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2023年11月25-26日,由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主办的“2023(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中国·保定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以“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基调,组委会整合各方资源、汇聚高端要素、群策群力、精心谋划,大会齐聚了相关部委省市领导、全球制造行业领袖、领先科技公司代表、权威专家学者、行业协(学)会与投资机构代表等,从政策、技术、应用、市场、金融等多维度、多视角促进产业链上下贯通、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蓄力赋能。
2023(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设置了“1+3+2+N”的系列活动,即1场主论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论坛、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论坛、京津冀产业廊道论坛3场平行论坛,2023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制造业形势与产业政策座谈会2场专题会议,走进保定制造之光、先进制造业集群展等N场系列活动。
11月25日上午举行了2023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作为机械中国机械工业极具影响力和规格的盛会,今年纳入“2023(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活动同期举办,政府领导、权威专家与参会者齐聚一堂,针对行业热点和焦点问题共同研讨,共话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午,以“走进区域看发展•保定奋楫谱新篇”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团开展走进保定制造之光观摩活动,实地参观考察保定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代表。
在26日开幕的主论坛上,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董继华,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相继作致辞和演讲。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董继华指出,河北工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接下来河北将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战略目标,坚持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
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表示,随着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GITT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大兴国际机场运营,经济区域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北京的经济活动中心日趋南移,这些都为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对于新型工业化的认知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政治、经济、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接下来的主题演讲环节,重庆市原市长、研究员黄奇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徐工机械总裁陆川,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分别作精彩主题分享。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介绍了当今代表着制造业发展内在逻辑的三个数据:(1)现在高端装备、高端耐用消费品及高端机器终端,45%-50%是制造业的附加值,50%-55%是各种服务嵌入在终端里的增加值;(2)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总量的70%是货物贸易,30%是服务贸易;(3)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50%,占全部服务业的50%。这三个数据也代表整个世界发达国家引领整个世界贸易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更代表一种趋势性的特征。相比较之下,我国的产业链体系、生产体系、GDP比重体系显然是有差距的。
他指出,我国工业世界规模第一,制造业规模第一,农业也不差,最大的短板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国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算第三产业,国内板块做的不到位、国际就更不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国内板块搞起来。他强调,要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使其比重在“十四五”到2035年有所提高。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也一定能实现,新的生产力内涵会更加丰富和现代化。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在《当前经济形势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演讲中,谈到不论是区域发展竞争还是国际发展竞争,最根本的就是营商发展环境。只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形成和巩固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环境,以自身环境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不仅能够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在《从国之重器看科技如何自立自强》演讲中,说到智能制造是当前新能源科技革命,我国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科技水平从追赶到跟跑、并跑、领跑,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下,在大国重器和超大工程建设方面,中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永久的、靓丽的工程风景线。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在《锻造国机所长 服务国家所需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演讲中,介绍国机集团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设立产业基础研发与服务,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承包与供应链管理三大主业。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转制科研院所能力建设,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提高工程与供应链业务的科技水平,积极服务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积极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是我国机械行业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与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演讲中,认为随着风电太阳能的波动起一个调节的作用,风电太阳能多了,所以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话对我们发电机组的功能、性能、灵活性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谈到燃煤电站主要是说它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这三个是对它的要求,现在又多了两个灵活,得有快速的升降负荷,低负荷的时候也能稳定运行,还有就是低碳。
徐工机械总裁陆川在《聚力高质量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认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科技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工程机械与轨道交通、风电等装备成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点产品和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点行业。
从企业洞察来看,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基础建设需求来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越走越大,越走越稳,越走越强。对欧美日高端品牌已经由原来的望其项背,到如今的直面竞争。目前全球前五十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中10家中国企业入榜,厚积薄发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跑出了一条中国速度,不断彰显中国制造的力量。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长城汽车: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整车企业转型之路》演讲中,认为通过新能源电动化的换赛道,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而且是在全球市场,我们这个产业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如果说新能源赛道的上半场竞争,是能源的竞争,比拼的是集成产品开发的体系能力。2023是智能化的起点,2024汽车或者是乘用车智能化的一个元年。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通用人工智能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演讲中,认为人工智能又引起了新一波的浪潮,主要是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影响,高盛这样一些世界先进的咨询机构起到下一步整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通用人工智能会给全球5年里面GDP带来7%左右的增量,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在具体的经济方面,很多的工作流程会自动化,很多的智能设备会更加聪明,当然了很多的一些服务会更加精准化和人性化,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整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单忠德演讲《新型工业化赋能制造强国建设》并解读《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动情况、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完成度、未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解读。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在《产业基础创新目录推介》演讲中,总结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进展,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出了发展路径与建议。
11月26日下午,大会举办了三场平行论坛,分别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论坛、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论坛、京津冀产业廊道论坛”。三场平行论坛主题鲜明,积极响应“制造强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云集相关领导、制造业企业领袖、权威专家学者、头部公司代表、行业协会嘉宾等,围绕对应产业领域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和分享,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变革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大会成果颇丰,现场完成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促进高端资源和优质项目加速集聚,加快构筑引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原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制造业主流峰会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凝聚社会各界的制造业合作交流平台,被誉为“制造业的达沃斯”。格诺生物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为行业优秀代表获得展示。
格诺生物是一家致力于液体活检完整解决方案开发和推广的医疗企业,作为液体活检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始终秉承“格物致知,有诺必达”的理念,以专注、专业的匠人精神深耕研发,持续推出创新性”黑科技“技术以及产品,兼备“硬核实力”及市场核心竞争力,获得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公司的CTC富集、分析一体化检测试剂—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2016年获批上市,于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临床研究数据被写入多部肿瘤诊疗指南和共识。公司与英华达联合开发的CTC全自动富集系统White Box 1000于2023年获批上市,原研的用于CTC-HER2检测以及外泌体PD-L1检测的相关试剂也已获得相关临床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