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寻找科普之星!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圆满收官

2024-07-16 17:59:49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地球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使用哪种材料?”

“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7月12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总工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在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举办。经过前期线上团体选拔赛和现场复赛的层层角逐,共有20支队伍跻身本场决赛的终极较量。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柳,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勇,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杨翊翀、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陈艳艳、广州市总工会市管一级调研员周志坚等领导莅临现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孟耀勇、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蓝韶清、广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刘翠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洪峰、广州大学地理学讲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潘文彬、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授陈鹭义担任决赛专家评委。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大赛引领传播广州科普强音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理念,并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次大赛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现场分为淘汰赛和总决赛两部分,选题涵盖“数学与信息”“物质与能量”“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工程与技术”“科技与社会”“科学观念与方法”等学科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等热点专题。

张勇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市在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广州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22.4%,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他指出,近年来广州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双轮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的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智慧与智慧碰撞

大赛现场掀起科普热潮

比赛现场,编程语言、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低碳供应链……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大屏上不断流转,考验着选手的综合科学素养。

淘汰赛环节,各组队伍之间进行了智慧与速度的较量。在“争分夺秒”“轮转智胜”和“锋芒毕露”三大答题环节中,选手们冷静思考,谨慎作答,展现出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跟随着比赛节奏的变化,现场观众也全情投入其中,在台下默默参与答题的同时,也不时为台上选手送上热烈的掌声,体验着与选手们同频共振的紧张与兴奋。

进入总决赛环节,十支队伍在“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极速争锋”的速度与激情以及“盲盒挑战”的不确定性中展开对决。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比分逆转轮番上演,现场高潮迭起,选手们每一次或完美、或有偏差的作答,都引发观众的阵阵喝彩或叹息惋惜。

经过各方实力角逐,比赛落下帷幕。最终,黄埔区代表队、玉岩中学代表队、体育科学研究所代表队斩获一等奖,荔湾区代表队等10支队伍荣获二等奖,越秀区代表队等7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全民参与进行时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赛后,不少选手面露悦色,表示收获颇丰。“第一次参加这种竞赛,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科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是知识匮乏。”黄埔区代表队的队长陈同学表示,今后还会积极参与到更多的科普活动中去,“作为中学生,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有责任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年还会再战。”——广州航海学院代表队的成员也一致表达了相同的心声。回顾近两个月的备赛历程,他们表示不仅收获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也完成了一段为达目标更坚持、更拼搏的成长之路,“科技包括了太多方面,而科普在做的,就是让我们对时代的发展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科普工作的全民性推进,需要公民的热切参与,也离不开学科领航人的专业指导。现场评委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本次比赛进行了详尽点评。

“年龄较小的参赛选手在基础知识方面储备很足,但在前沿科学知识稍显薄弱。”蓝韶清馆长点评道,“除了课内学习,希望选手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多积累、多实践,从社会新闻和时事热点中获取知识。”

刘翠红教授对全场选手“有备而来”的优异表现给予了赞赏,也表达了更多的希冀:在自己优秀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的人一起优秀,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正如举办此次大赛的目标一样,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广州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关键在于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未来,广州市还将继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让“科普之翼”丰满有力,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寻找科普之星!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圆满收官

2024-07-16 17:59:49   今日热点网

“地球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使用哪种材料?”

“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7月12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总工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在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举办。经过前期线上团体选拔赛和现场复赛的层层角逐,共有20支队伍跻身本场决赛的终极较量。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柳,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勇,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杨翊翀、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陈艳艳、广州市总工会市管一级调研员周志坚等领导莅临现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孟耀勇、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蓝韶清、广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刘翠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洪峰、广州大学地理学讲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潘文彬、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授陈鹭义担任决赛专家评委。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大赛引领传播广州科普强音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理念,并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次大赛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现场分为淘汰赛和总决赛两部分,选题涵盖“数学与信息”“物质与能量”“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工程与技术”“科技与社会”“科学观念与方法”等学科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等热点专题。

张勇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市在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广州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22.4%,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他指出,近年来广州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双轮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的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智慧与智慧碰撞

大赛现场掀起科普热潮

比赛现场,编程语言、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低碳供应链……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大屏上不断流转,考验着选手的综合科学素养。

淘汰赛环节,各组队伍之间进行了智慧与速度的较量。在“争分夺秒”“轮转智胜”和“锋芒毕露”三大答题环节中,选手们冷静思考,谨慎作答,展现出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跟随着比赛节奏的变化,现场观众也全情投入其中,在台下默默参与答题的同时,也不时为台上选手送上热烈的掌声,体验着与选手们同频共振的紧张与兴奋。

进入总决赛环节,十支队伍在“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极速争锋”的速度与激情以及“盲盒挑战”的不确定性中展开对决。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比分逆转轮番上演,现场高潮迭起,选手们每一次或完美、或有偏差的作答,都引发观众的阵阵喝彩或叹息惋惜。

经过各方实力角逐,比赛落下帷幕。最终,黄埔区代表队、玉岩中学代表队、体育科学研究所代表队斩获一等奖,荔湾区代表队等10支队伍荣获二等奖,越秀区代表队等7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全民参与进行时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赛后,不少选手面露悦色,表示收获颇丰。“第一次参加这种竞赛,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科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是知识匮乏。”黄埔区代表队的队长陈同学表示,今后还会积极参与到更多的科普活动中去,“作为中学生,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有责任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年还会再战。”——广州航海学院代表队的成员也一致表达了相同的心声。回顾近两个月的备赛历程,他们表示不仅收获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也完成了一段为达目标更坚持、更拼搏的成长之路,“科技包括了太多方面,而科普在做的,就是让我们对时代的发展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科普工作的全民性推进,需要公民的热切参与,也离不开学科领航人的专业指导。现场评委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本次比赛进行了详尽点评。

“年龄较小的参赛选手在基础知识方面储备很足,但在前沿科学知识稍显薄弱。”蓝韶清馆长点评道,“除了课内学习,希望选手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多积累、多实践,从社会新闻和时事热点中获取知识。”

刘翠红教授对全场选手“有备而来”的优异表现给予了赞赏,也表达了更多的希冀:在自己优秀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的人一起优秀,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正如举办此次大赛的目标一样,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第十一届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团体赛现场决赛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广州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关键在于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未来,广州市还将继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让“科普之翼”丰满有力,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