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爱与想象力|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2024-10-21 18:23:41       来源:今报在线

2024年9月-10月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序言

爱与想象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

十余年来,我与同事们携手努力,致力于在中国与西方(尤其是英格兰和剑桥)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之桥。在这座桥梁的众多支柱中,20世纪伟大的中国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根。徐志摩曾于1921年至1922年期间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纪念他的生和创作,我们陆续举办了一系列会议、讲座和诗歌艺术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从不同角度向徐志摩的作品致敬。细思今年的主题“爱与想象力”,这两个词不仅捕捉到了我们这个促进相互理解的宏大项目的精髓,更体现了徐志摩作品的核心所在。

在英语中,“爱”这个词有多层含义,其中之一无疑是走出自我的能力——超越狭隘、自私、内省的视角,让心灵和精神去关怀他人。母爱是理解这种爱的一个绝佳例子:母亲常常不惜牺牲自己,忍受种种艰辛,只因孩子的茁壮成长就是她最大的快乐。美满的婚姻也是如此,最大的喜悦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源于让伴侣更幸福、更充实。因此,爱是一种情感的投射,既投向特定个体,也常常延伸至整个社会。它抑制了个人主义和自私的一面,通过同理心和同情心与他人产生共鸣,从而提升“他者”。

在当今世界,爱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目睹了太多与爱相悖的事物——仇恨、侵略和军事冲突。然而,如果国家、社会或文明能够对那些容易被误解和视为敌人的群体展现些许爱、同理心和同情,那么爱就能治愈我们世界的诸多问题。

谈到诗歌,英国诗歌几乎可以说是关于爱的百科全书。从斯宾塞、莎士比亚、约翰·多恩到现代诗人,我敢说我们最伟大诗作中有四分之三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讲述着爱情,包括婚姻之爱和其他浪漫之情。这与中国传统颇为不同,后者对异之间的爱情着墨较少。不过,中国诗歌中深深根植着另一种形式的爱——对自然的挚爱。

1921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开始接触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像华兹华斯那样歌颂自然之美的诗人,也有如济慈和雪莱般颂扬其他爱之形式的诗人。正是这些影响塑造了他的诗人气质。

有趣的是,尽管徐志摩本人的爱情生活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作却鲜少直接触及浪漫爱情。众所周知,徐志摩经历了包办婚姻,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离婚的人;他曾与青年时代的诗人、建筑学者林徽因有过一段情感,而她最终嫁给了他的友人;志摩后来又娶了美丽多才的陆小曼,谁料她日后沉溺鸦片。如此跌宕起伏的爱情历程,在许多方面都可称得上是悲剧的。然而,徐志摩的诗歌更多地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而非狭义的浪漫之爱。

再来谈谈想象力。如果说爱是情感的投射,在西方思想中被视为心灵的产物,那么想象力则涉及人类的另一个层面,即思想和我们西方人所说的"精神"。它与爱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特征,那就是让你超越自我。不过,想象力并不局限于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是让你进入全然不同的世界。无论你是画家、诗人、小说家,还是试图理解他物的思考者,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创造者,你所做的就是超越自我,跳出当下和所处的特定环境。你摆脱了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桎梏,想象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化身为他人、体验不同的人生。

这种能力是人类最强大、最美妙的特质之一。所有伟大的文学、艺术,甚至科学,都是想象力的结晶。人们常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主要依赖实验方法,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许多人都认为,想象力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特质。科学探索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大胆猜想、思考可能,然后验证其真实

在国际事务中,想象力同样不可或缺。它使得一个人即便生长和生活在单一的国家或环境中,也能通过阅读、旅行和与他人交流,开始想象在另一个国家生活会是怎样的体验。这种能力有助于人们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恐惧和焦虑。因此,想象力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它在诗歌中的地位一样。浪漫主义诗人,尤其是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曾撰写专著论述想象力是如何成为诗歌最重要的要素。

徐志摩最负盛名的诗作《再别康桥》正是想象力和记忆交织的绝佳范例。他曾深深眷恋剑桥,在那里度过一段时光,此后几度离去又重返。有趣的是,这首诗并非写于剑桥,而是在返回中国的船上完成的。在诗中,徐志摩通过想象重返剑桥,带着所有的欢欣与感伤。在他的“心灵之眼”中——这是一种描述想象力的方式——他仿佛看到自己在康河上撑篙,繁星倒映水中,岸边垂柳与芦苇婆娑。这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富有想象力的诗人的非凡才华。

正是这两个主题——情感的和理智的、精神的——构成了我们第十届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核心。这次盛会精彩纷呈,包括茶道、音乐、讲座和盛宴。通过纪念徐志摩的独特人生,我们在庆祝一种跨越东西方的人类伟大力量——情感和理智的想象力。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概览

2024年夏末秋初,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开幕。受邀前来的各国诗人、艺术家和学者如期在美丽的康河畔相聚,赏读名家诗作,共赴此次十年之约。

本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于9月5日至10月15日举行,以“爱与想象力”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开幕式、茶会、艺术特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与工作坊、影视作品工作坊、图书发布和艺术联展等。

艺术节还特别设立了颁奖环节,表彰为中英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并以交流晚宴圆满收官。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持续推动着中英两国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部分参与者合影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中的精彩开幕式

英国剑桥大学建校于1209年,国王学院是这所大学的31所学院之一,拥有500多年历史。国王学院以其维多利亚风格的庭院和盛开的奇花异草,为艺术节营造了独特而迷人的氛围。伴随着优雅典雅的东方茶道表演,艺术节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拉开了帷幕,展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妙景象。

在官邸的花园中,一场名为《爱与想象力:庭院与山野》的展览同期绽放。这场展览汇聚了多位中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剑桥大学油画修复专家安妮·马兴,剑桥大学教授简·培根,英国皇家水彩协会前主席大卫·帕斯凯特,意大利裔艺术家彼得·卡瓦鸠蒂,以及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月真、养立、陈晔等。

开幕式中,东方茶道艺术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居住在剑桥的东亚绘画和茶道大师卡瓦鸠蒂携学生为现场观众制作了清甜润口的抹茶,展示了日本茶道的精湛技艺。同时,中国茶文化导师宋熙女士还现场展示了绿茶和红茶的冲泡过程。她行云流水的动作搭配优雅知的解说,充分展现了中国茶道的魅力。

国王学院官邸中的开幕式,来自各国的学者、诗人、艺术家于院长官邸相聚,一起品茶、看展、交流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回顾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10年过往

随后,在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学校史杨老师优雅的古琴表演的袅袅余音之下,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娓娓道来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走过的这十个年头,与在场嘉宾共同回顾了艺术节从2014年启动,2015年发展年至今的发展历程。

十年来,该活动每年夏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现已成为英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为各国当代诗人、艺术家与学者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台,鼓励双方加深对彼此文化、艺术、历史的理解。

自成立以来,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已就“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 ”、“室内的魅力”、“和谐”、“新生”等主题开展了数十场线下、线上的文化创意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艺术家与音乐家参与。麦克法兰院士表示,未来我们将该诗歌艺术盛典继续延续下去,打造更多文化创意活动,在中英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里为更多对诗歌、文学、艺术抱有热忱的人士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台。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会客厅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中,国王学院副院长史蒂文·切利、英国历史学家萨拉·哈里森,剑桥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院士,剑桥大学艺术史教授让·米歇尔·马兴院士,剑桥市市长杰妮·高丝露普等分别用英文朗诵了爱尔兰诗人叶芝、英国诗人鲁伯特·布鲁克 和中国诗人徐志摩等人关于“爱”的主题诗歌。露西·汉密尔顿,詹姆士·寇戈海尔等英国诗人和中国学子李青筱等朗诵了他们的原创诗歌。此外,艾伦·麦克法兰院士朗诵了中国诗人李少君的诗歌《我是有大海的人》,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朗诵了拜伦的诗歌《她走在美的光影中》,牛津大学青年汉学家奥利弗·哈格雷夫用中英双语朗诵了徐志摩的诗歌《变与不变》,剑桥大学人类学学者、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联合创始人王子兰用中文朗诵了徐志摩的诗歌《偶然》。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会客厅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现场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教堂展厅的艺术联展——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期间,一场名为“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的艺术联展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教堂展厅绽放。这座始建于15世纪的宏伟晚哥特式建筑,作为剑桥地标和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载体,成为东西方艺术对话的独特场域。

展厅内,英国与欧洲艺术家或以笔墨,或借油彩,巧妙诠释东方意境。中国艺术家则以富有诗意的当代瓷画、书法与油画回应。这些作品与教堂精妙的彩绘玻璃窗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交融画卷。

展出作品包括:意大利裔艺术家、徐悲鸿在英国的再传弟子彼得·卡瓦鸠蒂的《繁茂的秋天》;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埃德蒙德·昆琦的《春眠不觉晓》;剑桥大学油画修复专家安妮·马兴的《黄山》系列;剑桥大学三一堂学院图书馆馆长多米尼克·鲁曼尼的《池塘》;简·培根教授的《鸾尾花的种子》。他们是在英国的教育与科研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都同时爱上了中国艺术。此外,中国艺术家陈晔的瓷画《生命力与亡命徒》、戈牧野的油画《国王夏日》、罗莹的版画《春》为展览注入了更丰富的层次与意蕴。

著名艺术家、英国皇家水彩协会前主席大卫·帕斯凯特与他在英国的青少年学生们共同带来了一系列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品。作品以西方油画和中国工笔画等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与山水园林的空间意境之美。帕斯凯特的油画《牡丹亭》组曲与其学生曹茜琪的《武夷山》、Qianhao Han的作品《心上的绣片》、Michael Guo的作品《昆曲舞台上的道具》、Yolanda Yan的作品《镜中的闺门旦》、牛朝歌的作品《印象之马》、郭思睿的作品《京剧的头面》相映成趣,共同交织成为一首中国文化的艺术协奏曲。

展览现场

“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展览海报

获奖名单——表彰杰出贡献者

本届剑桥徐志摩艺术节还向多位杰出人士颁发了奖项,表彰其在中英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表现,其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首席园艺师史蒂文·寇戈海尔(剑桥大学徐志摩花园总设计师),法国儿童插画家布丽姬特·马尔佐,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艺术家简·培根院士获徐志摩艺术奖。英国诗人詹姆士·寇戈海尔、中国《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获徐志摩诗歌奖。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绘画修复大师邱锦仙获徐志摩终身成就奖。剑桥国王学院副院长、宗教与心理学家史蒂文·切利院士获徐志摩国际文化交流奖,

主办与支持机构

本次诗歌艺术节由英国濒临消失的世界基金会、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瑞弗斯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主办,并受到剑桥康河出版社、剑桥亚洲文化协会、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睦野工作室、卓尔书店等协办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颁奖环节现场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缘起

2014年 徐志摩的孙辈与重孙女从美国前来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徐志摩影像展”揭幕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创作的《再别康桥》,使这座英国小城在中国广为人知。2014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徐志摩影像展”,开启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在国王学院终身院士、徐志摩花园与诗碑保管人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主持下,最初的小型诗歌朗诵会因广受欢迎,于2015年发展成为“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艺术家与学者齐聚康河畔,参与学术论坛、艺术展、音乐会与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文化体验,也成为了剑桥大学历史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发展,艺术节已成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为各国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台。历届艺术节围绕“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等主题展开,吸引了全球艺术家参与,并得到中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见证“中英文化交流新时代”的年度盛典。

往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花园读诗会掠影

往期诗歌艺术节展览现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爱与想象力|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2024-10-21 18:23:41   今报在线

2024年9月-10月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序言

爱与想象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

十余年来,我与同事们携手努力,致力于在中国与西方(尤其是英格兰和剑桥)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之桥。在这座桥梁的众多支柱中,20世纪伟大的中国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根。徐志摩曾于1921年至1922年期间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纪念他的生和创作,我们陆续举办了一系列会议、讲座和诗歌艺术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从不同角度向徐志摩的作品致敬。细思今年的主题“爱与想象力”,这两个词不仅捕捉到了我们这个促进相互理解的宏大项目的精髓,更体现了徐志摩作品的核心所在。

在英语中,“爱”这个词有多层含义,其中之一无疑是走出自我的能力——超越狭隘、自私、内省的视角,让心灵和精神去关怀他人。母爱是理解这种爱的一个绝佳例子:母亲常常不惜牺牲自己,忍受种种艰辛,只因孩子的茁壮成长就是她最大的快乐。美满的婚姻也是如此,最大的喜悦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源于让伴侣更幸福、更充实。因此,爱是一种情感的投射,既投向特定个体,也常常延伸至整个社会。它抑制了个人主义和自私的一面,通过同理心和同情心与他人产生共鸣,从而提升“他者”。

在当今世界,爱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目睹了太多与爱相悖的事物——仇恨、侵略和军事冲突。然而,如果国家、社会或文明能够对那些容易被误解和视为敌人的群体展现些许爱、同理心和同情,那么爱就能治愈我们世界的诸多问题。

谈到诗歌,英国诗歌几乎可以说是关于爱的百科全书。从斯宾塞、莎士比亚、约翰·多恩到现代诗人,我敢说我们最伟大诗作中有四分之三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讲述着爱情,包括婚姻之爱和其他浪漫之情。这与中国传统颇为不同,后者对异之间的爱情着墨较少。不过,中国诗歌中深深根植着另一种形式的爱——对自然的挚爱。

1921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开始接触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像华兹华斯那样歌颂自然之美的诗人,也有如济慈和雪莱般颂扬其他爱之形式的诗人。正是这些影响塑造了他的诗人气质。

有趣的是,尽管徐志摩本人的爱情生活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作却鲜少直接触及浪漫爱情。众所周知,徐志摩经历了包办婚姻,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离婚的人;他曾与青年时代的诗人、建筑学者林徽因有过一段情感,而她最终嫁给了他的友人;志摩后来又娶了美丽多才的陆小曼,谁料她日后沉溺鸦片。如此跌宕起伏的爱情历程,在许多方面都可称得上是悲剧的。然而,徐志摩的诗歌更多地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而非狭义的浪漫之爱。

再来谈谈想象力。如果说爱是情感的投射,在西方思想中被视为心灵的产物,那么想象力则涉及人类的另一个层面,即思想和我们西方人所说的"精神"。它与爱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特征,那就是让你超越自我。不过,想象力并不局限于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是让你进入全然不同的世界。无论你是画家、诗人、小说家,还是试图理解他物的思考者,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创造者,你所做的就是超越自我,跳出当下和所处的特定环境。你摆脱了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桎梏,想象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化身为他人、体验不同的人生。

这种能力是人类最强大、最美妙的特质之一。所有伟大的文学、艺术,甚至科学,都是想象力的结晶。人们常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主要依赖实验方法,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许多人都认为,想象力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特质。科学探索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大胆猜想、思考可能,然后验证其真实

在国际事务中,想象力同样不可或缺。它使得一个人即便生长和生活在单一的国家或环境中,也能通过阅读、旅行和与他人交流,开始想象在另一个国家生活会是怎样的体验。这种能力有助于人们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恐惧和焦虑。因此,想象力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它在诗歌中的地位一样。浪漫主义诗人,尤其是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曾撰写专著论述想象力是如何成为诗歌最重要的要素。

徐志摩最负盛名的诗作《再别康桥》正是想象力和记忆交织的绝佳范例。他曾深深眷恋剑桥,在那里度过一段时光,此后几度离去又重返。有趣的是,这首诗并非写于剑桥,而是在返回中国的船上完成的。在诗中,徐志摩通过想象重返剑桥,带着所有的欢欣与感伤。在他的“心灵之眼”中——这是一种描述想象力的方式——他仿佛看到自己在康河上撑篙,繁星倒映水中,岸边垂柳与芦苇婆娑。这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富有想象力的诗人的非凡才华。

正是这两个主题——情感的和理智的、精神的——构成了我们第十届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核心。这次盛会精彩纷呈,包括茶道、音乐、讲座和盛宴。通过纪念徐志摩的独特人生,我们在庆祝一种跨越东西方的人类伟大力量——情感和理智的想象力。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概览

2024年夏末秋初,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开幕。受邀前来的各国诗人、艺术家和学者如期在美丽的康河畔相聚,赏读名家诗作,共赴此次十年之约。

本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于9月5日至10月15日举行,以“爱与想象力”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开幕式、茶会、艺术特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与工作坊、影视作品工作坊、图书发布和艺术联展等。

艺术节还特别设立了颁奖环节,表彰为中英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并以交流晚宴圆满收官。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持续推动着中英两国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第十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部分参与者合影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中的精彩开幕式

英国剑桥大学建校于1209年,国王学院是这所大学的31所学院之一,拥有500多年历史。国王学院以其维多利亚风格的庭院和盛开的奇花异草,为艺术节营造了独特而迷人的氛围。伴随着优雅典雅的东方茶道表演,艺术节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拉开了帷幕,展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妙景象。

在官邸的花园中,一场名为《爱与想象力:庭院与山野》的展览同期绽放。这场展览汇聚了多位中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剑桥大学油画修复专家安妮·马兴,剑桥大学教授简·培根,英国皇家水彩协会前主席大卫·帕斯凯特,意大利裔艺术家彼得·卡瓦鸠蒂,以及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月真、养立、陈晔等。

开幕式中,东方茶道艺术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居住在剑桥的东亚绘画和茶道大师卡瓦鸠蒂携学生为现场观众制作了清甜润口的抹茶,展示了日本茶道的精湛技艺。同时,中国茶文化导师宋熙女士还现场展示了绿茶和红茶的冲泡过程。她行云流水的动作搭配优雅知的解说,充分展现了中国茶道的魅力。

国王学院官邸中的开幕式,来自各国的学者、诗人、艺术家于院长官邸相聚,一起品茶、看展、交流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回顾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10年过往

随后,在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学校史杨老师优雅的古琴表演的袅袅余音之下,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娓娓道来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走过的这十个年头,与在场嘉宾共同回顾了艺术节从2014年启动,2015年发展年至今的发展历程。

十年来,该活动每年夏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现已成为英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为各国当代诗人、艺术家与学者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台,鼓励双方加深对彼此文化、艺术、历史的理解。

自成立以来,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已就“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 ”、“室内的魅力”、“和谐”、“新生”等主题开展了数十场线下、线上的文化创意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艺术家与音乐家参与。麦克法兰院士表示,未来我们将该诗歌艺术盛典继续延续下去,打造更多文化创意活动,在中英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里为更多对诗歌、文学、艺术抱有热忱的人士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台。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会客厅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中,国王学院副院长史蒂文·切利、英国历史学家萨拉·哈里森,剑桥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院士,剑桥大学艺术史教授让·米歇尔·马兴院士,剑桥市市长杰妮·高丝露普等分别用英文朗诵了爱尔兰诗人叶芝、英国诗人鲁伯特·布鲁克 和中国诗人徐志摩等人关于“爱”的主题诗歌。露西·汉密尔顿,詹姆士·寇戈海尔等英国诗人和中国学子李青筱等朗诵了他们的原创诗歌。此外,艾伦·麦克法兰院士朗诵了中国诗人李少君的诗歌《我是有大海的人》,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朗诵了拜伦的诗歌《她走在美的光影中》,牛津大学青年汉学家奥利弗·哈格雷夫用中英双语朗诵了徐志摩的诗歌《变与不变》,剑桥大学人类学学者、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联合创始人王子兰用中文朗诵了徐志摩的诗歌《偶然》。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会客厅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现场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教堂展厅的艺术联展——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期间,一场名为“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的艺术联展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教堂展厅绽放。这座始建于15世纪的宏伟晚哥特式建筑,作为剑桥地标和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载体,成为东西方艺术对话的独特场域。

展厅内,英国与欧洲艺术家或以笔墨,或借油彩,巧妙诠释东方意境。中国艺术家则以富有诗意的当代瓷画、书法与油画回应。这些作品与教堂精妙的彩绘玻璃窗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交融画卷。

展出作品包括:意大利裔艺术家、徐悲鸿在英国的再传弟子彼得·卡瓦鸠蒂的《繁茂的秋天》;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埃德蒙德·昆琦的《春眠不觉晓》;剑桥大学油画修复专家安妮·马兴的《黄山》系列;剑桥大学三一堂学院图书馆馆长多米尼克·鲁曼尼的《池塘》;简·培根教授的《鸾尾花的种子》。他们是在英国的教育与科研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都同时爱上了中国艺术。此外,中国艺术家陈晔的瓷画《生命力与亡命徒》、戈牧野的油画《国王夏日》、罗莹的版画《春》为展览注入了更丰富的层次与意蕴。

著名艺术家、英国皇家水彩协会前主席大卫·帕斯凯特与他在英国的青少年学生们共同带来了一系列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品。作品以西方油画和中国工笔画等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与山水园林的空间意境之美。帕斯凯特的油画《牡丹亭》组曲与其学生曹茜琪的《武夷山》、Qianhao Han的作品《心上的绣片》、Michael Guo的作品《昆曲舞台上的道具》、Yolanda Yan的作品《镜中的闺门旦》、牛朝歌的作品《印象之马》、郭思睿的作品《京剧的头面》相映成趣,共同交织成为一首中国文化的艺术协奏曲。

展览现场

“爱与想象力:当东方遇见西方”展览海报

获奖名单——表彰杰出贡献者

本届剑桥徐志摩艺术节还向多位杰出人士颁发了奖项,表彰其在中英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表现,其中,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首席园艺师史蒂文·寇戈海尔(剑桥大学徐志摩花园总设计师),法国儿童插画家布丽姬特·马尔佐,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艺术家简·培根院士获徐志摩艺术奖。英国诗人詹姆士·寇戈海尔、中国《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获徐志摩诗歌奖。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绘画修复大师邱锦仙获徐志摩终身成就奖。剑桥国王学院副院长、宗教与心理学家史蒂文·切利院士获徐志摩国际文化交流奖,

主办与支持机构

本次诗歌艺术节由英国濒临消失的世界基金会、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瑞弗斯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主办,并受到剑桥康河出版社、剑桥亚洲文化协会、剑桥华人社区中心、睦野工作室、卓尔书店等协办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颁奖环节现场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缘起

2014年 徐志摩的孙辈与重孙女从美国前来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徐志摩影像展”揭幕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创作的《再别康桥》,使这座英国小城在中国广为人知。2014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徐志摩影像展”,开启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在国王学院终身院士、徐志摩花园与诗碑保管人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主持下,最初的小型诗歌朗诵会因广受欢迎,于2015年发展成为“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艺术家与学者齐聚康河畔,参与学术论坛、艺术展、音乐会与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文化体验,也成为了剑桥大学历史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发展,艺术节已成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为各国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台。历届艺术节围绕“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等主题展开,吸引了全球艺术家参与,并得到中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见证“中英文化交流新时代”的年度盛典。

往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花园读诗会掠影

往期诗歌艺术节展览现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爱上海信H55E72A就是这么简单
培养一名航天员到底有多难?
全新光学设计 永诺将推出新款50mm f/1.4
4月MPV:市场“换血”高端走俏 宝骏730需自强

精彩推荐