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大肿瘤长在“困难部位”,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专家开展微创手术成功解决难题

2023-10-07 11:03:53       来源:中国创投网

张先生是体检查出来的肝占位。CT报告显示:肿瘤位置靠后,且直径已经超过6cm。全家人都很着急,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就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袁声贤副教授接诊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及查血报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张先生一家焦急询问下一步治疗方案,袁副教授说:“虽然肿瘤已经不小了,好在只有一个,目前患者非常适合手术切除治疗”。张先生及家人担心手术的创伤问题,肿瘤这么大,能否做微创手术?”袁副教授给予肯定的答复。

腹腔镜手术是用专门的长柄腹腔镜器械,通过腹壁上0.5-1cm直径的孔洞在腹腔中进行的精细手术,这一类手术切口较小,“微创”由此得名。但是以往国际学术界认为,并非所有部位大于5cm的肝癌都适合腹腔镜肝切除术。他们把靠近深面或者头侧的肝段命名为腹腔镜手术的“困难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的角度更深,且靠近肝脏内血管,很不方便操作。在腹腔镜下切除这一类的肿瘤,需要术者具有非常熟练的腔镜手术技巧,对于手术团队的操作配合要求也较高。

张先生的这个肿瘤

就长在这个尴尬的“困难部位”

它位于肝脏的右后叶上段

“肝脏要在内窥镜下进行充分的游离,同时还要减少对肿瘤的挤压,充分显露肿瘤后才能进行切除。”术前主治医师刘磊如是说。

最终张先生的手术在袁副教授手术组熟练的操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在第5天拔除引流管后出院。

张先生在出院之前最后一次换药时,看着直径不到5厘米的切口,非常满意。尤其当他听说,自己如果实施的是开腹手术,切口大概要25到30厘米,更庆幸自己找到了海医大三院袁声贤副教授团队:“袁医生你们太厉害了!微创手术果然恢复快,手术之前我的担心看来是多余的。”

肝脏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一直是医院肝外三科医疗特色。袁声贤副教授的导师周伟平主任早在1993年就开展了国内首例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在周伟平教授指导下,2022年,袁声贤副教授团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全国第三届APHAB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菁英赛中取得东部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的佳绩。团队也非常注重规范化诊疗,在临床工作中探究科研思路,在科研工作中解决临床问题。

周伟平、袁声贤副教授团队领衔开展的“困难解剖部位大肝癌的开腹手术病人与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生存结局的比较”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杂志《Frontiers in Oncology》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该项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生存时间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伤口更美观等优点。

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在国际上率先证明,在术者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作为前提下,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于困难解剖部位大肝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也正是基于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较少创伤,老张从微创手术中快速恢复,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继续从中获益。

专家风采

周伟平

肝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在国内率先开展肝静脉阻断切肝,复杂肝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3000余例;在国内率先研究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大大提高肝静脉阻断成功率和安全性。通过研究肝尾叶解剖,系统开展尾叶肿瘤切除研究,开展中央入路尾状叶肿瘤切除,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系统研究HBV-DNA与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的关系,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建立国内规模最大,资料完整的肝脏肿瘤样本库。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嘉定院区)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杨浦院区)

袁声贤

肝外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临近血管的复杂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及肝胆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年均手术量350例,腹腔镜肝胆手术年均近200例。成功完成超过35公分的肝脏肿瘤切除。

首次报道改良PVE后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治疗困难部位肝癌的经验,证实困难部位大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提出早期肝癌术前新的分期以及中晚期肝癌使用乐伐替尼耐药后的联合用药方案等。

获上海市中青年医师最高荣誉“银蛇奖”等。

专家门诊:周六上午(嘉定院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大肿瘤长在“困难部位”,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专家开展微创手术成功解决难题

2023-10-07 11:03:53   中国创投网

张先生是体检查出来的肝占位。CT报告显示:肿瘤位置靠后,且直径已经超过6cm。全家人都很着急,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就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袁声贤副教授接诊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及查血报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张先生一家焦急询问下一步治疗方案,袁副教授说:“虽然肿瘤已经不小了,好在只有一个,目前患者非常适合手术切除治疗”。张先生及家人担心手术的创伤问题,肿瘤这么大,能否做微创手术?”袁副教授给予肯定的答复。

腹腔镜手术是用专门的长柄腹腔镜器械,通过腹壁上0.5-1cm直径的孔洞在腹腔中进行的精细手术,这一类手术切口较小,“微创”由此得名。但是以往国际学术界认为,并非所有部位大于5cm的肝癌都适合腹腔镜肝切除术。他们把靠近深面或者头侧的肝段命名为腹腔镜手术的“困难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的角度更深,且靠近肝脏内血管,很不方便操作。在腹腔镜下切除这一类的肿瘤,需要术者具有非常熟练的腔镜手术技巧,对于手术团队的操作配合要求也较高。

张先生的这个肿瘤

就长在这个尴尬的“困难部位”

它位于肝脏的右后叶上段

“肝脏要在内窥镜下进行充分的游离,同时还要减少对肿瘤的挤压,充分显露肿瘤后才能进行切除。”术前主治医师刘磊如是说。

最终张先生的手术在袁副教授手术组熟练的操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在第5天拔除引流管后出院。

张先生在出院之前最后一次换药时,看着直径不到5厘米的切口,非常满意。尤其当他听说,自己如果实施的是开腹手术,切口大概要25到30厘米,更庆幸自己找到了海医大三院袁声贤副教授团队:“袁医生你们太厉害了!微创手术果然恢复快,手术之前我的担心看来是多余的。”

肝脏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一直是医院肝外三科医疗特色。袁声贤副教授的导师周伟平主任早在1993年就开展了国内首例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在周伟平教授指导下,2022年,袁声贤副教授团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全国第三届APHAB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菁英赛中取得东部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的佳绩。团队也非常注重规范化诊疗,在临床工作中探究科研思路,在科研工作中解决临床问题。

周伟平、袁声贤副教授团队领衔开展的“困难解剖部位大肝癌的开腹手术病人与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生存结局的比较”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杂志《Frontiers in Oncology》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该项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生存时间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伤口更美观等优点。

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在国际上率先证明,在术者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作为前提下,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于困难解剖部位大肝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也正是基于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较少创伤,老张从微创手术中快速恢复,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继续从中获益。

专家风采

周伟平

肝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在国内率先开展肝静脉阻断切肝,复杂肝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3000余例;在国内率先研究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大大提高肝静脉阻断成功率和安全性。通过研究肝尾叶解剖,系统开展尾叶肿瘤切除研究,开展中央入路尾状叶肿瘤切除,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系统研究HBV-DNA与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的关系,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建立国内规模最大,资料完整的肝脏肿瘤样本库。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嘉定院区)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杨浦院区)

袁声贤

肝外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临近血管的复杂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及肝胆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年均手术量350例,腹腔镜肝胆手术年均近200例。成功完成超过35公分的肝脏肿瘤切除。

首次报道改良PVE后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治疗困难部位肝癌的经验,证实困难部位大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提出早期肝癌术前新的分期以及中晚期肝癌使用乐伐替尼耐药后的联合用药方案等。

获上海市中青年医师最高荣誉“银蛇奖”等。

专家门诊:周六上午(嘉定院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