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顽疾自古就有,医圣济世传下奇方
公元205年,时值东汉之末,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这年初夏的一个夜晚,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为一名患有风寒的孩童开方后,无意中注意到孩子母亲神情恍惚、哈欠连连,健康状况堪忧。问诊后,老者得知,这女子深受“脏躁”症的困扰,常常一时喜一时怒,精神状态很差,还有严重的心悸失眠,夜间难以入睡,非常痛苦。
诊察清楚后,老者从随身的背囊里掏出三样东西,分别是三两甘草、一升小麦和十枚大枣,嘱咐他们按照数量和比例煮汤药,一天煮一大碗,分三次喝。十天之后,女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不再喜怒无常,每天晚上都能安然入睡,女子拉着丈夫去拜谢老者的救治之恩。
这位老者是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回到房间后点燃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将这道化解了心悸失眠的奇方“甘麦大枣汤”记录在竹简上。后来,这捆竹简被整理成书,成为中医经典名著《金匮要略》。可惜的是,《金匮要略》的原版在世间流传的时间并不长,到西晋时就遗失于战乱之中了,由此失踪了数百年。
济世名方重现天日,利国利民流传至今
直到北宋初年,时任翰林学士的王洙偶然在翰林院残旧书籍中发现了《金匮要略》,才使这本奇书及其内记载的“甘麦大枣汤”等262首名方被保存下来。
北宋当时也是强敌环伺、战乱不断的年代,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当时的皇帝是宋神宗赵顼,他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变革。其中,涉及医药的一项举措就是让太医局在京城开办“熟药所”,制作药品卖给百姓。当时,宋神宗诏令天下进献良方,太医局将这些方药集结刊印,著成10卷《太医局方》。
虽然变法失败,但因为“熟药所”和《太医局方》都有利于民生,被保留下来。直到南宋时,“熟药所”更名为“太平惠民局”,而《太医局方》也经过数代编撰,成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世界上较早的由国家颁定的官药局制剂规范方典之一,最终定版时,共计10卷,14门,记载方药788首,其中许多都流传至今,例如“逍遥散”。
逍遥散是中医治疗失眠的传世经方之一,但与甘麦大枣汤不同,逍遥散专注疏肝健脾,常用于治疗肝郁引起的失眠。千年来,一代代中医医家运用逍遥散治疗失眠,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此药方,直到现代...
当代名医穷尽所学,只为化解失眠顽疾
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缺医少药的问题严重。也正是这个时期,涌现了无数杰出的中医工作者,他们挺身而出,为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21岁的年轻人悬壶乡里,因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而享誉一方。8年后,这位年轻人在河南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中药系主任、副教授。1979年,他又被评为教授和主任医师,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中医药学教授,他就是被誉为“中原药王”的杨毓书教授。
杨毓书教授在中医学院任教时,正值时局动荡,很多知识分子被冠为“走资派、臭老九”,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人才走出了“牛棚”,恢复了身份,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人患上了顽固性失眠。杨毓书教授擅治疑难杂症,这些饱受失眠困扰的患者,纷纷涌向杨教授的门诊,渴望通过一剂良方重回梦乡。通过诊察,杨毓书教授发现,这些失眠患者基本是同一个病根——肝郁。
两道奇方合二为一,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肝是人体的“交通枢纽”,执掌一身气机的疏泄,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会导致人的情绪失常,影响心神,最终导致失眠。
宋代流传至今的古方“逍遥散”,正是解决肝郁问题的方剂,以此方为基础,再加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名方“甘麦大枣汤”,借其宁心安神的功效,解除肝郁对心神的影响。汉宋两代的医学精粹,跨过千载光阴,在杨毓书教授手中融合为一道新的方药——逍遥舒心丹。杨毓书教授以此方破解肝郁顽疾,竟可达到无往不利的效果,帮助了大量顽固性失眠患者脱离苦海。
经过大量病例的锤炼,杨毓书教授在逍遥舒心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改进,制成了一种可以治疗肝郁类疾病的中成药,也就是现在临床常用的解郁丸。时至今日,解郁丸已经成为唾手可得的失眠常用药,轻症者服一个月,重症者服三个月,如此摆脱失眠困扰的患者数不胜数,而这一切的源头都能追溯到1800年前的那个夜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年前的古方化解了当代人的顽疾,这绝非偶然,这是一代代医家的智慧凝集,这也正是中医学的魅力所在。
注:第一个故事灵感来自《金匮要略方论》第二十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原文为: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