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呼伦贝尔,是一部特色鲜明的交响诗。在这块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孕育出了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室韦及蒙兀室韦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他们从额尔古纳森林和呼伦贝尔草原出发,走向了中国历史的核心地带。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是人间的伊甸园,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从心底自由地放声歌唱。
歌声起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彷佛都跟着翩翩起舞。我心中的呼伦贝尔,就是民族音乐艺术圣洁的殿堂。
告别城市的喧嚣,来呼伦贝尔吧,走进草原,穿越森林,卧躺河边,野营湖畔,感受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聆听自己美妙的心声。也许,这里每个湖面的阵阵拍岸之声,每一条河流的潺潺流水之声,每一座山脉的松涛之声,每一片草原的细语之声,它不仅仅使你赏心悦目,更会让你心旷神怡。
我心中的呼伦贝尔
作词:孟松林
作曲:恩克巴雅尔(和平)
演唱:鑫宝
孟松林
现任中国社科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原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呼伦贝尔市《蒙古秘史》研究会会长。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研究蒙古语言和蒙古族历史文化,先后用蒙汉两种文字和新蒙古文出版了《走进蒙古国》、《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等著作。在《呼伦贝尔日报》蒙古文版上发表了《感受蒙古国》、《聚集蒙古马》、《阔亦田古战场考证》、《祖孙三代情系蒙古秘史》等多篇涉及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中蒙文化交流和研究《蒙古秘史》的文章,在《大众摄影》、《民族画报》期刊上发表了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在《人与生物圈》杂志上发表了《蒙古国还有个驯鹿部落—查腾》一文。孟松林先后策划拍摄了《呼伦贝尔交响诗》音乐风光片和《寻找铁木真》(4集)、《长生天下的蒙古国》(7集)、《蒙古高原的记忆》(7集)、《蒙古之源—呼伦贝尔历史遗迹考证》(8集)等电视纪录片,为繁荣发展蒙古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恩克巴雅尔(和平)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蒙古国文化科学院院士、蒙古国“成吉思汗”勋章和“北极星”勋章获得者。国家“一带一路”剧院联盟艺术总监、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
主要从事“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创作相关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了蒙古长调的四种唱法共391首作品、马头琴器乐曲目800多首、呼麦200多首,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马头琴、呼麦)。作品包含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电影、电视剧等,涉及不同领域,主要电视剧音乐作品19部,主要电影音乐作品24部,曾获中国金唱片奖、英国政府颁发的环保特别奖、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原创歌曲“十大金曲”政府一等奖及中国十大音乐制作人奖等。
重要贡献
为我国引进蒙古国电影《疯母亲》,这是中蒙建交70多年以来首部引进中国的蒙古国电影,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是中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担任总制片人拍摄纪录片《三万只羊传真情》,并为其创作主题曲《友谊的彩虹》。以疫情期间蒙古国向中方捐赠“三万只羊”为起点,回溯了中蒙建交72年来的显著成效与坚深友情。让中蒙友好邦交的战略构想在两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深切感知“三万只捐赠羊”的患难之交和手足情谊,展现了中蒙两国的时代风貌、世界胸襟,以及合作实践的大情怀、大梦想,承载和传播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蒙古国“发展之路”的美好梦想,为促进两国文化经济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