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顺平团县委充分发挥团的组织体系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通过打好“找骨干、育组织、促交流、建机制”四张牌,在扎根青年上凝聚力量,持续用力,切实提升服务青年本领。
一、找骨干,建好“青”才库
一是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通过规范召开团代会,配齐配强专兼挂书记班子;各乡镇明确1名相对年轻的班子成员分管共青团工作,符合条件的直接兼任团委书记。
二是建立顺平县三级团干部目标责任制。制定顺平县团干部考评制度(试行)》,实行团干部准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和签订专职干部、各基层团组织书记、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年度任期目标责任书,针对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建设、联系青年、服务中心和社会化能力提升等重要指标对各级团的干部定目标、压担子,增强工作实绩刚性约束。
二、育组织,织好联“青”网
一是健全顺平团县委组织体系。紧跟党建步伐,以青年之家为牵引,通过每月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完善兴趣吸引、活动辐射、组织覆盖的有效路径,增强基层青年组织活力,2023年以来,青年之家开展活动240多场,吸引532名团员青年踊跃参与。
二是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团县委坚持打破地域、行业、层级壁垒,不断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在相关领域切实发挥作用。依托地、业、趣、益、学等机理,因地制宜推进“团办青年社团”,提高组织覆盖灵活性、有效性。着力解决团的领导机关管理面不宽、力度不足、新兴领域工作覆盖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延伸团的基层组织触角,优化团的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
三是改革团的激励和团员先进性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团员队伍建设。根据团员先进性指导标准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明确评价结果作为团员推优入党依据,“优秀”等次的共青团员,优先评选“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行业内各项优秀等荣誉、表彰。根据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满综合评议积分细则,按要求精准调控学校领域初、高中团员发展计划和团青比。将积分评议和年度20小时作为入团必备条件,进一步规范发展程序。
四是紧抓团员和青年政治引领和实践育人机制。认真贯彻主题教育部署要求,用好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团员和青年,结合年龄层次、岗位实际、观念认知,有针对、有侧重、有导向的抓好学习,有力有效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中职中学团校建设为载体,落实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加强团校规范化建设,开展县级优秀团课评选,组建讲师团,充实师资库,持续抓实抓好中学团员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在寒、暑假期间到居住地社区(村)、青年之家报到,广泛参与“暑期(寒假)托管班”等品牌项目,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增强社会化能力,提高大局贡献度。
三、促交流,打造“青”品牌
一是积极探索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引领广大青年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中心,聚焦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创企业、干事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开展访企拓岗、就业指导等活动,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全力为青年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就业保驾护航。
二是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团的服务力。持续推进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春雨行动”“寸草心爱老敬老”“小橘灯助残”等工作,实施关爱农村困难学子微心愿等公益项目,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更暖心的帮助。推动开展“健康保定 青年力量”青少年之家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百余场,为全县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深化“相聚桃花源”品牌项目,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需求,组织青年举办青年联谊活动,为青年婚恋交友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新青杯”系列活动,开展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文体类比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区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多途径、多举措提供相互交流、学习、进步的平台。组织返乡大学生暑期在各社区围绕“主题教育、学业辅导、兴趣活动、公益实践”五大模块开展“暑期托管班”。
四、建机制,增强“青”保障
一是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实效。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内容,设计制作《推优入党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规范推优入党工作。
二是深化团教协作。专人专岗负责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更好发挥团县委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统筹指导作用,团教协作更加紧密;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学校党建考核和教育督导;落实中学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层职级待遇,并按照团、队工作量折算课时,让团干部更专心投入到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