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读什么杂志?《新青年》。你最敬佩的人物是谁?胡适和陈独秀。
陈独秀说胡适是文学革命的急先锋,文学革命被孙中山誉为“新文化运动”。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中国第一部话剧剧本。
他的《<水浒传>考证》认定该书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最后由施耐庵完成了七十回本。
他的《<红楼梦>考证》明确了作者是曹雪芹,该书从此纳入学术研究领域,成为“红学”。
不满27岁的他成了北大教授,30岁的钱玄同惊呼:“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
他与陈独秀后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可这并不影响他在陈独秀被捕后出面相救。
他劝李大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却在得知李大钊为主义献身于绞刑架下后流下了同情的泪。
鲁迅骂他,他不生气;别人骂鲁迅,他就生气了。
他说: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他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孙郁:鲁迅是“药”,胡适是“饭”。
饭和药,都需要。
在抗战最困难的关头,他出任驻美大使,促使美国参战。
美国历史学家查理·毕尔说:胡适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
他说:我只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五十年代,他的思想曾被批判过。他说:除了思想,我还有什么呢?
2019,“五四”百年,《胡适》入选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邀演单元。
2020,“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推选,《胡适》获优佳奖。
在他的童年,父亲是缺席的。
母亲对他的影响,终其一生。
终身大事莫过于婚姻,妻子配不上他却成全了他。爱与不爱,都是他的女人。
留学美国,他尝到了自由恋爱的甜头。但婚姻是不自由的,他回国了,重返家园。
表哥与表妹顺理成章,却做不得大块的文章。
旁逸斜出惹恼了结发妻,一把菜刀使她变成了复仇女神,使他敬畏她如同美狄亚。
始乱终弃是既定结局,豆腐块只能填充一段空白,此后余生全部留白。
西装与小脚妥协了——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新的“三从四德”诞生了。
从此以后,成人之美且乐此不疲:
徐志摩与陆小曼
沈从文与张兆和
千家驹与杨梨音
……
“我的朋友胡适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说:此身非吾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他说: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重估一切价值。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拿证据来!
他说:能帮助别人就尽力帮助,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要替别人想想,想想“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蓝色长衫,黑马褂,布寿鞋,覆盖着北大校旗。
盖棺论定,蒋中正题写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送别那天,三十万人。妻子对长子说:做人做到你爸爸这样,不容易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