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稳步推进实现,作为“健康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健康企业”建设、释放职场活力成为企业主关注的焦点。
近日,第八届华东健康管理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郭清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黄钢教授、前任主任委员鲍勇教授、候任主任委员罗力教授健康管理学届的超百余位知名专家,集中展示和交流健康管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现场,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在大会主论坛携手上海健康医学院企业健康管理研究团队发布了企业健康指数的案例研究。与此同时,在由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办、平安健康险承办的“企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分论坛上,来自学界、医院、机构、保险各方共话“健康企业”建设。
企业健康指数助力企业运营提质增效
健康企业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在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抓好企业这个环节,职业人群将得到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本次平安健康保险在第八届华东健康管理大会主论坛上发布的案例研究成果,是继公司发布《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2022》之后,研究人员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样本企业的评估数据、员工日常健康促进行为数据、企业理赔数据等方面建模监测,结合行业数据和理赔数据反向推算,证实企业健康指数预测了企业的健康风险因子,与企业员工实际理赔数据和经验相吻合。
研究提炼出“446定律”,在16项健康维度中,有4项不良生活习惯风险,即吸烟、不平衡的膳食结构、缺乏运动以及过量饮酒,会增加4种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些疾病在中国是近60%的死亡病因。基于案例研究,课题组建议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透析员工健康趋势,改善职场健康策略、追踪项目进展、识别不足之处;企业可以基于员工的生活习惯,针对健康风险敞口设计职场健康管理项目;同时将健康奖励融入健康管理项目中,让员工接受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近年来,平安健康险设计并推广了一套科学的企业健康评估体系,即企业健康指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福利预算投入后的健康提升情况及潜在风险敞口,并对所有企业免费开放。同时,平安健康险推出全方位的健管服务产品"活力Go",通过线上健康评估,为企业员工设置动态健康目标,完成健康任务即可获得相应奖励,从而有效提升员工健康状况,降低企业在保险、员工疾病等方面的支出和负担。
保险+服务助力健康企业建设
健康企业的建设离不开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相结合,共同为国民健康服务,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平安健康险创新七步走“保险+服务”方案,从健步乐跑、专业筛查、检后早诊早治、慢病管理、医疗保险保障、便民就医,到专家绿通,实现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到健康促进的“四位一体”的健康企业建设。
在分论坛现场,平安健康险医健运营中心总经理林晟分享了企业健康建设的新共识和新趋势。林晟表示,未来企业健康策略将日趋全面系统化、健康管理项目会兼顾全面健康与精准防护、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形式会更敏捷应变、健康意识也会大幅提升。目前,依托一体化科研平台驱动技术创新,平安健康险已经构筑起中国特色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圈,通过“平安乐健康”全程诊疗陪伴专业服务提升服务广度;通过企业健康指数,了解员工福利预算投入后的健康提升情况及潜在风险敞口;通过平安健康险数智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健康、亚健康、慢病、疾病四大客群。
南非Discovery保险大中华区总裁David Ferreira带来了国际视角和国外市场经验的分享。David Ferreira表示,健康管理已颠覆传统保险,健康管理与保险的整合是共享价值模型的关键。在过往的实践中,健康管理已被证实可为所有人创造价值,保司应当与雇主合作一同赋能员工。
分论坛上,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黄钢,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玉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教授等来自健康界的学术研究者、行业实践者、关联产业链、独立观察者,通过现场或线上探讨,进行了深度观点碰撞。
近年来,《关于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支持文件相继出台。国家鼓励健康险公司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健康保障的职能,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应急体系下的健康服务,提供重要的补偿机制。
平安健康保险总经理朱勇表示,构建促进健康企业、提升职工健康水平的治理体系,是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中又一价值体现,平安健康险将致力于挖掘客户痛点,寻求保险行业新发展机遇,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助力共建“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