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九州一轨隔振器业务增长强劲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2%

2024-05-28 09:12:51       来源:今报在线

科创板首只声学环保新股九州一轨(688485.SH)于5月27日举行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总裁曹卫东,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李秀清,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侃就公司发展情况、经营情况和战略规划与投资者充分沟通交流。

立足研创 实现轨道数字化转型

在业绩会上,投资者对“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开发进展以及全国运用情况表示关注。对此,公司答复称“公司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已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和软硬件开发工作”。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侃同时表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中包含的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自2022年开始已应用在北京、郑州、兰州、天津等城市的多条线路,部署轨道监测断面40个。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天津、郑州、许昌、兰州、杭州、绍兴、宁波等7个城市21条城轨线路开展工作。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已为北京、上海、天津、郑州、许昌、兰州、绍兴、宁波、嘉兴等9个城市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顺检测分析专项服务。

九州一轨在介绍核心竞争力时表示,公司坚守声学基础学科领域研究,将声纹技术应用于城轨工程的全周期管理,通过环评、设计、建设、运维,以及“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将全价值链融合,逐步构建声纹数据技术“护城河”,实现轨道数字化转型新进程。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从声纹检测内部环节出发,融合声纹信息升级、声纹数据处理、算力、人工智能等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浪潮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九州一轨通过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声纹诊断开发业务上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对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进展,公司董事、总裁曹卫东表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重点推进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完成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未来3年工作规划方案及管理制度草案的编制工作,同时调整和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明确了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及其分工,并联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了“宁静轨道交通—低噪声振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行业活动。后续,公司将持续关注本领域技术发展动态、环境管理需求和行业标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按期完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各项建设任务。

此外,九州一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通过对微孔聚氨酯弹减振垫配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公司开发了多款适用于轨道和建筑物基础隔振的减振垫,并通过了第三方能检测,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

隔振器业务增长强劲 拟增中期分红

2024年第一季度,九州一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董事、总裁曹卫东表示,2024年一季度各地政府对在实施的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公司供货量及完成的订单较2023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其中隔振器相关产品完成顶升11.7公里,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了7公里,同比增加149%。

值得一提的是,九州一轨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若公司2024年盈利且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公司拟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时增加一次中期分红。2023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0.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为7,409,796.50元(含税),占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5.02%。

重视投资者回报的前提是做好公司经营。在回顾运营情况的同时,曹卫东还向投资者介绍公司发展战略,一方面公司将聚焦主营业务,强化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重视投资者回报。

据曹卫东介绍,2024年,公司将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周期特征,在声纹研究、聚氨酯新材料等方面发力,夯实城轨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业务板块,优化营收结构。

业务拓展方面,现阶段,“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以试验线、科研课题或者咨询合作的形式已应用于多地城轨线路。2024年公司将力争实现该系统首台套项目的落地,为营收和利润作出贡献的同时以首台套项目为锚点和示范项目,加速全国推广力度,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公司将加大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创新,完成多配方调试工作,加速广州聚氨酯智能研发生产基地的投产,实现轨道聚氨酯减振垫和建筑聚氨酯减振垫的量产。并且,以聚氨酯减振垫及高速钢弹簧减振系统为抓手,拓展市域郊铁路的减振降噪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生产制造方面,为实现公司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完成钢弹簧浮置板项目相关产品委外加工任务的收回工作,新建河北生产基地,以快速补充产能,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全年钢结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

科技研发方面,公司将按照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指导要求,完成新一年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从技术装备创新台、自动检测创新台、智慧维保创新台、升级改造创新台、技术标准支撑台等五大技术研究方向入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九州一轨隔振器业务增长强劲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2%

2024-05-28 09:12:51   今报在线

科创板首只声学环保新股九州一轨(688485.SH)于5月27日举行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总裁曹卫东,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李秀清,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侃就公司发展情况、经营情况和战略规划与投资者充分沟通交流。

立足研创 实现轨道数字化转型

在业绩会上,投资者对“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开发进展以及全国运用情况表示关注。对此,公司答复称“公司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已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和软硬件开发工作”。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侃同时表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中包含的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自2022年开始已应用在北京、郑州、兰州、天津等城市的多条线路,部署轨道监测断面40个。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天津、郑州、许昌、兰州、杭州、绍兴、宁波等7个城市21条城轨线路开展工作。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已为北京、上海、天津、郑州、许昌、兰州、绍兴、宁波、嘉兴等9个城市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顺检测分析专项服务。

九州一轨在介绍核心竞争力时表示,公司坚守声学基础学科领域研究,将声纹技术应用于城轨工程的全周期管理,通过环评、设计、建设、运维,以及“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将全价值链融合,逐步构建声纹数据技术“护城河”,实现轨道数字化转型新进程。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从声纹检测内部环节出发,融合声纹信息升级、声纹数据处理、算力、人工智能等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浪潮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九州一轨通过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声纹诊断开发业务上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对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进展,公司董事、总裁曹卫东表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重点推进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完成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未来3年工作规划方案及管理制度草案的编制工作,同时调整和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明确了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及其分工,并联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了“宁静轨道交通—低噪声振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行业活动。后续,公司将持续关注本领域技术发展动态、环境管理需求和行业标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按期完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各项建设任务。

此外,九州一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通过对微孔聚氨酯弹减振垫配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公司开发了多款适用于轨道和建筑物基础隔振的减振垫,并通过了第三方能检测,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

隔振器业务增长强劲 拟增中期分红

2024年第一季度,九州一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董事、总裁曹卫东表示,2024年一季度各地政府对在实施的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公司供货量及完成的订单较2023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其中隔振器相关产品完成顶升11.7公里,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了7公里,同比增加149%。

值得一提的是,九州一轨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若公司2024年盈利且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公司拟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时增加一次中期分红。2023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0.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为7,409,796.50元(含税),占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5.02%。

重视投资者回报的前提是做好公司经营。在回顾运营情况的同时,曹卫东还向投资者介绍公司发展战略,一方面公司将聚焦主营业务,强化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重视投资者回报。

据曹卫东介绍,2024年,公司将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周期特征,在声纹研究、聚氨酯新材料等方面发力,夯实城轨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业务板块,优化营收结构。

业务拓展方面,现阶段,“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以试验线、科研课题或者咨询合作的形式已应用于多地城轨线路。2024年公司将力争实现该系统首台套项目的落地,为营收和利润作出贡献的同时以首台套项目为锚点和示范项目,加速全国推广力度,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公司将加大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创新,完成多配方调试工作,加速广州聚氨酯智能研发生产基地的投产,实现轨道聚氨酯减振垫和建筑聚氨酯减振垫的量产。并且,以聚氨酯减振垫及高速钢弹簧减振系统为抓手,拓展市域郊铁路的减振降噪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生产制造方面,为实现公司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完成钢弹簧浮置板项目相关产品委外加工任务的收回工作,新建河北生产基地,以快速补充产能,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全年钢结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

科技研发方面,公司将按照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指导要求,完成新一年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从技术装备创新台、自动检测创新台、智慧维保创新台、升级改造创新台、技术标准支撑台等五大技术研究方向入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