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盛世华诞 与国同梦”——李宝君个人作品展

2024-08-16 10:02:25       来源:今报在线

 

李宝君,字闰滨,号谭书斋居士,1965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昌邑市。2O21年入选全国大型辞书典籍一一《东方红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典藏》,并被授予“东方红一一杰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22年入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辑出版的《中华国粹一一解读当代书画领军人物》(珍藏国礼卷)大型书画特刊。于2022年注册成立昌邑雍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齐鲁雍龢历史古籍文化書院。于2012年至2016年,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理论高研班博导课程进修四年,后继续研读中国古代各家经典書论至今。个人崇尚中华文化之精髓,专注于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古今诗词,历史古籍的学,创作,研究与收藏,历经三十余载,笔耕不辍,创作古体,现代诗词计二百余首,撰写《中国书法史通览》,《中国文字与书法浅考》,《唐代书法理论浅析》,《宋代书法理论浅析》等书法理论计二十余万字。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举办的书画展中获奖,其中两次获奖作品被中国陶瓷书画艺术家协会选用,烧制成高级骨瓷精品分别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故居及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北京黄宾虹书画院院士、北京华夏博学文化中心理事、中国诗书画家网终身高级书画家、昌邑市文体协会副主席

浅论“书品”与“人品”

“书品”与“人品”之论,千百年来众书家多有阐述,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杨子雲《法言》《问神篇》中“书,心画也”一说。其文曰;“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唯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扬雄在此论中所阐述之概意为:一个人之言不能表达其心中之意,一个人所書又不能体现其所言,此为一件很难做到之事。只有圣人能够得到对语言之理解,对所書之体会。然后又曰:圣人之言与圣人之書,就如同天上之太阳照耀着世上万物,就象江河涤荡着一切污垢,日夜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是没有什么可以抵御了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古绵延,历代相传,当信矣!扬雄又曰:“面相之辞相适,抒心中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论天下之事,既久明远,著古昔之㖧㖧,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杨雄于此文中阐述“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此为其得出如下结论:言,是传递人心灵之声音,書为刻画人心灵之图画。此论为后世诸书家所推崇。

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序文中曰:夫書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朱长文此论所谓,人品贤者与劣者皆可以学書,然,品行高远之人能达到至高境界者通常很多,而品行低劣之人能达至高境界者则少之又少矣!其又在《墨池编》第十章以颜真卿为例,文曰“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为人堂堂正正,其书发于笔瀚则刚毅雄特,似其为人,杨子雲之言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宋代大家引领一代文坛之领袖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更是以颜鲁公为证阐述“书品如人品”之说,其文曰;“余常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淋漓挥洒,或艳或丑,百态横生,烂然在目,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犹似其为人!”

欧阳修此论把“人品”与“书品”融合于一体,达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其意为只有人品高远,心胸豁达之贤者,其书方能流传久远,而人品低下,心胸狭隘之小人其书则如“泥弃者”不复存耳!其文曰;“古之人皆能书,独其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人功书,虽于纸墨泥弃者不可胜数也!”又云;“使鲁公之书不佳,后世见之心保也!非自古贤者必能书也,唯贤者能存耳,其余泯灭不复见耳!”。

南宋理学家朱熹曰:余少时喜曹孟德書,时刘共父方学颜真卿書,余以字書古今诮之,共父正色谓余曰: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余嘿然无以应,是则取法不可不端也。朱熹此意从学書方面来论述,不只学書者自身应具备端庄品行,所从学之师亦必为贤德之人也!

至清代傅山,更是提出人品应高于書品之论,并告诫其后代欲学書先要学作人。其在《作字示儿孙》一首诗中曰: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未学鲁公書,先观鲁公估。…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其亦以颜真卿为例教导儿孙辈,应以鲁公为楷范,为人刚正不阿,品行端庄伟仪,忠义守节,刚劲尊严。先修行自我,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然后作字。

至康熙朝《佩文斋书画谱》中亦引用杨子雲此论“书,心画也”一说,晚清刘熙载在其《书概》中亦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也!”。刘熙载此文之意即为:一个人所書,就象其学问,象其才能,象其心志,象其人品也。清人何绍基,康有为亦皆有以此为论者,并映响至代,现代,当代。

“书品”与“人品”之论历经千载,前人之述备矣!吾辈爱书者当自省其身,并以此为铭也!今以古贤之说与君分享,不求苟同,但求共勉!

浅论書體“肥”与“瘦”

李宝君

为書之體”“肥”与“瘦”之论,最早可见于晋代卫铄之書论《筆阵图》中,其文曰:“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直接将“为书之體”“肥”与“疲”概论为书法作品本身是否劲健且具风骨,“瘦”则有“丰筋多骨”之劲健之姿,“肥”则为“多肉微骨”之臃肿之态,其褒贬之意不言而喻!

至唐杜少陵在其《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诗曰:“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苦县光和尚骨立,書贵瘦硬方通神。”杜甫以此阐述“为书之體”贵在“瘦硬”方能“通神”,与卫夫人之论相得益彰,前后呼应。

而宋代文豪苏轼则提出与杜甫相悖之论,苏轼在其《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云:“杜陵评書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以史上两大美女“赵飞燕”与“杨玉环”为证,一个美得“瘦”,一个美得“肥”而各具风姿。苏轼此意显而易见,“为書之體”有风神並非仅以字之肥瘦而下定论,而是“瘦”要有瘦之韵,“肥”应具肥之神,不具一格而各领风骚!

南宋姜白石在其书论《续书谱》中亦对《为書之體》“肥”与“瘦”提出独到见解,文曰:“风神者,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其意为“为書之體”无论肥瘦皆以“风神为上,形质次之。”

至明代杨慎在其《墨池琐录》中亦有文曰:“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此两人者,一代草書之冠也!张旭妙于肥,藏真妙于瘦,然以予论之,瘦易而肥难。扬子云曰女有色,書亦有色,试以色论,诗云:硕人其颀,左传云美而艳,艳长大也。汉书载昭君丰容靓饰,唐史载杨妃肌体丰艳。杨慎此论把“肥”之妙冠以“瘦”之妙之上,系其个人独好,其以张旭,怀素草书为例又以昭君,杨妃体态为说,亦可见其论也。

然!杨慎又曰:“东坡云君谟小字愈小愈妙,曼卿大字愈大愈奇,李西台字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肥而神气清秀者也。不然,则是世说所谓肉鸭而已。”杨慎此言似有折衷之意,谓“为书之體”总以“神气清秀”为上,“肥瘦”为下耳!

故,杨慎在《書品》中曰:“大抵字之肥瘦各有益,未必瘦者皆好,肥者便非也!”“余常与陆子源论字,子源云:清妙,清妙,不清则不妙。予戏答曰:丰艳,丰艳,不丰则不艳。子源首肯者再。

至清代朱履贞亦在其《书学捷要》中云:“肥而无骨者为墨猪为肉鸭,瘦而不润者为枯骨为断柴。”则是借鉴前人之论,进而阐述“为書之體”不能仅以“肥”与“瘦”而尽论之,归根结底概以具备“风神”方能“传遂远”之本也!

再观赵佶之瘦金体,纤细中确有铁丝般瘦硬,然,观其字,品其神,却是有筋无肉,躁而不润,饥羸而无阳刚之气,饿隶而少风神之姿。而观鲁公之書,刚健独立,骨肉丰泽,厚重坚实,挺然奇伟,实乃奇观!

故,凡書,不唯崇瘦,瘦中有肌肉,不唯崇肥,肥中含筋骨。应苏轼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一纸之書,须“神,氣,骨,肉,血”皆备,方为上乘之作。

今, 虽有上述,然不成文字,或有偏漏,抛砖引玉耳!

浅论書之情

李宝君

夫”書”者,写””也。””乃”情”。古人皆推此为”書”之至高境界。然,今人故知古人早有楷范,但务于書,不知古人功書者何也!今学书者多”摹”,”仿”,”抄”,”錄”,或古人诗词,或古人文赋,或古人墨迹,而少有書己之自出之作,故,書他人之作概与”情”相去远矣!杨雄曰:書,心画也。若不在彼之时,不处彼之境,不悟彼之思,不書己之文,書他人之文作又如何达其”情”哉?

《兰亭》,千古独绝,百代楷式,潇洒流落,翰意神飞。当年之王右军可谓身临其境,神思飞扬,落笔已是言忘意得,心悟手从,自撰其文,自書其字,悦心畅怀之情,烂然在目,可谓書”情”之千古楷范。《祭侄文稿》亦为颜鲁公忘情之作,淋漓挥洒,百态横生,千浪澎湃,万壑回响。亦是自撰其文,自书其字。其悲愤之恨,痛惜之情发于毫端,跃然纸上!苏轼《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无不为自撰其文,自書其字之传世名作!

今人学書皆以”笔法,章法,浓淡,疏密”……而求其精,刻意安排,倾心打造,反复推敲,前后布置,实于”情”相脖也!苏轼曰:我書意造夲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当信矣!

情”为出自内心之感,其排他之非己莫属,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天造地设。傳山云:一字有一字之天,一行有一行之天,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傅山此论,道出書道之精妙,出于天,非人之力运可及也!書者之情融于毫端,不能自己,心驰神飞,已达忘我之境界。

王右军不同書品体现出其各异之“情”,孙过庭于《書谱》中曰;王右军書《乐毅论》,情多怫郁,書巜东方朔画赞》则意涉瑰奇,書《黄庭经》又怡怿虚无,書《太师箴》则又纵横争折,既乎《兰亭》兴集则思逸神超,至于《告墓文》则情拘志惨。右军以上書作除《兰亭》与《告墓文》外虽非己文,然,右军已悉然通达,悟其所指,心领神会,故,右军書之不同,情之不同也!其如孙过庭所言:書乃达其情,行其哀乐,所渭涉乐方笑,言哀意叹,情之不同,书亦随以异,此乃应感之理也。孙氏又曰: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然,以右军录書《黄庭》,《乐毅》,《画赞》,《太史箴》与自文并書巜兰亭》相较,已是相去远矣!此实为今世学书者之鉴也。

凡書者不能書己之自出之作,则其書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务应蓄己之水,固已之本,方能登高而望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笔润才思字传神。须翰墨功多,方能妙合古人,而自造妙境耳!

今以浅叙書之”情”之陋文,与众書者言,为一己之见,不求苟同,但求共勉!

書道

書道玄妙论世南,必资神遇似梦幻。

无力以求何曾难,衄挫变態在毫端。

学而不能孙虔禮,不学而能是妄言。

翰墨功多造妙境,契合古人诚为艰。

右军通审无急厲,風规自遠是末年。

五合五乖史有论,流媚凋疏堪分辨。

物闲神逸纸墨發,寻知感惠义为先。

时合氣润心神悦,欲書不待真偶然。

心遽體留琐事烦,事违势屈强为歡。

更乖風燥与日炎,無端情怠并手爛。

四宁四勿示儿孫,作人作字傅青山。

尚丑诋媚话两邊,扬拙抑巧走極端。

支離轻华自有别,真率安排不轻断。

诚悬有论筆不主,毛颖吞虏颜原。

朱熹悔初尚孟德,悟醒灌顶始变遷。

情多怫郁書《樂毅》,《私门诫誓》情志惨。

思逸神超《兰亭序》,意涉瑰奇書《畫赞》。

怡怿虚無《黄庭经》,情志所異各成篇。

涉樂方笑形於色,言哀已叹状其颜。

随其所欲筆有质,便以为姿翰墨现。

径挺不遒为质直,倔强無润则刚悍。

失於规矩便脱易,弊於拘束成矜敛。

狐疑绯徊溺滞涩,躁勇剽迫筆不安。

迟重蹇钝欠流畅,温柔无力傷软缓。

轻琐失重染俗吏,皆成獨行与偏玩。

品高法古筆纸佳,险劲高明济墨翰。

润泽向背皆得宜,时出新意破旧槛。

秀整高颀如长者,短矮凝敛呈雄悍。

贵游之子肥有態,山泽之癯瘦如仙。

劲者筋健似武士,妩媚娇柔赛淑媛。

欹斜飘逸若醉翁,端楷正書比才賢。

書鉴

書鉴自古當有论,品高方能始通神。

書者不鉴无定语,鉴者不書亦無审。

南威娇容论淑媛,龍渊断割必超群。

晓声缘自操千曲,识器还须千剑抡。

春秋不知是蟪蛄,晦朔不见为朝菌。

井蛙语海無声色,夏虫言冰耳不闻。

奇音在爨不庸听,伯喈当识焦木尊。

逸足伏枥不妄顾,孙杨一望無须问。

羲献高低世民判,太宗書鉴有異文。

子敬翰墨有父風,殊非新巧未可真。

严家饿隶無放纵,隆冬枯树不屈伸。

不惜筆墨崇大王,心摹手追王右军。

飞露结斜反真,凰翥龙蟠两崑仑。

玩之不觉为其倦,揽之当識玄意深。

区区之类何足齿,斯人斯書不知云。

書道之坏自颜始,狂语書鉴为杨慎。

后主轻言田舍翁,自颜而下無晋韵。

南宫疯语大丑恶,筆头蒸饼空沉稳。

欧阳率更有卓識,真知灼见出灵魂。

忠義之节皎日月,雄健挺伟不落塵。

千古書鉴人人说,高雅低俗时时混。

丑書乱書满无飞,拔雾见日净乾坤。

書赋

古聖倉颉生四眼,栖行鳥兽堪分辨。

河流山川地势坤,日月星辰天行健。

天地朗清鬼神哭,生靈萬物始名传。

文分萬类知音详,字概陰阳體式现。

金文甲骨自商周,籀書统一是秦篆。

先人立書初象形,漢魏已具五體全。

李斯萧何皆有论,古人文章谁曾见?

子雲艰深释意,心馨心畫说千年。

许慎晦涩解字浅,著也如也传遂遠。

趙壹非草无功绩,唇齿盡墨若等闲。

元常宣示表楷范,陸几復帖雅淡。

皇象急就章不凡,卫瓘神品出書断。

伯喈九势造妙境,茂漪七图開神篇。

伯英章草肇自然,逸少神韵纳星漢。

四體書势自巨山,采古能書名敬元。

秦王论書诋子敬,武帝评書晦僧虔。

鲁公一稿无来者,长史三杯草聖传。

虔禮書谱续白石,懷瓘書断继伯原。

字如畫竹黄庭坚,我書意造蘇子瞻。

同谓文敏書有異,各领風骚在明元。

雙楫后作有为廣,藝舟本来世臣撰。

璀璨群星数不盡,書海浩瀚阔無邊。

今作書赋不敢言,如對至尊懷古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盛世华诞 与国同梦”——李宝君个人作品展

2024-08-16 10:02:25   今报在线

 

李宝君,字闰滨,号谭书斋居士,1965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昌邑市。2O21年入选全国大型辞书典籍一一《东方红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典藏》,并被授予“东方红一一杰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22年入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辑出版的《中华国粹一一解读当代书画领军人物》(珍藏国礼卷)大型书画特刊。于2022年注册成立昌邑雍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齐鲁雍龢历史古籍文化書院。于2012年至2016年,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理论高研班博导课程进修四年,后继续研读中国古代各家经典書论至今。个人崇尚中华文化之精髓,专注于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古今诗词,历史古籍的学,创作,研究与收藏,历经三十余载,笔耕不辍,创作古体,现代诗词计二百余首,撰写《中国书法史通览》,《中国文字与书法浅考》,《唐代书法理论浅析》,《宋代书法理论浅析》等书法理论计二十余万字。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举办的书画展中获奖,其中两次获奖作品被中国陶瓷书画艺术家协会选用,烧制成高级骨瓷精品分别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故居及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北京黄宾虹书画院院士、北京华夏博学文化中心理事、中国诗书画家网终身高级书画家、昌邑市文体协会副主席

浅论“书品”与“人品”

“书品”与“人品”之论,千百年来众书家多有阐述,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杨子雲《法言》《问神篇》中“书,心画也”一说。其文曰;“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唯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扬雄在此论中所阐述之概意为:一个人之言不能表达其心中之意,一个人所書又不能体现其所言,此为一件很难做到之事。只有圣人能够得到对语言之理解,对所書之体会。然后又曰:圣人之言与圣人之書,就如同天上之太阳照耀着世上万物,就象江河涤荡着一切污垢,日夜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是没有什么可以抵御了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古绵延,历代相传,当信矣!扬雄又曰:“面相之辞相适,抒心中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论天下之事,既久明远,著古昔之㖧㖧,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杨雄于此文中阐述“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此为其得出如下结论:言,是传递人心灵之声音,書为刻画人心灵之图画。此论为后世诸书家所推崇。

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序文中曰:夫書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朱长文此论所谓,人品贤者与劣者皆可以学書,然,品行高远之人能达到至高境界者通常很多,而品行低劣之人能达至高境界者则少之又少矣!其又在《墨池编》第十章以颜真卿为例,文曰“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为人堂堂正正,其书发于笔瀚则刚毅雄特,似其为人,杨子雲之言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宋代大家引领一代文坛之领袖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更是以颜鲁公为证阐述“书品如人品”之说,其文曰;“余常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淋漓挥洒,或艳或丑,百态横生,烂然在目,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犹似其为人!”

欧阳修此论把“人品”与“书品”融合于一体,达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其意为只有人品高远,心胸豁达之贤者,其书方能流传久远,而人品低下,心胸狭隘之小人其书则如“泥弃者”不复存耳!其文曰;“古之人皆能书,独其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人功书,虽于纸墨泥弃者不可胜数也!”又云;“使鲁公之书不佳,后世见之心保也!非自古贤者必能书也,唯贤者能存耳,其余泯灭不复见耳!”。

南宋理学家朱熹曰:余少时喜曹孟德書,时刘共父方学颜真卿書,余以字書古今诮之,共父正色谓余曰: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余嘿然无以应,是则取法不可不端也。朱熹此意从学書方面来论述,不只学書者自身应具备端庄品行,所从学之师亦必为贤德之人也!

至清代傅山,更是提出人品应高于書品之论,并告诫其后代欲学書先要学作人。其在《作字示儿孙》一首诗中曰: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未学鲁公書,先观鲁公估。…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其亦以颜真卿为例教导儿孙辈,应以鲁公为楷范,为人刚正不阿,品行端庄伟仪,忠义守节,刚劲尊严。先修行自我,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然后作字。

至康熙朝《佩文斋书画谱》中亦引用杨子雲此论“书,心画也”一说,晚清刘熙载在其《书概》中亦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也!”。刘熙载此文之意即为:一个人所書,就象其学问,象其才能,象其心志,象其人品也。清人何绍基,康有为亦皆有以此为论者,并映响至代,现代,当代。

“书品”与“人品”之论历经千载,前人之述备矣!吾辈爱书者当自省其身,并以此为铭也!今以古贤之说与君分享,不求苟同,但求共勉!

浅论書體“肥”与“瘦”

李宝君

为書之體”“肥”与“瘦”之论,最早可见于晋代卫铄之書论《筆阵图》中,其文曰:“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直接将“为书之體”“肥”与“疲”概论为书法作品本身是否劲健且具风骨,“瘦”则有“丰筋多骨”之劲健之姿,“肥”则为“多肉微骨”之臃肿之态,其褒贬之意不言而喻!

至唐杜少陵在其《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诗曰:“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苦县光和尚骨立,書贵瘦硬方通神。”杜甫以此阐述“为书之體”贵在“瘦硬”方能“通神”,与卫夫人之论相得益彰,前后呼应。

而宋代文豪苏轼则提出与杜甫相悖之论,苏轼在其《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云:“杜陵评書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以史上两大美女“赵飞燕”与“杨玉环”为证,一个美得“瘦”,一个美得“肥”而各具风姿。苏轼此意显而易见,“为書之體”有风神並非仅以字之肥瘦而下定论,而是“瘦”要有瘦之韵,“肥”应具肥之神,不具一格而各领风骚!

南宋姜白石在其书论《续书谱》中亦对《为書之體》“肥”与“瘦”提出独到见解,文曰:“风神者,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其意为“为書之體”无论肥瘦皆以“风神为上,形质次之。”

至明代杨慎在其《墨池琐录》中亦有文曰:“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此两人者,一代草書之冠也!张旭妙于肥,藏真妙于瘦,然以予论之,瘦易而肥难。扬子云曰女有色,書亦有色,试以色论,诗云:硕人其颀,左传云美而艳,艳长大也。汉书载昭君丰容靓饰,唐史载杨妃肌体丰艳。杨慎此论把“肥”之妙冠以“瘦”之妙之上,系其个人独好,其以张旭,怀素草书为例又以昭君,杨妃体态为说,亦可见其论也。

然!杨慎又曰:“东坡云君谟小字愈小愈妙,曼卿大字愈大愈奇,李西台字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肥而神气清秀者也。不然,则是世说所谓肉鸭而已。”杨慎此言似有折衷之意,谓“为书之體”总以“神气清秀”为上,“肥瘦”为下耳!

故,杨慎在《書品》中曰:“大抵字之肥瘦各有益,未必瘦者皆好,肥者便非也!”“余常与陆子源论字,子源云:清妙,清妙,不清则不妙。予戏答曰:丰艳,丰艳,不丰则不艳。子源首肯者再。

至清代朱履贞亦在其《书学捷要》中云:“肥而无骨者为墨猪为肉鸭,瘦而不润者为枯骨为断柴。”则是借鉴前人之论,进而阐述“为書之體”不能仅以“肥”与“瘦”而尽论之,归根结底概以具备“风神”方能“传遂远”之本也!

再观赵佶之瘦金体,纤细中确有铁丝般瘦硬,然,观其字,品其神,却是有筋无肉,躁而不润,饥羸而无阳刚之气,饿隶而少风神之姿。而观鲁公之書,刚健独立,骨肉丰泽,厚重坚实,挺然奇伟,实乃奇观!

故,凡書,不唯崇瘦,瘦中有肌肉,不唯崇肥,肥中含筋骨。应苏轼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一纸之書,须“神,氣,骨,肉,血”皆备,方为上乘之作。

今, 虽有上述,然不成文字,或有偏漏,抛砖引玉耳!

浅论書之情

李宝君

夫”書”者,写””也。””乃”情”。古人皆推此为”書”之至高境界。然,今人故知古人早有楷范,但务于書,不知古人功書者何也!今学书者多”摹”,”仿”,”抄”,”錄”,或古人诗词,或古人文赋,或古人墨迹,而少有書己之自出之作,故,書他人之作概与”情”相去远矣!杨雄曰:書,心画也。若不在彼之时,不处彼之境,不悟彼之思,不書己之文,書他人之文作又如何达其”情”哉?

《兰亭》,千古独绝,百代楷式,潇洒流落,翰意神飞。当年之王右军可谓身临其境,神思飞扬,落笔已是言忘意得,心悟手从,自撰其文,自書其字,悦心畅怀之情,烂然在目,可谓書”情”之千古楷范。《祭侄文稿》亦为颜鲁公忘情之作,淋漓挥洒,百态横生,千浪澎湃,万壑回响。亦是自撰其文,自书其字。其悲愤之恨,痛惜之情发于毫端,跃然纸上!苏轼《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无不为自撰其文,自書其字之传世名作!

今人学書皆以”笔法,章法,浓淡,疏密”……而求其精,刻意安排,倾心打造,反复推敲,前后布置,实于”情”相脖也!苏轼曰:我書意造夲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当信矣!

情”为出自内心之感,其排他之非己莫属,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天造地设。傳山云:一字有一字之天,一行有一行之天,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傅山此论,道出書道之精妙,出于天,非人之力运可及也!書者之情融于毫端,不能自己,心驰神飞,已达忘我之境界。

王右军不同書品体现出其各异之“情”,孙过庭于《書谱》中曰;王右军書《乐毅论》,情多怫郁,書巜东方朔画赞》则意涉瑰奇,書《黄庭经》又怡怿虚无,書《太师箴》则又纵横争折,既乎《兰亭》兴集则思逸神超,至于《告墓文》则情拘志惨。右军以上書作除《兰亭》与《告墓文》外虽非己文,然,右军已悉然通达,悟其所指,心领神会,故,右军書之不同,情之不同也!其如孙过庭所言:書乃达其情,行其哀乐,所渭涉乐方笑,言哀意叹,情之不同,书亦随以异,此乃应感之理也。孙氏又曰: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然,以右军录書《黄庭》,《乐毅》,《画赞》,《太史箴》与自文并書巜兰亭》相较,已是相去远矣!此实为今世学书者之鉴也。

凡書者不能書己之自出之作,则其書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务应蓄己之水,固已之本,方能登高而望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笔润才思字传神。须翰墨功多,方能妙合古人,而自造妙境耳!

今以浅叙書之”情”之陋文,与众書者言,为一己之见,不求苟同,但求共勉!

書道

書道玄妙论世南,必资神遇似梦幻。

无力以求何曾难,衄挫变態在毫端。

学而不能孙虔禮,不学而能是妄言。

翰墨功多造妙境,契合古人诚为艰。

右军通审无急厲,風规自遠是末年。

五合五乖史有论,流媚凋疏堪分辨。

物闲神逸纸墨發,寻知感惠义为先。

时合氣润心神悦,欲書不待真偶然。

心遽體留琐事烦,事违势屈强为歡。

更乖風燥与日炎,無端情怠并手爛。

四宁四勿示儿孫,作人作字傅青山。

尚丑诋媚话两邊,扬拙抑巧走極端。

支離轻华自有别,真率安排不轻断。

诚悬有论筆不主,毛颖吞虏颜原。

朱熹悔初尚孟德,悟醒灌顶始变遷。

情多怫郁書《樂毅》,《私门诫誓》情志惨。

思逸神超《兰亭序》,意涉瑰奇書《畫赞》。

怡怿虚無《黄庭经》,情志所異各成篇。

涉樂方笑形於色,言哀已叹状其颜。

随其所欲筆有质,便以为姿翰墨现。

径挺不遒为质直,倔强無润则刚悍。

失於规矩便脱易,弊於拘束成矜敛。

狐疑绯徊溺滞涩,躁勇剽迫筆不安。

迟重蹇钝欠流畅,温柔无力傷软缓。

轻琐失重染俗吏,皆成獨行与偏玩。

品高法古筆纸佳,险劲高明济墨翰。

润泽向背皆得宜,时出新意破旧槛。

秀整高颀如长者,短矮凝敛呈雄悍。

贵游之子肥有態,山泽之癯瘦如仙。

劲者筋健似武士,妩媚娇柔赛淑媛。

欹斜飘逸若醉翁,端楷正書比才賢。

書鉴

書鉴自古當有论,品高方能始通神。

書者不鉴无定语,鉴者不書亦無审。

南威娇容论淑媛,龍渊断割必超群。

晓声缘自操千曲,识器还须千剑抡。

春秋不知是蟪蛄,晦朔不见为朝菌。

井蛙语海無声色,夏虫言冰耳不闻。

奇音在爨不庸听,伯喈当识焦木尊。

逸足伏枥不妄顾,孙杨一望無须问。

羲献高低世民判,太宗書鉴有異文。

子敬翰墨有父風,殊非新巧未可真。

严家饿隶無放纵,隆冬枯树不屈伸。

不惜筆墨崇大王,心摹手追王右军。

飞露结斜反真,凰翥龙蟠两崑仑。

玩之不觉为其倦,揽之当識玄意深。

区区之类何足齿,斯人斯書不知云。

書道之坏自颜始,狂语書鉴为杨慎。

后主轻言田舍翁,自颜而下無晋韵。

南宫疯语大丑恶,筆头蒸饼空沉稳。

欧阳率更有卓識,真知灼见出灵魂。

忠義之节皎日月,雄健挺伟不落塵。

千古書鉴人人说,高雅低俗时时混。

丑書乱書满无飞,拔雾见日净乾坤。

書赋

古聖倉颉生四眼,栖行鳥兽堪分辨。

河流山川地势坤,日月星辰天行健。

天地朗清鬼神哭,生靈萬物始名传。

文分萬类知音详,字概陰阳體式现。

金文甲骨自商周,籀書统一是秦篆。

先人立書初象形,漢魏已具五體全。

李斯萧何皆有论,古人文章谁曾见?

子雲艰深释意,心馨心畫说千年。

许慎晦涩解字浅,著也如也传遂遠。

趙壹非草无功绩,唇齿盡墨若等闲。

元常宣示表楷范,陸几復帖雅淡。

皇象急就章不凡,卫瓘神品出書断。

伯喈九势造妙境,茂漪七图開神篇。

伯英章草肇自然,逸少神韵纳星漢。

四體書势自巨山,采古能書名敬元。

秦王论書诋子敬,武帝评書晦僧虔。

鲁公一稿无来者,长史三杯草聖传。

虔禮書谱续白石,懷瓘書断继伯原。

字如畫竹黄庭坚,我書意造蘇子瞻。

同谓文敏書有異,各领風骚在明元。

雙楫后作有为廣,藝舟本来世臣撰。

璀璨群星数不盡,書海浩瀚阔無邊。

今作書赋不敢言,如對至尊懷古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