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老龄社会。随着老龄化的持续深化,养老已不再仅仅是老年人需要面对的问题。青年人既要承担父母的养老责任,又将面临自身未来养老压力,责任与负担渐重,“养老要趁早”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共识。
这届年轻人的养老意识不可谓不超前,但为此付出的实际行动或许并不充足。据上投摩根基金与蚂蚁理财智库联合发布的《2022当代青年养老规划调查图鉴》显示,尽管有90.3%的受访青年认同养老准备越早越好,但仅有16.6%的人已在配置相关资产。如何进行养老规划?如何进行养老资金储备?如何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机构?从焦虑到行动,年轻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养老焦虑和难题,保险业正积极发挥作用。国内领先的保险公司一直在养老领域不断探索和布局,而以保险为核心,结合居家养老的模式正逐渐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内头部险企布局来看,中国平安将养老服务、保险业务以及外延业务相契合,成功推动建设养老生态圈,并获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中国年轻人的养老焦虑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风华正茂之际,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养老安排。
这一变化可以在清华大学与腾讯共同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得到佐证:数据显示,超过70%的90后已经开始思索养老问题,而80后和70后对于养老的需求则显得更加急切,比例分别高达80%和85%。
而一项由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进行的调查显示,近70%的受访者表达出不同程度的养老担忧,其中90后的“养老焦虑”甚至超过了70后和80后。
这种迫切焦虑非没有道理,父母养老情况引起了青壮年的深刻反思,双重养老压力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明显,年轻人正身处于一个“夹心饼干”的现实境地:一方面,他们的父母逐渐步入晚年,但却对市面上的养老服务知之甚少,不知如何寻求所需的信息和支援。另一方面,父母养老的影响下,年轻人深切认识到养老规划的必要性,但却常常因缺乏明晰的计划而陷入迷茫。
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常务理事乌丹星认为,当代年轻人至少要提前30年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准备。首先,要具备收入规划的认知;其次,通过观察父母一辈的养老或参加志愿活动,真实地了解变老是怎么回事。
时代的养老意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不再局限于老年时才开始考虑养老问题,年轻人们正以积极的态度,早早思考并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然而,尽管焦虑以及需求迫切,但是居民养老金规划和投资管理意识明显有所不足,养老金融教育存在显著死角。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框架。但据麦肯锡报告此前调研数据,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80%,但是实际购买率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偏差可谓巨大。
从细分情况来看,超过九成表示当前养老储备“未达预期”的受访者中,除了“缺乏紧迫感”外,“精力与资金不足”(例如“支出压力大,没有多余资金做养老储备”、“工作太忙,没有多余精力考虑退休后的事情”),以及“需要专业支持”(例如“没有清晰渠道可以做养老储备投资”、“缺乏专业的养老/退休规划师来帮我一起完成”),也是居民在做养老储备时遇到的两大挑战。
资金储备和服务是主要难题
中国人养老有自身的特色问题,也有共性问题。
老龄化的社会加速,以及青年人养老理念的转变,都对我国“9073”养老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更多的要求。“9073”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可以看出,“故土难离”的观念影响下,居家养老占据了绝对比重,但问题在于,从家庭环境的硬件设施到各类服务,往往都难以满足养老多方面的需求。
此外,共性问题方面,则为养老金多少合适。在讨论怎么才能体面养老的时候,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养老金。此前,上海一对80后夫妻在社交媒体称存款到300万元决定双双退休,引发广大网友对准备多少钱才能退休养老的热议。
养老储备到底需要多少才够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每个不同的家庭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的意外性支出,退休之前需要储蓄多少。而需要储蓄多少,又和投资和储蓄方式有关系。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方面,大体上可按照现在国际上通行的“70-80原则”,即退休以后用于日常生活需要的收入,能够达到退休前日常生活水平的70%-80%标准来做退休财务准备。
有保险业内专家表示,一般养老金的替代率在70%-80%,世界银行的建议是不低于70%,否则生活品质将会下降。“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从70%迅速下降到45%。假如单纯依靠养老金来养老,退休以后的收入相比之前会有很大的下降。”
在我国,随着老龄化发展趋势明显,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个人规划养老储备,除了第一支柱的国家养老保险之外,也应及早规划二三支柱养老金。但由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人群较小,包括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成为个人利用金融手段增加养老保障供给的有效形式,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的配置越发重要。
《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居民退休财务准备方式上,未退休受访者中有43%的人购买了商业保险,在已退休受访者中有40%的人购买了商业保险,且商业保险已经超过银行储蓄,成为了除社会保险外最主要的退休准备方式。从产品层面来看,商业保险具有保证收益、长期锁息、多样化领取、附加保障及康养服务等独特优势,满足了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退休准备需求,比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银行储蓄更具有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已退休人群还是未退休人群,寿险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保险品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购买过寿险。其次受欢迎的是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险,42%的未退休者和34%的已退休者购买过商业养老保险,36%的未退休者和27%的已退休者购买过健康/医疗/重疾险。
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或为良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意味着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不仅要养老,更要享老。国民对养老的重视,也对"9073"养老模式提出了更大挑战:居家养老占据了绝对比重,但家庭环境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普遍缺乏适老化改造升级,难以满足养老对安全、健康、便利等多方面的需求。
而保险业参与养老事业,可以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商业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有效促进养老健康业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更适合中国特色养老?在险企业务生态结合国民需求情况下,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或许将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良方。
从大型险企的业务形态来看,旗下通常包含多个板块,保险、养老金管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之间可形成“生态圈”的布局,用保险和养老金管理解决养老资金支付问题,用养老社区及其他养老服务满足养老需求,而用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来解决“长寿时代”下的健康问题。
其中,保险发挥支付功能。对青壮年来讲,通过现在配置养老年金等保险产品,提前储蓄,在需要养老时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有备无患。
同时,叠加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养老,符合中国人养老习惯。此外,这种养老模式服务多、服务精,覆盖场景广泛,除了关注护理、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还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娱乐生活。
保险方面,国内头部险企平安深耕领域多年。而在养老服务方面,实际上,平安也早在2022年3月便率先探索,推出了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针对企业提供的养老服务体系,能不能真正帮助大家舒心、放心养老的行业痛点,平安依托自身在金融、医疗和科技领域的优势资源,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打造“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一站式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
第一,为老人提供覆盖全场景的舒适起居、专业医护以及精彩文娱等服务,打造省心体验,让老人舒心;第二,打造360度智能守护体系,通过智能守护设备,结合自建的科技平台,实现及时响应。必要时通知紧急联系人、医生介入,避免损失扩大,让子女放心。第三,通过专业专家团队和管家平台,为每一位老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实现管家专心。
目前看,平安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满足客户对品质居家养老的需求,帮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而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推出的该服务已覆盖47个城市,超6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超1万名客户开启居家养老服务体验。平安居家养老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平安聚焦三位一体管家及尖刀服务升级,完善“到店、到线、到家”的服务体系,打造人机结合的主动式服务;首创“3+3”关爱体系:子女、代理人共同参与老人养老生活,三位一体管家服务更贴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及需求,打造医、住、护、乐四大核心服务生态。
业内指出,未来,以“保险+综合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越发明显,行业护城河将不断加深,并有望站上“银发经济”发展的新风口。而平安等头部险企依托集团优势构建的保险+养老+健康业务闭环,将在未来养老金融产业占据显著的优势。
【重要提示】:
本文章所涉及的居家养老服务由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健康”)及/或具有经营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其中付费服务客户可按需自主选购。公司有权根据客户需求及公司规划、市场环境等因素,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权益内容及使用规则等相应予以调整;各地区提供的服务事项存在或可能存在差异,合作方平安健康及其服务商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可能有调整,具体请以平安养老管家服务号/小程序最新信息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