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锡林郭勒盟“4+就业”模式 点燃残疾人就业梦想

2024-09-13 09:55:45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项创新的“4+就业”服务体系正在全面拓宽残疾人的就业道路,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一服务体系通过产业、救助、培训和品牌四个维度,为残疾人提供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支持。2022年,这一模式在全区残疾人就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其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建设经验更是被中残联推广至全国学习借鉴,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典范。

产业+就业:依托产业优势,拓宽就业渠道。锡林郭勒盟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托管、资产收益、生产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支持。通过“托养托管”项目,55名残疾人与当地企业签订协议,年底获得分红,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此外,该盟残联还通过整合助残项目资金298万元,推动“带残+”优势特色产业试点项目15个,安置农村牧区残疾人就业81人,产业效应扶持救助残疾人122人。在产业+就业模式下,残疾人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参与到当地产业链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东乌旗安格斯牛产业

太旗鸡产业

阿旗黑马产业

西苏旗羊产业

救助+就业:整合救助资源,促进就业增收。锡林郭勒盟通过按比例安置、支持性就业、居家救助等多种措施,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需求得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其中93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319名,带动131家民营企业安置残疾人298名。通过“三爱行动”等支持性就业创业台,吸纳50余名残疾人入驻,月人均增收3000余元。救助+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帮助残疾人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立。

图片1.png

培训+就业:提升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锡林郭勒盟注重提升残疾人的培训实效性,通过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通过深入摸排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适合自己需求的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72期,培训残疾人2713人。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岗前实训,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培训上岗率达100%。培训+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帮助残疾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品牌+就业:打造特色品牌,引领就业市场。 锡林郭勒盟以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区为依托,打造了残疾人“联”字号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引导社会购买残疾人产品、服务,畅通了残疾人生产、销售的互通机制。通过“一站式”台和五大“联”字号品牌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品质,还通过集中营销推广,提高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度。2023年,园区产值300万元,共安置19名残疾人就业;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900万元、安置60余名残疾人就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200余人。品牌+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了残疾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美容实训基地

image.png

青青布草

在未来的发展中,该盟将持续深化“4+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锡林郭勒盟残联供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锡林郭勒盟“4+就业”模式 点燃残疾人就业梦想

2024-09-13 09:55:45   今日热点网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项创新的“4+就业”服务体系正在全面拓宽残疾人的就业道路,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一服务体系通过产业、救助、培训和品牌四个维度,为残疾人提供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支持。2022年,这一模式在全区残疾人就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其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建设经验更是被中残联推广至全国学习借鉴,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典范。

产业+就业:依托产业优势,拓宽就业渠道。锡林郭勒盟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托管、资产收益、生产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支持。通过“托养托管”项目,55名残疾人与当地企业签订协议,年底获得分红,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此外,该盟残联还通过整合助残项目资金298万元,推动“带残+”优势特色产业试点项目15个,安置农村牧区残疾人就业81人,产业效应扶持救助残疾人122人。在产业+就业模式下,残疾人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参与到当地产业链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东乌旗安格斯牛产业

太旗鸡产业

阿旗黑马产业

西苏旗羊产业

救助+就业:整合救助资源,促进就业增收。锡林郭勒盟通过按比例安置、支持性就业、居家救助等多种措施,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需求得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其中93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319名,带动131家民营企业安置残疾人298名。通过“三爱行动”等支持性就业创业台,吸纳50余名残疾人入驻,月人均增收3000余元。救助+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帮助残疾人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立。

图片1.png

培训+就业:提升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锡林郭勒盟注重提升残疾人的培训实效性,通过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通过深入摸排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适合自己需求的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72期,培训残疾人2713人。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岗前实训,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培训上岗率达100%。培训+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帮助残疾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品牌+就业:打造特色品牌,引领就业市场。 锡林郭勒盟以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区为依托,打造了残疾人“联”字号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引导社会购买残疾人产品、服务,畅通了残疾人生产、销售的互通机制。通过“一站式”台和五大“联”字号品牌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品质,还通过集中营销推广,提高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度。2023年,园区产值300万元,共安置19名残疾人就业;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900万元、安置60余名残疾人就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200余人。品牌+就业模式的实施,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了残疾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美容实训基地

image.png

青青布草

在未来的发展中,该盟将持续深化“4+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锡林郭勒盟残联供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