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内外账务的风险规避策略!超全版建议收藏!

2024-05-24 10:42:08       来源:今报在线

经常会有财务人员深受内外账务的困扰和连累,今天东小奥带来了会计高手系列课堂分享给大家讲讲如何规避内外账务的风险吧!

一、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四大税收风险”的规避

1、用工风险

(一)、二套账常见的人工费用作假,主要是二个方面:

一种是偷逃个税与社保,主要是采用压低工资的方式。两套账虽然降低了员工的个税、社保及以工资为基数的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等成本,但是存在着诸多风险。随着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19年1月1日将社保等非税收业务整体移交到合并后的税务机关办理。这意味着,从19年开始个税申报基数、社保缴纳基数、工会经费及残疾人保障金缴纳依据等,能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做到统一取数、口径一致。纳税人针对同一计税依据想少申报缴纳税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种是偷逃所得税,主要是采用虚增人工,虚发工资(低于个税起征点)。

(二)、风险控制的方法

(1)、偷逃个税与社保

采用压低工资是常见的方式。压低工资方法本身是可行的,风险在于是否满足常识、合理:比如都是按起征点的顶格安排;高管工资远低于行业预期等。

至于各种口径与勾稽,属于专业常识,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跟风险不沾边。

爆雷点是后续的利益输送方式:

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替票报销方法,风险点在于,其一是关联不够,比如都是超市发票;其二是费用余额或者发生额超标,违反常识与合理

另外一种方法是“非闭合环开”即供票,这种方法的稽查线索是“二个同一”,很容易规避的。

(2)、偷逃所得税

如果采用银行代发工资,虚增工资就基本上没戏了。如果现金发放,仍然还有一点操作空间,但要受个税与社保的制约。

至于虚增人工,不需要考虑社保,仅仅只是个税规定,就已经堵死漏洞了,没戏。

2、大额现金交易或往来的风险

(一)、风险表现

企业为了隐藏收入或为了使账面上的资金衡,往往会采取用大量现金进行交易的方式,比如以现金方式收取货款,通过老板、股东或财务人员的个人银行卡等形式以现金名义与企业挂往来账等。

(二)、风险应对方法

常见的三类私户,已经等同于公户了,再采用就是皇帝的新装啦。但仍然有二类私户是相对安全的。

至于央行“三反”涉及的三类往来的限额风险,即私对私5万、私户与公户20万、公户之间200万,干嘛要一次结转呢,难道真的一天都等不了吗?

3、信用风险

(一)、风险表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将打造诚信社会纳入日程,几年不断地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税务机关也采取将纳税人划分为A、B、C、D等级别进行管理。税务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税务服务、融资贷款等领域享受相关优惠条件,反之税务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不但没有相应的优惠条件,反而会被税务机关重点监控。两套账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如若被查处,将会身处“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状况。

(二)、风险规避

把企业被查归咎于二套账,是典型的“摸错了大腿”!

稽查风险的终极原因是偷税,偷税的终极原因是管理。

常识的认知:中小企业一般是管理不善,业务与流程极不规范,违规业务普遍。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一套账,如果会计人员的专业水不够,不可避免的会漏洞百出,而如果此时采用二套账,稍经培训的会计人员就足以胜任,外帐就可以四八稳,可以把风险降到最小。

某种意义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漏洞百出的一套账,其风险无法规避!而二套账就可以安全避险。

二、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8大漏洞”的疏堵

1、账实不符(收入、成本、库的配比)

2、生产量和销售量不符

3、销售量和人员数量不符(从车间的工作人员对比)

4、销售量和原材料不符

5、销售量和固定资产的规模不符

6、货资金流动异常(其他应付款)

7、内外帐号混用

8、外帐的账务处理与同行业数据想拆较多或过于完美(行业利润率等)

三、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7大危害”的破解

1、对国家危害

2、对企业危害

3、对企业老板危害

4、对管理团队的危害(团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5、对会计人员的危害(知法犯法)

6、对投资者的危害

7、对债券人员的危害

---

总之,企业“两套账”要想做到天衣无缝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税务越来越严查的背景下,“两套账”风险也是非常之大,企业还是应当依法合规设置账簿、缴纳税收。如果确实希望降低税负,应该组织财务、业务及管理人员加强财税知识学,通过合法合理筹划,优化税收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如此才是正道!

更多财税知识尽在东奥会计高手系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内外账务的风险规避策略!超全版建议收藏!

2024-05-24 10:42:08   今报在线

经常会有财务人员深受内外账务的困扰和连累,今天东小奥带来了会计高手系列课堂分享给大家讲讲如何规避内外账务的风险吧!

一、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四大税收风险”的规避

1、用工风险

(一)、二套账常见的人工费用作假,主要是二个方面:

一种是偷逃个税与社保,主要是采用压低工资的方式。两套账虽然降低了员工的个税、社保及以工资为基数的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等成本,但是存在着诸多风险。随着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19年1月1日将社保等非税收业务整体移交到合并后的税务机关办理。这意味着,从19年开始个税申报基数、社保缴纳基数、工会经费及残疾人保障金缴纳依据等,能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做到统一取数、口径一致。纳税人针对同一计税依据想少申报缴纳税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种是偷逃所得税,主要是采用虚增人工,虚发工资(低于个税起征点)。

(二)、风险控制的方法

(1)、偷逃个税与社保

采用压低工资是常见的方式。压低工资方法本身是可行的,风险在于是否满足常识、合理:比如都是按起征点的顶格安排;高管工资远低于行业预期等。

至于各种口径与勾稽,属于专业常识,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跟风险不沾边。

爆雷点是后续的利益输送方式:

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替票报销方法,风险点在于,其一是关联不够,比如都是超市发票;其二是费用余额或者发生额超标,违反常识与合理

另外一种方法是“非闭合环开”即供票,这种方法的稽查线索是“二个同一”,很容易规避的。

(2)、偷逃所得税

如果采用银行代发工资,虚增工资就基本上没戏了。如果现金发放,仍然还有一点操作空间,但要受个税与社保的制约。

至于虚增人工,不需要考虑社保,仅仅只是个税规定,就已经堵死漏洞了,没戏。

2、大额现金交易或往来的风险

(一)、风险表现

企业为了隐藏收入或为了使账面上的资金衡,往往会采取用大量现金进行交易的方式,比如以现金方式收取货款,通过老板、股东或财务人员的个人银行卡等形式以现金名义与企业挂往来账等。

(二)、风险应对方法

常见的三类私户,已经等同于公户了,再采用就是皇帝的新装啦。但仍然有二类私户是相对安全的。

至于央行“三反”涉及的三类往来的限额风险,即私对私5万、私户与公户20万、公户之间200万,干嘛要一次结转呢,难道真的一天都等不了吗?

3、信用风险

(一)、风险表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将打造诚信社会纳入日程,几年不断地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税务机关也采取将纳税人划分为A、B、C、D等级别进行管理。税务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税务服务、融资贷款等领域享受相关优惠条件,反之税务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不但没有相应的优惠条件,反而会被税务机关重点监控。两套账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如若被查处,将会身处“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状况。

(二)、风险规避

把企业被查归咎于二套账,是典型的“摸错了大腿”!

稽查风险的终极原因是偷税,偷税的终极原因是管理。

常识的认知:中小企业一般是管理不善,业务与流程极不规范,违规业务普遍。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一套账,如果会计人员的专业水不够,不可避免的会漏洞百出,而如果此时采用二套账,稍经培训的会计人员就足以胜任,外帐就可以四八稳,可以把风险降到最小。

某种意义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漏洞百出的一套账,其风险无法规避!而二套账就可以安全避险。

二、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8大漏洞”的疏堵

1、账实不符(收入、成本、库的配比)

2、生产量和销售量不符

3、销售量和人员数量不符(从车间的工作人员对比)

4、销售量和原材料不符

5、销售量和固定资产的规模不符

6、货资金流动异常(其他应付款)

7、内外帐号混用

8、外帐的账务处理与同行业数据想拆较多或过于完美(行业利润率等)

三、对所谓“两套账带来的7大危害”的破解

1、对国家危害

2、对企业危害

3、对企业老板危害

4、对管理团队的危害(团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5、对会计人员的危害(知法犯法)

6、对投资者的危害

7、对债券人员的危害

---

总之,企业“两套账”要想做到天衣无缝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税务越来越严查的背景下,“两套账”风险也是非常之大,企业还是应当依法合规设置账簿、缴纳税收。如果确实希望降低税负,应该组织财务、业务及管理人员加强财税知识学,通过合法合理筹划,优化税收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如此才是正道!

更多财税知识尽在东奥会计高手系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