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委组织部 周若宁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干部考核工作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年关将近,干部年度考核如期而至。各级各部门要用好考核评价标尺,发挥其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做好“三个结合”,绘出干部 “真实像”,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干出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平时考核”与“战时考核”相结合,变 “一锤子”为“求加和”,绘出干部成绩“真实像”。《资治通鉴》有言“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唯有绘出“真实像”,方能为选准人、用对人奠定基础。站在全年的角度看待年终考核,就是拉大时空框架,变“快拍照”为“慢扫描”,让“平时”下苦功为“评时”见真章;部门不同、职责不同、工作的对象不同,评价的指标也要不同,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衡量,要探索多元评价,按照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进行分类排序,横向比“差异”,以具体时间节点为导向,聚焦每年各项核心指标的“增长系数”,梳理形成“动态曲线”,纵向比“数据”;一线任务急难险重,形势瞬息万变,年终干部考核也要着眼斗争精神、斗争本领,考察能力担当,看是否有担重任的“宽肩膀”、扛重活的“铁脊梁”,敢带头蹚地雷阵、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强作风”,要用客观的“数据底盘”,刻画干部 “实绩画像”。
“群众评议”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变“察其表”为“析其里”,绘出干部政绩“真实像”。“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抓满意度入手,吸收群众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既考干部执行力,又考群众满意度,构建“民评官”的评价机制,从民声民意中摸透情况、看准实绩,在口碑公论中挤干“水分”、留下“干货”;只有深入一线去观察干部、了解干部,方能勾勒出被考察干部的“真面目”,因为仅听单一群体评价或仅凭某一方面依据,结论容易存在局限,所以要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广泛有效信息,从而为考准考实提供有力支撑;要想全面系统考准考实干部现实表现,就要拓展组织评价“空间轴”,让管他的、他管的、熟悉他的、他服务的人来打分,到下属部门、合作单位去寻求实实在在的印证,把“碎片化”信息“集成化”,形成干部考核的“全息图”,提升年终考核的精准性。
“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相结合,变 “纸面考”为“动力阀”,绘出干部任用“真实像”。识人是基础,评价是手段,使用是关键,运用是根本。倘若考核时“楼梯震天响”,结果运用却“不见猫下楼”,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要防止考核“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励紧密衔接起来,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等重要参考依据,切实激发干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重担当、重实干的良好氛围;考核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与管理监督、追责问责等紧密结合起来,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监督和惩戒;同时灵活运用激励、倒逼两种手段,为实干者撑腰鼓劲,让“躺平者”红脸出汗,根据考核情况,发出提醒单、督办单,督促干部围着发展转、盯着指标干,激励落后干部改进不足、担当奉献,创造实实在在的、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