镍铁、12条硅锰和6条高碳铬铁生产线,集镍铁合金、硅锰合金、高碳铬铁合金、不锈钢冶炼、不锈钢热轧、酸洗、冷轧及不锈钢深加工于一体、以镍基新材料为主的全产业链钢铁生产企业,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城”。其中,不锈钢炼钢连铸项目及轧钢项目,可年产不锈钢卷材130万吨。建设年产2.6万吨铸造、机械加工、15万吨钢结构制造项目,年产20.4万吨冶金石灰项目也在建设之中。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
着眼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多年来,毕氏集团始终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新能源绿电产业,推进实施绿电替代项目,努力建设新型智能环保企业。绿电年供应可达55亿千瓦时,占公司全年总用电量52.4%,直接抵顶能耗168万吨标准煤。
集团旗下的奈曼奈曼镍金集团投资1.25亿元,建设6兆瓦光伏,18兆瓦风电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光伏围墙;投资21亿元,建设400兆瓦源网荷储项目,包括250兆瓦风电、150兆瓦光伏、60兆瓦储能。绿电年供应可达55亿千瓦时左右,占公司全年总用电量52.4%,直接抵顶能耗168万吨标准煤。集团旗下的秦皇岛绿电集团公司,以青龙县为中心,辐射秦皇岛等周边地区,开发利用当地风电、光电资源,大力发展绿电制氢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短流程冶金产业。毕氏集团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在生态文明的感召下,毕氏集团不断涉足新领域,在新能源、观光农业、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海洋牧场、开发再生资源产品等产业板块上倾注资本和心力,给这个传统的资源型企业植入了更具生命力的绿色基因。成立于2023年3月的河北毕氏农业集团,聚焦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农产品电商、进出口贸易等核心产业;致力于农产品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投资4000万元,在河北省滦南县、青龙县、内蒙古奈曼旗三地建有农产品冷藏保鲜基地,冷库总库容11.2万立方,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在滦南县谋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占地8000多亩,逐步打造华北地区一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此外,在滦南县西南部海域投资5.8亿元建设海洋牧场,利用1700公顷海域进行参贝类开放式底播增殖;建设300公顷的人工鱼礁核心区,投放人工构件鱼礁36万空立方;配套建设休闲观光渔业码头一座。该项目的实施,可使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提高渔场的资源量,有效恢复海区种群数量,提升当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还配套了休闲观光渔业码头建设项目,依托海洋牧场发展“海上体验捕捞、海洋观光”等海洋文旅活动,科普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促进滦南沿海地区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开发再生资源产品也是毕氏集团着力推动的新型创业版块之一,成立于2017年的唐山进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合理利用“农林三剩物”开发再生资源产品,生产高品质木炭、木醋液、木燃气等产品;先后研发出水溶肥、腐植酸高钾肥等,并在滦南、乐亭等种植基地试验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农户们广泛认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毕氏集团还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热心捐资助教、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展现出一个成功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2010年,捐资3500万元,为家乡兴建经安中学,并拿出500万元创立“经安教育基金”,13年来,已累计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捐资1亿多元。为助力国防教育人才的培养,捐资2亿元兴建了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研楼。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毕氏集团投资1亿多元兴建秦皇岛市青龙县花厂峪村抗日纪念馆,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铭记英烈的丰功伟绩。2014年3月,毕氏集团向清华大学捐款1亿元人民币,为此,清华大学授予毕经安主席清华大学名誉校董,并颁发荣誉聘书和捐赠纪念牌“功存教育 义声长孚”予以褒奖。多年来,毕氏集团还总计帮助七省市贫困学生500余人,累计向社会捐款已达6亿多元,用于国防、教育、民生等领域。
25年峥嵘岁月,毕氏集团历经风雨磨砺、市场浮沉,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二十五年峥嵘岁月,毕氏人走过了创业的艰辛坎坷,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
二十五年攻坚克难,毕氏人不敢懈怠;二十五年风雨兼程,毕氏人奉献了家国情怀,创造了民营钢铁行业高速扩张、积极进取的毕氏传奇,谱写了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全新篇章!(记者 杨杰 蒋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