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西农学子千里奔赴大别山,访茶市茶园茶企研茶艺茶技

2023-09-12 17:28:58       来源:太阳信息网

“你们来到大别山腹地调研实践,既带来了西农的新知识与新科技,又在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茶农茶企讨经验、学土方法,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青年始终要听党话、跟党走。岳西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不要忘了去红色遗址参观学习。” 8月9日上午,岳西团县委接待了从千里之外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奔赴而来的学子,对学子们深入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这样的肯定与叮嘱,鼓励他们在基层一线多角度、多层次调研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本领,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image.png

图为岳西团县委与西农调研团队座谈

调研伊始,西农学子先来到岳西茶叶一条街——金翠兰广场,大大小小的茶庄集中于此,最富盛名的茶叶大市场就位于广场正中央。团队成员走访了不同类型的店铺,涵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自营门面店等类型。走访了解到,岳西成规模的大茶园较少,多为一家一户种植,采摘后售卖鲜叶、自行炒制或送往加工厂加工后自行售卖。成规模的茶园分为传统种植茶园和有机绿色茶园,拥有物联网的智慧茶园仅有罗源场和雨思忆两家。岳西县是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唯一纯山区县,茶园零散分布在各个山头、山坡和山脚,不具备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条件,这与短缺的劳动力构成了更大的难题与矛盾。尤其在每年采摘季,劳动力用工缺口极大,且绝大部分劳动力均为中老年人。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采访罗源场负责人

8月9日下午,在有着四十余年茶叶育苗、种植、炒制和经营经验的徐义炉大师傅的带领下,西农学子们爬到海拔约990米的徐龙茶场现场学习。由于海拔较高,山顶云雾弥漫,正午后阳光透射下来,茶园中传来一阵阵清香,这里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据了解,茶园大部分为老的群体种茶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栽种,由于是有性生殖繁育的茶苗,茶园中经常可见形态各异的茶树,这在其他茶园是不多见的。由于交通不便,茶农常常在山上一呆就是一整天,中午在地里凑合着吃一顿。茶园交通是目前迫切需求解决的一个方面。“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尤其适用于高山茶园,单轨运输车在这类茶园也很有应用价值。同时,高山茶园气温偏低,开采时间通常会退后一周不等,错过了茶叶抢鲜的黄金时段,与其他岳西翠兰相比,高山翠兰的售卖难度和成本也更大。但高山翠兰的品质更高、香气更佳。这也是像徐老这样老一辈茶农坚守的初心所在——认认真真做茶,正如认认真真做人一般,需要更深的沉淀与积累。

从茶园所在的山头一路向下,团队来到了位于半山坡的茶厂。茶厂是由一个庭院扩建的,茶叶炒制各环节的加工器械应有尽有。器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尚未实现生产线一体化,部分器械上印有“国家补贴机具”的字样。据徐老反映,现在政府补贴的加工器械部分缺少杀青机等加工茶叶必要的设备,导致部分加工厂减少这一环节而使得岳西翠兰的品质降低,但是未经过杀青的岳西翠兰卖相却更好。这部分岳西翠兰流入市场后价格更低、卖相更好,但是泡出来的茶色、香、味远不及精细加工的岳西翠兰,从而使消费者难以挑选到真正的岳西翠兰茶。

image.png

图为徐龙茶场负责人徐义炉讲解岳西翠兰制作工艺

8月10日上午,团队前往石关乡调研茶旅融合情况。石关乡是避暑胜地,气候凉爽,有“夏天喝热稀饭不淌汗”之说,近年来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西农学子沿着“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依次拜访了不同规模、档次的民宿。“乡村景虽美,但有人气才能真正活过来”,石关乡同岳西其他乡镇一样,面临着劳动力严重流失问题,青壮年除每年采茶季农忙时会回乡,其余时间均外出打工以维持家用,村里大多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自石关乡马畈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达上万人次,收益达百万元,已成为带动当地妇女创业就业的“主力军”。石关乡马畈村的成功示范为岳西县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8月10日下午,团队前往岳西县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合作社王随新理事长是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他201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方式,流转茶园进行有机化改造,建设了一座无尘化生产加工厂,带动当地茶农实现增产增收。队员们跟随王随新理事长来到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茶树间小道上树立的一根根白柱子,其中较高较粗的白柱子最上方是摄像头,茶园中的茶叶长势、病虫害及人员工作情况时时刻刻都被记录下并传到大数据管理平台上,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可实时掌握茶园的“一举一动”。较低较细的白柱子上更是“全副武装”,从最上方风杯、风向标、中间铁皮盒里布设一个个传感器到土壤中铺埋的器械,这就是茶园中物联网设备。目前,基地和有机智慧茶园均已实现物联网全生产线覆盖,从茶园种植、管理到茶叶采摘、加工,再到最后包装销售可全过程追溯。未来,物联网会将迎来智慧化发展,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进一步自动化,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方法,也是实现茶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科技赋能是关键之举”,王随新理事长如此谈到。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在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合影

8月11日,队员们来到岳西县林兰名茶厂。林兰名茶厂自1985年成立以来,种茶、制茶、售茶的历史已有40年。负责人刘文兵先生带领西农学子到茶园参观调研,映入眼帘的便是阳光下翠绿如滴的茶树和一些红黄相间格子板。“这是我们今年新创的粘虫板。以前纯黄色的会把茶园里的益虫也给粘住,而现在变成红黄相间后,粘住的益虫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害虫。”走进茶园,队员还注意到,除粘虫板外,诱虫器和诱虫灯也是常见设备。刘文兵表示,茶园均为生态有机绿色茶园,二十年来从未喷洒除草剂、农药等。病虫害是极少数的情况,茶园平时做足了防虫防害的措施。杂草均为人工机除,采用“埋青”方法堆在茶树间的过道上。除此之外,施用的有机肥主要为菜籽饼。茶园曾尝试过秸秆堆肥,将农废产品变废为宝、回归土壤,但在第二年的茶叶中却检测出了极微量的农残,这是林兰名茶厂二十年来第一次检测出农残,刘文兵推测农残的唯一可能来源即为秸秆,便果断叫停了秸秆堆肥试验,改用岳西当地另一种大面积种植的作物——茭白杆堆肥。在对刘文兵采访中,队员们还了解到一种新型除草技术,即利用生物特性“以草制草”,利用白三叶等易于存活的豆科作物竞争性强、无害的优势,抑制茶园中其他杂草的生长,且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的特点又为茶园添加了一种绿肥。

image.png

图为林兰名茶厂负责人刘文兵讲解茶园管理技术

随后,队员们来到林兰名茶厂生产基地。基地的主要生产线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未来目标是向智能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茶厂中的一条生产线器械是负责人刘文兵的父亲,也即林兰名茶厂的创始人刘友林老先生自主设计研发并生产制造的。队员们在参观走访过程中还发现,林兰名茶厂有一道特殊的生产线,即黄大茶。黄大茶原本是夏秋时期的“粗枝粗叶”,叶片厚、大、梗长、汤色黄,并不是消费者喜爱的类型,但近年来在科研团队不断研究开发下,黄大茶被发现有降血糖功效,从而慢慢转型为市场火热的“保健茶”。林兰名茶厂是岳西县为数不多开发利用夏秋茶的茶企,据了解,夏秋茶的采摘是用大型机械直接采摘,只用辅助以一至两个人工,采摘后工厂采用特殊的工艺让其多一步“发酵”程序,从而达到黄大茶特殊的口感和功效。从茶园施肥、控虫、采摘、灌溉方面到茶叶加工生产、开发新茶都可以看到林兰名茶厂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待茶业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情怀与担当。

为全面了解岳西县农户种植茶叶情况,队员们在实践时将街头采访调研、问卷调查发放穿插在每日的行程中,早餐店、公交出租车上、马路边、民宿里,队员们的身影或站或坐,笔下总是匆匆记录着。岳西实践结束后,团队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分析,锚定新方向延续线上调研,以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调研岳西茶产业发展现状。

岳西实践行程结束之际,团队时刻谨记岳西团县委的叮嘱,赴岳西红色遗址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瞻仰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安徽省首任书记王步文同志故居。队员们在这座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了解到王步文同志从小立志、发奋读书、寻求真理的故事。王步文同志书房门楣上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正是他读书明理的开始,也是他青年时期回家乡宣扬进步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的战场。西农学子随后来到初心使命馆更深入地学习党史,在实践中领悟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向革命先辈学习致敬。在这里,通过一件件的老物品、文章报刊、事迹讲解、影视资料,展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在安徽地区逐步成长、英勇奋斗、坚定不移、浴血拼搏的一幅幅图景。革命先烈虽早已离大家远去,但是他们矢志不渝、为革命真理献身的精神却彪炳千秋、永策后人。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瞻仰岳西红色教育基地初心使命馆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农学子千里奔赴大别山,从茶市一路走到红色教育基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倾听人民呼声、用情服务老区群众、以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丹若)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西农学子千里奔赴大别山,访茶市茶园茶企研茶艺茶技

2023-09-12 17:28:58   太阳信息网

“你们来到大别山腹地调研实践,既带来了西农的新知识与新科技,又在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茶农茶企讨经验、学土方法,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青年始终要听党话、跟党走。岳西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不要忘了去红色遗址参观学习。” 8月9日上午,岳西团县委接待了从千里之外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奔赴而来的学子,对学子们深入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这样的肯定与叮嘱,鼓励他们在基层一线多角度、多层次调研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本领,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image.png

图为岳西团县委与西农调研团队座谈

调研伊始,西农学子先来到岳西茶叶一条街——金翠兰广场,大大小小的茶庄集中于此,最富盛名的茶叶大市场就位于广场正中央。团队成员走访了不同类型的店铺,涵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自营门面店等类型。走访了解到,岳西成规模的大茶园较少,多为一家一户种植,采摘后售卖鲜叶、自行炒制或送往加工厂加工后自行售卖。成规模的茶园分为传统种植茶园和有机绿色茶园,拥有物联网的智慧茶园仅有罗源场和雨思忆两家。岳西县是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唯一纯山区县,茶园零散分布在各个山头、山坡和山脚,不具备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条件,这与短缺的劳动力构成了更大的难题与矛盾。尤其在每年采摘季,劳动力用工缺口极大,且绝大部分劳动力均为中老年人。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采访罗源场负责人

8月9日下午,在有着四十余年茶叶育苗、种植、炒制和经营经验的徐义炉大师傅的带领下,西农学子们爬到海拔约990米的徐龙茶场现场学习。由于海拔较高,山顶云雾弥漫,正午后阳光透射下来,茶园中传来一阵阵清香,这里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据了解,茶园大部分为老的群体种茶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栽种,由于是有性生殖繁育的茶苗,茶园中经常可见形态各异的茶树,这在其他茶园是不多见的。由于交通不便,茶农常常在山上一呆就是一整天,中午在地里凑合着吃一顿。茶园交通是目前迫切需求解决的一个方面。“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尤其适用于高山茶园,单轨运输车在这类茶园也很有应用价值。同时,高山茶园气温偏低,开采时间通常会退后一周不等,错过了茶叶抢鲜的黄金时段,与其他岳西翠兰相比,高山翠兰的售卖难度和成本也更大。但高山翠兰的品质更高、香气更佳。这也是像徐老这样老一辈茶农坚守的初心所在——认认真真做茶,正如认认真真做人一般,需要更深的沉淀与积累。

从茶园所在的山头一路向下,团队来到了位于半山坡的茶厂。茶厂是由一个庭院扩建的,茶叶炒制各环节的加工器械应有尽有。器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尚未实现生产线一体化,部分器械上印有“国家补贴机具”的字样。据徐老反映,现在政府补贴的加工器械部分缺少杀青机等加工茶叶必要的设备,导致部分加工厂减少这一环节而使得岳西翠兰的品质降低,但是未经过杀青的岳西翠兰卖相却更好。这部分岳西翠兰流入市场后价格更低、卖相更好,但是泡出来的茶色、香、味远不及精细加工的岳西翠兰,从而使消费者难以挑选到真正的岳西翠兰茶。

image.png

图为徐龙茶场负责人徐义炉讲解岳西翠兰制作工艺

8月10日上午,团队前往石关乡调研茶旅融合情况。石关乡是避暑胜地,气候凉爽,有“夏天喝热稀饭不淌汗”之说,近年来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西农学子沿着“徽姑娘”农家乐一条街依次拜访了不同规模、档次的民宿。“乡村景虽美,但有人气才能真正活过来”,石关乡同岳西其他乡镇一样,面临着劳动力严重流失问题,青壮年除每年采茶季农忙时会回乡,其余时间均外出打工以维持家用,村里大多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自石关乡马畈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达上万人次,收益达百万元,已成为带动当地妇女创业就业的“主力军”。石关乡马畈村的成功示范为岳西县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8月10日下午,团队前往岳西县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合作社王随新理事长是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他201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方式,流转茶园进行有机化改造,建设了一座无尘化生产加工厂,带动当地茶农实现增产增收。队员们跟随王随新理事长来到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茶树间小道上树立的一根根白柱子,其中较高较粗的白柱子最上方是摄像头,茶园中的茶叶长势、病虫害及人员工作情况时时刻刻都被记录下并传到大数据管理平台上,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可实时掌握茶园的“一举一动”。较低较细的白柱子上更是“全副武装”,从最上方风杯、风向标、中间铁皮盒里布设一个个传感器到土壤中铺埋的器械,这就是茶园中物联网设备。目前,基地和有机智慧茶园均已实现物联网全生产线覆盖,从茶园种植、管理到茶叶采摘、加工,再到最后包装销售可全过程追溯。未来,物联网会将迎来智慧化发展,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进一步自动化,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方法,也是实现茶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科技赋能是关键之举”,王随新理事长如此谈到。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在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合影

8月11日,队员们来到岳西县林兰名茶厂。林兰名茶厂自1985年成立以来,种茶、制茶、售茶的历史已有40年。负责人刘文兵先生带领西农学子到茶园参观调研,映入眼帘的便是阳光下翠绿如滴的茶树和一些红黄相间格子板。“这是我们今年新创的粘虫板。以前纯黄色的会把茶园里的益虫也给粘住,而现在变成红黄相间后,粘住的益虫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害虫。”走进茶园,队员还注意到,除粘虫板外,诱虫器和诱虫灯也是常见设备。刘文兵表示,茶园均为生态有机绿色茶园,二十年来从未喷洒除草剂、农药等。病虫害是极少数的情况,茶园平时做足了防虫防害的措施。杂草均为人工机除,采用“埋青”方法堆在茶树间的过道上。除此之外,施用的有机肥主要为菜籽饼。茶园曾尝试过秸秆堆肥,将农废产品变废为宝、回归土壤,但在第二年的茶叶中却检测出了极微量的农残,这是林兰名茶厂二十年来第一次检测出农残,刘文兵推测农残的唯一可能来源即为秸秆,便果断叫停了秸秆堆肥试验,改用岳西当地另一种大面积种植的作物——茭白杆堆肥。在对刘文兵采访中,队员们还了解到一种新型除草技术,即利用生物特性“以草制草”,利用白三叶等易于存活的豆科作物竞争性强、无害的优势,抑制茶园中其他杂草的生长,且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的特点又为茶园添加了一种绿肥。

image.png

图为林兰名茶厂负责人刘文兵讲解茶园管理技术

随后,队员们来到林兰名茶厂生产基地。基地的主要生产线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未来目标是向智能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茶厂中的一条生产线器械是负责人刘文兵的父亲,也即林兰名茶厂的创始人刘友林老先生自主设计研发并生产制造的。队员们在参观走访过程中还发现,林兰名茶厂有一道特殊的生产线,即黄大茶。黄大茶原本是夏秋时期的“粗枝粗叶”,叶片厚、大、梗长、汤色黄,并不是消费者喜爱的类型,但近年来在科研团队不断研究开发下,黄大茶被发现有降血糖功效,从而慢慢转型为市场火热的“保健茶”。林兰名茶厂是岳西县为数不多开发利用夏秋茶的茶企,据了解,夏秋茶的采摘是用大型机械直接采摘,只用辅助以一至两个人工,采摘后工厂采用特殊的工艺让其多一步“发酵”程序,从而达到黄大茶特殊的口感和功效。从茶园施肥、控虫、采摘、灌溉方面到茶叶加工生产、开发新茶都可以看到林兰名茶厂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待茶业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情怀与担当。

为全面了解岳西县农户种植茶叶情况,队员们在实践时将街头采访调研、问卷调查发放穿插在每日的行程中,早餐店、公交出租车上、马路边、民宿里,队员们的身影或站或坐,笔下总是匆匆记录着。岳西实践结束后,团队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分析,锚定新方向延续线上调研,以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调研岳西茶产业发展现状。

岳西实践行程结束之际,团队时刻谨记岳西团县委的叮嘱,赴岳西红色遗址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瞻仰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安徽省首任书记王步文同志故居。队员们在这座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了解到王步文同志从小立志、发奋读书、寻求真理的故事。王步文同志书房门楣上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正是他读书明理的开始,也是他青年时期回家乡宣扬进步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的战场。西农学子随后来到初心使命馆更深入地学习党史,在实践中领悟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向革命先辈学习致敬。在这里,通过一件件的老物品、文章报刊、事迹讲解、影视资料,展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在安徽地区逐步成长、英勇奋斗、坚定不移、浴血拼搏的一幅幅图景。革命先烈虽早已离大家远去,但是他们矢志不渝、为革命真理献身的精神却彪炳千秋、永策后人。

image.png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瞻仰岳西红色教育基地初心使命馆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农学子千里奔赴大别山,从茶市一路走到红色教育基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倾听人民呼声、用情服务老区群众、以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丹若)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