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探索港口行业绿色生态建设的新路径

2024-06-12 16:08:39       来源:今日热点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港口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发展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港口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港口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港口生态环境质量。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黄骅港)在2023年共同发起设立了“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正是绿色转型的生动案例。该项目以“水、土、气、能源”四个领域作为重点,针对港口绿色生态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动港口绿色生态建设向前迈进。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比如“海绵式”港口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港口航道的疏浚土地资源化利用、煤炭港口粉尘的智能监测与控制,以及“零碳”港口的建设,该项目旨在明显改善港口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港口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还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为港口绿色生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于建设美丽中国。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承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科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港口、航道等水路交通运输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天科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围绕环境、资源、能源等多个维度开展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初步显现,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近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负责人和新华网记者一行专程走访了四个研究领域其中之一的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四月的北方春风袭人,走进国能黄骅港,煤炭港口却没有了飞扬的煤尘,煤炭装卸堆存全过程实现了无尘化。这座昔日的“煤港”,如今湖水清澈,鱼儿跃动,俨然一片“海上绿洲”,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着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的显著成效。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国能黄骅港曾面临着严重的煤尘污染问题,如今,这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索出一条绿色智慧引领港口新篇章的发展之路。国能黄骅港顺利完成了从苦海沿边到绿色枢纽、生态良港的华丽蜕变,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就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的设立初衷、国能黄骅港煤炭港口绿色转型及科技赋能推动港口绿色建设等话题,记者一行特别邀请到国能黄骅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海深及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涛接受采访。

绿色转型:守护港口生态新篇章

图为国能黄骅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海深(右)接受采访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当问到设立“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初衷,马海深副总经理表示,国能黄骅港作为煤炭大港,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设立旨在解决港口海岸生态保护过程中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在“水、土、气、能源”四个领域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成果示范应用。他强调,通过项目的实施,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绿色生态港口建设,让“绿色”成为港口的新名片,同时号召更多人关注海洋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保护海洋环境与水生生态。

科技赋能:打造生态环保新引擎

图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涛(右)接受采访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就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彭士涛主任从项目在水、土、气、能源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为大家做详细介绍。他指出,项目通过建设环境在线监测设施和煤炭含水率监测设施,制定了精准洒水策略和智能调水策略,有效减少了港口作业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此外,还研发了适用于散货港口的生态环境智能管控台,实现了对港口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谈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时,彭士涛主任表示,“零碳”港口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立足于国家“双碳”战略,旨在形成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港口建设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煤炭港口粉尘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致力于提升我国煤炭港口粉尘污染智能控制水平;港口航道疏浚土生态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疏浚土生态资源化利用与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需求,提升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水平;而“海绵式”港口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则着眼于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协同研究,提升港口雨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示范引领:助力行业绿色新跨越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采访中,马海深副总经理还分享了国能黄骅港在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国能黄骅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环保措施,推动港口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优化作业流程、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有效降低了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彭士涛主任则强调了科技在推动港口绿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对港口生态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科技创新还可以为港口提供新的绿色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推动港口绿色建设迈向新高度。

展望未来:绘就绿色港口新蓝图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两位专家共同展望了未来港口海岸生态保护的前景。彭士涛主任认为,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港口海岸生态保护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马海深副总经理表示,未来,国能黄骅港将继续深化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为打造美丽中国海洋生态屏障贡献更多力量。他们也共同呼吁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参与到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港在海中建,人在画中行。在对国能黄骅港的参观走访中,记者一行亲眼见证了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善,深刻体会到了“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所带来的显著成效。此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港口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鲜明标杆,更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为我国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港口将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持续深化研究,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在港口生态建设中的新应用;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港口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吸收其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港口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青山绿水映晴空,碧海蓝天共长宏。”秉持着共同进步的理念,“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成为新的起点和契机,推动港口行业绿色转型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定能共同构筑起美丽中国的海洋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家园。(高海英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张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探索港口行业绿色生态建设的新路径

2024-06-12 16:08:39   今日热点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港口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发展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港口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港口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港口生态环境质量。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黄骅港)在2023年共同发起设立了“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正是绿色转型的生动案例。该项目以“水、土、气、能源”四个领域作为重点,针对港口绿色生态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动港口绿色生态建设向前迈进。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比如“海绵式”港口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港口航道的疏浚土地资源化利用、煤炭港口粉尘的智能监测与控制,以及“零碳”港口的建设,该项目旨在明显改善港口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港口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还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为港口绿色生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于建设美丽中国。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承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科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港口、航道等水路交通运输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天科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围绕环境、资源、能源等多个维度开展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初步显现,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近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负责人和新华网记者一行专程走访了四个研究领域其中之一的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四月的北方春风袭人,走进国能黄骅港,煤炭港口却没有了飞扬的煤尘,煤炭装卸堆存全过程实现了无尘化。这座昔日的“煤港”,如今湖水清澈,鱼儿跃动,俨然一片“海上绿洲”,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着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的显著成效。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国能黄骅港曾面临着严重的煤尘污染问题,如今,这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索出一条绿色智慧引领港口新篇章的发展之路。国能黄骅港顺利完成了从苦海沿边到绿色枢纽、生态良港的华丽蜕变,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就港口海岸生态保护项目的设立初衷、国能黄骅港煤炭港口绿色转型及科技赋能推动港口绿色建设等话题,记者一行特别邀请到国能黄骅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海深及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涛接受采访。

绿色转型:守护港口生态新篇章

图为国能黄骅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海深(右)接受采访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当问到设立“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初衷,马海深副总经理表示,国能黄骅港作为煤炭大港,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设立旨在解决港口海岸生态保护过程中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在“水、土、气、能源”四个领域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成果示范应用。他强调,通过项目的实施,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绿色生态港口建设,让“绿色”成为港口的新名片,同时号召更多人关注海洋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保护海洋环境与水生生态。

科技赋能:打造生态环保新引擎

图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涛(右)接受采访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供图

就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彭士涛主任从项目在水、土、气、能源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为大家做详细介绍。他指出,项目通过建设环境在线监测设施和煤炭含水率监测设施,制定了精准洒水策略和智能调水策略,有效减少了港口作业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此外,还研发了适用于散货港口的生态环境智能管控台,实现了对港口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谈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时,彭士涛主任表示,“零碳”港口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立足于国家“双碳”战略,旨在形成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港口建设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煤炭港口粉尘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致力于提升我国煤炭港口粉尘污染智能控制水平;港口航道疏浚土生态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疏浚土生态资源化利用与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需求,提升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水平;而“海绵式”港口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则着眼于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协同研究,提升港口雨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示范引领:助力行业绿色新跨越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采访中,马海深副总经理还分享了国能黄骅港在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国能黄骅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环保措施,推动港口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优化作业流程、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有效降低了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彭士涛主任则强调了科技在推动港口绿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对港口生态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科技创新还可以为港口提供新的绿色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推动港口绿色建设迈向新高度。

展望未来:绘就绿色港口新蓝图

图为“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港口——国能黄骅港(资料图)

两位专家共同展望了未来港口海岸生态保护的前景。彭士涛主任认为,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港口海岸生态保护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马海深副总经理表示,未来,国能黄骅港将继续深化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为打造美丽中国海洋生态屏障贡献更多力量。他们也共同呼吁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参与到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港在海中建,人在画中行。在对国能黄骅港的参观走访中,记者一行亲眼见证了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善,深刻体会到了“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所带来的显著成效。此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港口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鲜明标杆,更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为我国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港口将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持续深化研究,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在港口生态建设中的新应用;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港口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吸收其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港口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青山绿水映晴空,碧海蓝天共长宏。”秉持着共同进步的理念,“港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成为新的起点和契机,推动港口行业绿色转型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定能共同构筑起美丽中国的海洋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家园。(高海英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张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