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下:“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既然万事万物都和狄更斯所说般“好坏参半”,那又何必执着于过去,苦恼于将来?我们看见,年轻人正在过好当下,而“新鲜事儿”每天也都在上演。
回顾2023年,疫情后生活重新快速运转的一年。为了追赶以及弥补疫情期间滞后的一切,过往曾一度“躺平”的年轻人在这一年都卯足了劲地去生活:
面对上千万的毕业大军,他们通过实习、考证、考编、考研积极应对;但忙碌中或有迷失时,他们也会通过“特种兵旅行”跨越山河式地赶赴一场场演唱会、寻找情绪出口…
Soul App旗下的Just So Soul研究院在岁末年初之际发布的《2024社交趋势洞察报告》展示了年轻人不断演绎着的、各式各样的社交现象。他们在“变”与“不变”中寻求着自洽的最佳平衡点,一个“自我坐标”。
去“他者”世界,寻想象中的自己
“我是谁”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过去一年里,这届年轻人选择了以一种“对标他者”的独特方式来抽离自我。
Soul将这种现象归纳为“他者想象”,即用一个“精神动物”来代言自我,进而成为“想象中的自己”。深夜emo时,确诊为“吗喽”;不想上班时,称“我只是一个吗喽,私密马赛”;“做一个高级动物,还不如做一只吗喽”… 这样子的玩梗让现实中的消极因子得到短暂的转移,年轻人在搞笑中得到了片刻的轻松。
与“吗喽动物学”一脉相承的,还有之前的“momo头像学”。一段时间以来,昵称为momo的粉色小恐龙头像以几何倍数增长、充斥在各大社交平台中。momo成为年轻人自在发言的方式,当其意见不被认同时也无所谓啊,因为“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momo?”
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自我”与“他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自我”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他者”;而“他者”是“自我”的一个参照物,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
截至2023年底,#吗喽及#水豚相关话题在Soul上分别同比增长了2006%及1300%。年轻人们更在乐此不疲地成为“这英”,cos安陵容、闻会军,寻找“想象中的自己”。
从精神崇拜里,找一个释压出口
袤则咨询在《2023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中提到“假性发疯”,指当这届年轻人遇到不可言说的委屈时,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来一段无厘头的“发疯文学”,以反叛、对抗苦恼:
“你真的关心过这个世界吗?你没有,肯德基的番茄酱变稀了你不知道,可乐冰块多了你不知道,薯条盒子小了你不知道,你就知道吃,你和小猪没有区别。”
纵观2023年,年轻人不仅在日常中高呼“发疯!发疯!”的口号,Soul还指出,他们正热衷于“5秒一个巴掌,10秒一个翻转”带着霸总、狗血、逆袭、复仇“爽文”元素的短剧。这类短剧通常一集2分钟,总共上百集“见缝插针”地穿插在年轻人像是上下班这样的“碎片化”生活场景中。
“释压崇拜”俨然已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除了自己发疯和围观发疯以外,年轻人更渴望peace and love…充满阳光治愈的元素也让当下年轻人暂时找到了释放压力的出口。
以《种地吧!少年篇》种田类节目或剧目为代表,10个年轻人种地200天,应对失意焦虑和迷茫,“一茬接一茬的生命,被周而复始地传递下去。”
2024怎么走?在社交中找寻自我坐标
2024年如期而至,三餐四季的真实生活仍在继续。年轻人虽然时有困顿,但我们也看见他们的积极反抗和用心经营。
截至2023年12月22日,Soul App上#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等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7亿次。“自恋浪漫主义”指代重新养育自我,以及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当代年轻人开始与自我妥协:有双下巴那又如何?没有才艺是什么大事?
Soul的调研指出,超过9成的年轻人对自恋持“非负面”的看法,其中23.7%的年轻人持积极评价:“爱自己是一种浪漫”。大家正在大胆自恋,毕竟“我”才应该是我长大成人后第一个“养育的小孩”。
那么,2024的路到底怎么走?年轻人正在积极重建“附近”。Soul指出,“附近”是帮助大家重建生活可控感的“抓手”,是可以喘息的空间,是构建自我坐标的那个锚。
于是乎,除了“近邻升温”、“吃地道风味”、“轻解压”、“吃茶去”等,小红书在其《2023年度生活趋势》总结了“出个远门”、“简法生活”、“文房四潮”、“野到家门口”、“家有桃花源”、“闲置循环”等相关关键词。
年轻人正选择与好友结伴,去City Walk走一圈,在大太阳下毫无目的地闲逛漫游;又或是一个人拿上了帆布袋,穿着家居服和拖鞋,在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上新鲜的蔬菜水果,于一蔬一饭中感受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气。
2024的方向,要从2023走过的路里找答案。95后们用独有的姿态诠释着社交的智慧——“去生活,自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